首頁 武俠

召喚之帝國無雙

第二十五章:鬼才郭奉孝

召喚之帝國無雙 唯千世 2077 2020-08-08 16:40:57

  “這次使用一百召喚點召喚文臣?!比~楓開口道。

  “叮咚,召喚開始。”

  【第一位:“三國鬼才郭嘉”,武力:40,統(tǒng)帥:55,智力:100,政治:97?!?p>  咳,咳……,鬼才郭嘉,郭奉孝啊。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后轉(zhuǎn)投曹操,為曹操統(tǒng)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勛,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謚曰貞侯。

  史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贊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出生于潁川,少年時已有遠(yuǎn)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于弱冠(二十歲)后便隱居,秘密結(jié)交英杰,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二十一歲時,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lǐng),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yè),實在很難?。∮谑菑拇穗x開了袁紹。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閑了六年。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去世。傷心之余,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于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后,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yè)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后,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從此,郭嘉便當(dāng)上了曹操的軍事參謀—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zhàn)出謀獻(xiàn)策,忠心效力。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正擔(dān)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dāng) 敝f。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dāng)??!惫蔚姆治龊芫哒f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yuǎn)期和近期的作戰(zhàn)目標(biāo)。同時,郭嘉也正式確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能團(tuán)中的核心地位。

  三國時期潁川出名士,如戲志才,郭嘉,荀彧,司馬懿,諸葛亮等在三國歷史大舞臺中展現(xiàn)出驚人的能力和才智,將本就精彩絕倫的三國舞臺推向璀璨?,F(xiàn)代社會潁川人民依舊是中國歷史舞臺的生力軍,推動中國巨輪前行!

  【第二位:“楚漢時期范增”,武力:45,統(tǒng)帥:60,智力:100,政治97。】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居鄛人。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為項羽主要謀士,被項羽尊為“亞父”。

  公元前206(漢元年),范增隨項羽攻入關(guān)中,勸項羽消滅劉邦勢力,未被采納。后在鴻門宴上多次示意項羽殺劉邦,又使項莊舞劍,意欲借機行刺,終未獲成功。漢三年,劉邦被困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用陳平計離間楚君臣關(guān)系,被項羽猜忌,范增辭官歸里,途中病死。

  范增是居鄛人,平時在家,好出奇計。陳勝大澤鄉(xiāng)起義時,他年屆七十。不久,項梁率會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為反秦斗爭的主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貢獻(xiàn)給反秦事業(yè)。

  范增和項梁相會于薛地。當(dāng)時陳勝已被殺害,張楚大旗已倒,反秦斗爭陷于低潮,項梁、劉邦等義軍首領(lǐng)正相會于薛地,商議挽救時局的方針和策略。范增的到來適逢其時。

  范增見到項梁等將領(lǐng),首先分析了陳勝所以失敗的原因。他認(rèn)為,秦滅六國,楚人的仇恨最深,人們至今還懷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懷王,因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yù)言是有道理的。而陳勝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國反秦的力量,導(dǎo)致其勢不長。接著范增論證和提出了反秦的策略,他認(rèn)為項梁渡江以來,楚地將領(lǐng)紛紛前來依附,就是因為項氏世代為楚將,人們以為他能復(fù)立楚國社稷。他建議應(yīng)該順從民眾愿望,扶立楚王的后裔。項梁等人毅然接受了范增的提議,找到了在民間替人放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復(fù)立為楚懷王,草創(chuàng)了楚國政權(quán)。

  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在定陶大破楚軍,擊殺項梁,緊接著渡河攻打趙國。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不久,項羽斬殺宋義,掌握軍政大權(quán)。

  后因陳平的反間計輕易就使項羽對范增產(chǎn)生了疏遠(yuǎn)和猜忌,范增作為一介忠臣,為項羽鞠躬盡瘁的忠心和苦心卻換來項羽的疏遠(yuǎn),范增只能感嘆未能遇見明主。在范增死后,項羽在其他謀臣的勸諫下才意識到范增的一片苦心和自己對范增的誤解。

  范增死后二年,項羽的軍隊被劉邦,韓信,彭越的聯(lián)軍擊敗,退至垓下(今AH省固鎮(zhèn)縣濠城鎮(zhèn))。不久,項羽逃到和縣烏江,自刎而死。

  【第三位:“北宋著名政治家趙普”,武力:30,統(tǒng)帥:55,智力:97,政治:98。】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也出來了嗎。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后徙居洛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與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以黃袍加于趙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協(xié)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zhèn),罷禁軍宿將兵權(quán),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992年七月因病辭世,追封真定王,賜謚“忠獻(xiàn)”,親撰并書寫八分字神道碑賜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普為韓王。次年,又詔普配饗太祖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趙普雖讀書少,但喜《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后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學(xué)治國的名言。

  

唯千世

求收藏!收藏!收藏…!推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