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替漢

第三章 夫妻密謀

替漢 三合一咖啡 2201 2020-07-24 11:12:32

  孫策傷重,想來命不久矣,那么迫在眉睫的便是立嗣問題。

  向來立嗣講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孫策長子孫紹今年不滿二歲,若是承平之時,尚且有可能承繼父業(yè)。

  但如今江東基業(yè)初創(chuàng),群狼環(huán)伺,小小稚童根本不在考慮范圍內(nèi)。

  既然父死子繼不可行,那么便只有兄終弟及了。

  孫策諸弟中,孫匡多病難保,孫朗乃是庶出,皆不會被立為嗣,能在孫策考慮范圍內(nèi)的只有孫權(quán)和孫翊而已。

  其中孫權(quán)居長,且孫策渡江以來,常隨左右,仁而多斷之名在江東一地多有流傳。

  孫策對其也寄予厚望,十五歲就令其為陽羨長,治守一方,今又被孫策命為行奉義校尉,常在軍中議事。

  相反孫翊今年已十七歲,然孫策卻并未委以任何位分,只是每次出征時,多令孫翊留守護(hù)家而已。

  由此看來,孫翊想爭一爭那江東之主的位子,似乎不太可能。

  但徐氏因為常伴孫母身邊,卻知道一些孫翊不知道的內(nèi)情。

  孫翊長得很像孫堅,按照孫母來說,足有七分相似。

  而且孫翊的脾性與孫堅、孫策頗為相似,都是一樣的英武不凡,一樣的果斷敢為。

  外貌相似,性格又有重合之處,這讓孫策每次看到孫翊,都會有種看到孫堅的恍惚感。

  沒有人知道孫策對孫堅的感情有多深,孫策在孫堅遇難后,曾多次哀嘆,當(dāng)日他若在父身邊,斷不會讓孫堅遭此死難。

  因此之所以孫策不讓孫翊上陣,并不是不重視孫翊,相反的他很看重。

  孫策只是為了保護(hù)孫翊,他不想孫翊上陣,因為他擔(dān)憂如此相像孫堅的弟弟半路夭折,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事!

  “諸弟中,伯符最許三郎矣?!?p>  這是孫母對徐氏說的話,知兒莫若母,孫母的話不會有錯。

  而且因為孫堅壯年而亡,那時諸弟年幼,孫策幾乎對弟弟是如兄如父般拉扯長大。

  軍中多言三公子類兄,試問天下間的父親,有誰會不喜歡孩子類己的呢?

  若不喜歡,孫策不會讓孫翊類己之類的話流傳,相反的,孫策從未因此懷疑過孫翊。

  而且軍中宿將如程公、韓當(dāng)、黃蓋等,因為孫翊相像孫堅,對孫翊都頗有好感。

  好感在此時,是有可能會轉(zhuǎn)化為支持的!

  所以明面上看來孫翊勝率不大,但其實是一半一半,但最為重要的,還是孫策的心意。

  百般思緒只在徐氏腦中一閃而過,徐氏很開心孫翊能對其說出心意,這代表著信任。

  夫妻之間,不就是信任最珍貴嗎?

  既然自己的夫君有意爭上一爭,那么作為妻子的自己,自然會傾盡全力扶助。

  徐氏對孫翊說道,“當(dāng)此之時,立嗣之事皆在君侯一念之間。但既如三郎所說,君侯性命垂危,依妾淺見,此時的君侯乃是孺慕之情最重的時候,以情動之,或有奇效。”

  徐氏的一句話令孫翊恍然大悟。

  是呀,人之將死,對什么看的最重,自然不會是權(quán)位了,而是身后事。

  具體到孫策這里來說,那就是親情!

  孫策是極重親情的人。

  在孫堅死后,孫策身為家中長子,承擔(dān)起了照顧家中老母幼弟的責(zé)任,那時他才十七歲!

  可是徐州牧陶謙多次逼迫,弄得孫家人四處躲藏。

  有一次甚至全城大索捉拿孫家人,幸虧孫策的近臣呂范運(yùn)作將孫家人安全護(hù)送到曲阿居住,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

  經(jīng)此事后,孫策才明白到身為孫堅的兒子的他,沒有其他選擇,要想好好保護(hù)家人,唯有自強(qiáng)。

  于是他夜拜張纮,拉開了他壯烈燦爛的一生......

  在此時局,沒有人天生想稱王稱霸,割據(jù)一方,很多時候,都是時勢所逼罷了。

  所以對孫策來說,親情是他很看重的東西,特別是他將死之時。

  得到徐氏提醒的孫翊,心中已有定計,動之以情,唯有一人。

  孫翊附耳在徐氏耳邊說了一番話。

  徐氏聽后略微有點動容,但還是點點頭。

  她從榻上起身,對孫翊說道,“三郎寬心,妾這就去?!?p>  孫翊默然,待徐氏走到房門口,突然喊住了她,“靈伊,將來若有得意時,吾必不相負(fù)?!?p>  徐氏轉(zhuǎn)頭嫣然一笑,屋外的陽光灑在徐氏的臉上,映的她煞是好看。

  成婚以來,孫翊還是第一次叫她的芳名。

  靈心慧齒,伊水長流,是謂靈伊。

  .....

  徐靈伊走后,闊大的房屋內(nèi)只剩孫翊一人,他雙腿曲起,靠坐在床榻的內(nèi)側(cè),將頭覆在膝蓋下,因為床幔的遮擋,顯得他整個人的臉色晦暗不明。

  他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對是錯,如果說歷史上的他是被動卷入江東嗣位之爭,那么此刻他就是在主動參與。

  他也不知道結(jié)果如何,他能贏嗎?

  他甚至不知道歷史上孫翊的橫死是不是和此次張昭推舉他有關(guān),但他不敢賭,

  初來這個世界的他,有著誰都不能說的秘密,他知道后期的孫權(quán)是多么的多疑薄涼,他已經(jīng)死過一次了,死亡是很可怕的事,他不想再經(jīng)歷一次。

  這次他想把命運(yùn)掌握在自己手中,哪怕最后失敗了他也不悔。

  至少他曾經(jīng)努力過.....

  孫翊抬起頭,眼神主動迎上窗外射進(jìn)來的陽光,

  現(xiàn)在,盡人事,聽天命。

  ....

  徐靈伊穿過幾處走廊,來到了一處幽深僻靜的院落。

  這處院落的主人乃是如今整個江東最尊貴的女人——孫策之母吳氏。

  來到院落門前后,徐氏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院落的門走了進(jìn)去。

  隨之她在院落中吳氏婢女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院落中一處偏僻的小屋。

  聽婢女所言,自從知道孫策出事后,吳氏幾近暈厥,在緩過神來后,便來到這供奉天上神靈的房屋為孫策參拜祈福,如今已有一個時辰了。

  這一個時辰內(nèi),沒有人敢去打擾,吳氏也沒有見過任何人,婢女們都很著急,但是誰也不敢擅自闖入,現(xiàn)在徐氏來了,她們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

  江南一地迷信思想濃厚,不止鄉(xiāng)間小民,世家貴人也多有禮拜神靈的習(xí)俗,只不過徐氏覺得如今這危急存亡的時刻,拜幾尊泥塑天尊又有何用。

  想起孫翊的托付,徐氏此刻也顧不上什么禮儀了,她徑直推開小屋的房門,一下子就看到了跪坐在屋內(nèi)地上的一位雍容慈祥的老婦。

  未經(jīng)通傳便被打擾,心中愁苦的吳氏難免惱怒。

  一雙還在含淚的杏眼轉(zhuǎn)身看來,卻看到如此無禮的竟是三郎的新婦,還不等吳氏反應(yīng)過來,徐靈伊便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口中言道,“母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