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文化瑰寶之昆曲

昆曲入夢

文化瑰寶之昆曲 唐王九洲 1893 2020-07-28 12:00:00

  南京秦淮河不遠處的內橋,有一座白墻青瓦的精致建筑:廿一·煦園,坐落于喧囂的城南而鬧中取靜。

  若沒有走進院落停下腳步,側耳墻邊,便可聽到委婉凄美的昆曲飄入耳際;若循聲而去,尋得的不僅是那儒雅巾生和裙沙明艷在舞臺上的玉指纖纖、水袖盈盈,更是尋得了綿綿不絕的昆曲的傳統(tǒng)文脈。

  走進煦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昆曲《桃花扇》、《牡丹亭》人物的油畫和漆畫。

  庭院的正前方是古樸典雅的戲臺,兩側分別是客座,每個包廂的名字都是昆曲的曲牌名,墻面的昆曲主題裝飾畫活靈活現(xiàn)。

  縱觀每個角落,昆曲元素無所不在。

  看著品著,我心中一段水磨腔便汩汩流出。

  真是:昆曲靈魂滿煦園,引我翩翩入夢來。

  我常常去南京紫金大戲院聽昆曲。

  不論是“折子戲”,還是“桃花扇”、“碧玉簪”等傳統(tǒng)戲,或是現(xiàn)代版“牡丹亭”等,總是讓我如癡如醉。

  看戲聽曲,昆曲肯定是聽更為確切,因為故事里的情節(jié)、戲中人物命運都熟稔于心,所以人們常常說“聽戲”是有道理的。

  每每演出結束,演員謝幕完畢,我還站在舞臺邊不忍離去。

  今日尋聲來到煦園,感覺與在劇場聽昆曲有了太多的不一樣。

  在煦園里聽戲是體驗,是捕捉,感覺戲里的某個人物就是自己;我可以隨著戲里的節(jié)奏輕輕撥動手指儼然當是抖動水袖,再在心里默默亮那么一嗓子真是過足了戲癮。

  也許這就是煦園的魅力和高雅的格調吧。

  這不,蕭聲、琴聲、笛聲就這樣間或響起,這時或名角或新秀依次穿行在絢爛的舞臺上,從他們細碎的腳步里,從他們的唱詞中,我忘了今夕是何年,也不知道是走在前世還是活在今生......

  你看,《游園》里的杜麗娘與春香主撲二人邊走邊說進入了花園。

  “皂羅袍”的名段就這樣輕輕飄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這韶華賤!”

  這個段子是我最早聽昆曲的“入門”曲,今天再聽還是神思恍惚,心隨戲動人在夢里游。

  我就是這般在昆曲的夢幻里走得很深很遠了。

  昆曲《牡丹亭》的精髓是“游園”“驚夢”。

  “尋夢”“拾畫叫畫”也是由夢而來。

  熟知的故事情節(jié),結局也在想象之中。

  今天在煦園再次觀看,重溫故事,徜徉在湯顯祖的有情天地,還是被它深深打動。

  它告訴我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愛情就是不計生死,不問功利的追求過程。

  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為尋覓真心所依而付出真情和代價,我不得不為杜麗娘柳夢梅的愛情歷程而怦然心動。

  昆曲用載歌載舞的藝術表演形式,用至情至性的故事內容為我打開那么一扇窗,從窗里望去,我便看到了契合自己內心的一種難于言語的東西,那是常常在夢里才能想到和看到的東西,真的就飄然而至落在我的眼前。

  無論悲傷還是快樂,得到的是獨屬我自己的那一份從容、淡然、優(yōu)雅的內心感受!

  我喜歡《牡丹亭》纏綿而凄美的唱腔,我贊美杜麗娘柳夢梅真摯而夢幻的愛情,我迷戀昆曲的華美、細膩、精致、婉轉在舞臺上的呈現(xiàn)。

  雖然故事里的人物永遠棲息在牡丹亭里,永遠做著寂落而圓潤的夢,但我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在“步步嬌”“畫眉序”“三桃紅”的節(jié)拍里,調整出一塊永遠屬于他們的內心領地并細心地傾聽他們的低吟慢唱……

  人們常常會說,聽昆曲是一種奢侈。

  它不僅是一種戲曲形式,也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我理解的就是通過昆曲陶冶,使自己的心境從此變得從容。

  如今我們生活工作在快節(jié)奏里,雖然穿著時尚,妝容精致,但每天置身于忙碌之中,似乎有著永遠也做不完的瑣事,哪有多少時間去品味“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里的意境,更別說去做一個很從容的夢!

  從這個角度來講,又怎能不是現(xiàn)如今的“姹紫嫣紅付與斷井頹垣”?。?p>  若能在閑暇里欣賞一場昆曲,從中尋求到一種細膩婉轉清雅的感覺,從昆曲的至情至性的內容里,感悟到人生的真諦也就足夠了。

  當昆曲在我生命里穿行的時候,當“粉墨是夢”的曲子再次從我耳邊響起的時候,當MP3里的“雁過聲”伴隨我行走在城市和鄉(xiāng)村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其實是在編織著一個送給自己的信物,是在觀賞煩惱工作之余給自己打造的美麗風景,是在昆曲里寄托一個自己曾經的夢想。

  總之,我注定是與昆曲有緣分的!

  昆曲對我來講,就象江南的早春時節(jié)一定要去看的油菜花,就象空暇里放松要去的健身房,就象每天要打開電腦看有沒有朋友的留言,就象在眾多嬌艷花叢里我更喜歡茉莉的清香……

  此刻,戲臺上的燈光已經由明轉暗,曲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悄然停止,《牡丹亭》已在暮色中落幕。

  戲中的一個個人物的造型倏然疊過,又各自回到了原來的故事里,只是我心里的節(jié)拍還在。

  我把自己從夢里叫醒,告知已是秋日。

  《牡丹亭》里的哀怨纏綿也好,驚夢尋夢拾畫叫畫也罷,早已經被另外一個季節(jié)收藏。

  但是昆曲永遠是我人生旅途上的最愉快伴曲,永遠是我用雙手緊緊捂在胸口那暖暖的珍藏……

唐王九洲

這是第一卷的最后一章了,后面的便是關于昆曲的故事了。   后面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