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秋后,大隊評選“五好社員”。玉曉如往年一樣,毫無懸念地又一次高票當選。
下午收工后,玉曉和敬品一同往家走,邊走邊聊。
“玉曉,樹旺出去快兩年了,你里里外外都沒耽誤,還年年都是‘五好社員’,我和你走在一起,都覺得臉上有光?!?p> “瞧你說的,那是大家伙兒看得起我?!?p> “你快別謙虛了,大家可是公認你做得好呀!我就覺得你當之無愧!”
“是當之無愧。敬品這個詞用得好??!”
玉曉和敬品一回頭,只見李書記騎著自行車趕了上來。兩人齊聲道,“李書記。”
李書記下了自行車,說道,“玉曉,我有件事和你商量。”
“書記,你和玉曉慢慢聊,我先走了?!?p> “你不要走,我可還指望你幫忙做玉曉的工作呢。咱們邊走邊說。
“玉曉,過幾天就要召開社員大會了,你好好準備準備,到時作為‘五好社員’代表上臺發(fā)言?!?p> “李書記,你還是找別人吧,我真的沒什么好講的,都是大伙抬舉我?!?p> “你就別推辭了。鄉(xiāng)親們都知道,樹旺他們家以前成日里雞飛狗跳。你嫁過來后,沒和樹旺爹拌過一句嘴,沒和妯娌吵過一次架;在隊里勞動,你吃苦耐勞,處處能為別人著想,大家都看在眼里;你勤儉持家,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我哪有你說得那么好呀?”玉曉不好意思地說。
“這事就這么定了。玉曉,我看中的是你自立自強的這股勁,多數(shù)農(nóng)民依賴心里重,習慣‘等靠要’,日子才會過得緊巴。你也不用說別的,你的人品大伙都清楚,就說說是怎么過好日子的就行了?!?p> “書記,其實我的日子過得并不好,一大家子還擠在一個巴掌大的院子里呢?!?p> “這只是暫時的,用不了幾年,你家的日子就會讓大伙刮目相看了。敬品,玉曉上臺發(fā)言的事就交給你了,辦不成的話,我可拿你是問。”
“書記,你就放心吧,我保證完成任務(wù)?!?p> “五好社員”表彰大會定在10月28日下午2:00召開,地點是大隊門前的廣場上。
這天秋高氣爽,陽光明媚。
鄉(xiāng)親們早早地聚集在廣場上,勝似趕集。
臨時搭建的主席臺上豎立著話筒,背景上方懸掛著鮮紅的“五好社員表彰大會”橫幅。
領(lǐng)導講完話后,“五好社員”代表依次上臺發(fā)言。
當主持人宣布“下面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12隊的劉玉曉上臺發(fā)言”時,李書記立刻站起身來。
“我再插一句,”李書記說道,“劉玉曉,在座的很多人都認識,是連續(xù)多年的‘五好社員’了。當初她剛嫁過來的時候,辛家的情況大家也略有耳聞?!?p> “這我知道,樹旺家當時太不像話了,還沒等人家回媒回來就把新房搬空了”,“竟有這種事?這不是欺負人嗎?”,“簡直是騙婚”……
下面人群中傳來竊竊私語。
“嗨,別嘀咕了。我還沒說完呢。就是在那么艱難的狀況下,玉曉沒有抱怨,沒有畏縮,而是兩夫妻齊心協(xié)力,一起改變了貧窮的面貌,讓日子一天天興旺起來。今天我們就俗一點,不用她講別的,就讓我們聽聽她是怎么過日子的,好不好?”
玉曉在現(xiàn)場熱烈的掌聲中走上了主席臺。
各位領(lǐng)導、鄉(xiāng)親們:
大家好!
今天很榮幸能站在這里,和大伙說說心里話。
我其實就是大伙中普普通通的一員。當初嫁到樹旺家的時候,我也曾感到委屈和不滿,但一味地沉迷其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一家人好不容易湊在一起,需要的是相互包容和忍讓。只要一家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過不去的坎。
要說起來,今年是我和我家那口子結(jié)婚的第十五個年頭了。
這些年來,由于沒有自留地,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靠生產(chǎn)隊分配,既難為了領(lǐng)導又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
怎么辦呢?日子還是要靠自己過下去。在有限的條件下,生活中做到“勤”和“儉”特別重要。這也是我的鄰居徐大嬸傳授給我的經(jīng)驗。
具體地說,“勤”就是勤勞,不怕吃苦。咱莊稼人如果惜工惜力,甚至游手好閑,那就只能受窮了。
而“儉”就是要節(jié)儉,物盡其用,細水長流。一時一刻的節(jié)儉很容易做到,關(guān)鍵是要有長性。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其實,為了豐富一家人的餐桌,我和在場的許多人一樣,也是絞盡腦汁。
每年夏天,我都會采摘足量的馬齒莧等野菜拿回家曬干儲存。
每逢西瓜大批上市,就會用西瓜和發(fā)好的黃豆做上一壇豆豉。就連茄子皮都不舍得扔掉,留下來曬干裝進袋子里。
秋天,家家戶戶都會分到不少過冬的白蘿卜和胡蘿卜。
為便于儲存,我先是腌上一缸白蘿卜。在沒有地窖的情況下,就在地上挖個坑,把一時吃不了的白蘿卜和胡蘿卜埋到地下,在坑里插根木棍作為記號,木棍的頂端稍微露出地面。
冬季,白菜是當家菜。而白菜頂部的疙瘩則可以切下來放進咸菜缸,日后可當咸菜吃。
臘月殺豬后,我都會割下一塊上好的豬肉做成咸肉。
在田間勞作時,有時會發(fā)現(xiàn)一些野生的已經(jīng)成熟了的各種豆類,如綠豆、紅豆和眉豆。每次我都會拔下來,帶回家剝好晾干收集備用。
切南瓜時,則會把南瓜子摘出來,洗凈曬干。
此外,每年我還會在巴掌大的院子中種上一顆向日葵。
面粉短缺,我們就用玉米面配上干菜做成干菜團子。
在最缺菜的春天,我還會讓我家那口子到村外的榆樹上捋些榆錢,洗干凈和玉米粉和在一起,加適量鹽做成榆錢餅子。再取些埋在地下的蘿卜,或者發(fā)些豆芽,來增加蔬菜品種。
“三夏”(夏收、夏耕、夏種)大忙季節(jié)來臨之前,我會提前腌好一壇雞蛋。到時,咸雞蛋和咸肉正好用來補充體力,改善家庭伙食。
冬季天氣寒冷,可取出各種儲備的豆子加上適量小米熬成粘稠的八寶粥,以抵御嚴寒。
過年時,就可以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南瓜子、葵花籽加上從生產(chǎn)隊分到的少量花生,將其炒熟后作為孩子們的零食。
初冬落葉時節(jié),全家人都會到河岸樹林掃落葉,掃回的落葉在院子里堆成了小山一般,足夠燒一陣子了。省下來的煤賣掉,以此增加家庭收入。
還有,我們兩口子在不耽誤出工的前提下,擠時間自己紡線織布、自己打家具,用勤勞的雙手來填滿整個家。
在我們的言傳身教影響下,我家那四個孩子都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這些年來,通過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從我剛結(jié)婚時的一無所有,到如今的衣食有余,總算是苦盡甘來了。
別看我現(xiàn)在滿頭白發(fā),但眼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我無怨無悔,覺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玉曉的娓娓道來中,表彰大會現(xiàn)場充滿了鄉(xiāng)親們的嘖嘖稱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