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問并沒能等到喪尸全部“餓”得自相殘殺,然后全部殘廢或者死去,最后天下太平再安全出門的那一天。
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在末世里,喪尸很多,人類的幸存者也不少,尤其在這個世界喪尸并沒有所謂“超級加速裝置”和驚人破壞力的情況下。
因為喪尸沒有“開掛”,所以只要是腦子正常的人類,恐怕很難在這個末世下輕易死去。
當然,前提是腦子正常,而問不得不提前離開這個雖然不能很牢靠,但還是靠著里面的物資能堅持個把月的堡壘,就是因為遇到了三個腦子不那么正常的人。
其實問如果稍微清醒一點就很輕易地能夠想到,在末世中,只有三個人的小團體在末世生存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因為團隊要么多點,至少也需要個十人以上,才能保證有兩個搜查隊避免找不到食物的困境,也能看守營地。
要么就是像問這樣的“獨狼”,只需要尋找個人所需要的物資,而晚上也只需要找一個可以防御,甚至可以直接找個封閉的地方就行。
三個人首先看不住營地,也沒辦法有兩隊搜查隊,連晚上隨便找個安全的宿營點也困難,尤其還是兩男一女。
只是在末世,當你獨居很久,突然遇到幾個同類,還是不由自主的會感到開心,開心于這該死的世界還沒有只剩你一個人,還有很多和你一樣的人在生活,哪怕艱難到這種地步。
在這樣的狂喜下,問一不小心就“引狼入室”了,然后非常輕易地就陷入了類似囚徒困境的境地。
即三人組認為問反正有那么多食物,為什么不提供他們足夠的食物,只提供必需的食物。
而問則是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的,憑什么在提供住處的情況下,還要那么多食物,畢竟問打算在這里生活很久。
當然,歸根結(jié)底,兩邊都沒有犯所謂的錯誤,只是人的自私性而已。
很簡單,現(xiàn)在這個情況并不少見,解決起來也非常容易,并不需要雙方都體諒對方,因為即使能夠體諒對方,只要他們依然保持自私,那么這個情況就永遠得不到解決。
而且退一萬步說,一方自私同樣也無濟于事,因為就像魯迅說的那樣:得寸進尺。一個自私的人永遠不會滿足于現(xiàn)在他所擁有的。
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只有雙方都變得無私,即三人組只要必需的食物,而問主動提供過量的食物,則賓主盡歡。
可惜三人組之所以只能是三人組,大概就是因為這個,而問并不是一個圣人,也不準備當一個圣人,畢竟做圣人在太平盛世都活不下去,更不用說在末世了。
要知道魯迅是這樣說的: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在末世中更是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嗯,解釋一下,這句話不是說讀書不好,只是讀的書多了吧,你會對一切看得非常透徹,那么看清楚富人的本質(zhì)之后,很難堅守本心,去選擇對而清貧的生活,反而大多數(shù)都會選擇損人利己,選擇富裕卻本心難安的生活,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有錢的都去拜佛、拜老君的原因→_→)
于是,問就在一個適合埋葬三人組的時間適時的告訴他們車庫外面有一個非常隱秘的地下室,里面貯藏的食物和水源足夠生活很久。
而之前他沒有去拿是因為外面喪尸太多,并不好下手,現(xiàn)在喪尸也沒有那么多了,再加上人也變多了,食物即使足夠也撐不過幾個星期,應(yīng)該早點思考以后的事情。
并且假意說只要三人組配合他的話,他承諾給三人組一半的食物。
之后沒有出乎他的預(yù)料,三人組對這個分賬一點也不滿意,他們?nèi)硕?,起碼也要每個人平均分配,畢竟是一起拿的,然后問假裝憤怒拒絕,表示他自己會去拿的,不歡而散。
果然在當天晚上,聽到三人組偷偷出去的聲音,問沒有任何猶豫,在三人組離開后,收拾了足夠但又不會太過影響他行動的資源,離開了庇護他將近兩個星期的老房子。
順便把一個收音機音量調(diào)到最大,并分別往三人組的方向和房子里各扔了一個,然后趁著月色,喪尸視力模糊看不清但人類能勉強看清的情況下,悄聲離開。
?。ㄠ?,這本節(jié)奏寫得很快了,要像原來路教注意那么多細節(jié)的話,大概這三章就能墨跡出2~3W字來,馬上出主角了,額,忘了提醒了,“問”不是主角,他是個線索,或者是個視角,因為沒有太過飽滿的性格,主角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物或者角色,馬上出來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