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宛在青山外

第五十一章 是非

宛在青山外 連灼 2100 2020-09-14 07:07:00

  出乎江宛意料的是,汝陽侯府來報信的媽媽并不曾露出心虛來,而是挺直了腰板,堂堂正正道:“老奴姓吳?!?p>  江宛又問:“不知媽媽為了何事而來?”

  這一問,吳媽媽的氣勢便落了下去,她腰身微彎,恭敬道:

  “夫人想必也聽說了,府里的五少爺做生日,因與江少爺交好,特邀了他來幫著待客,卻沒料到宴上各位少爺們鬧起來沒輕沒重的,不過江少爺并沒有受傷,倒是江寧侯府的程三少爺和孫太尉家的大少爺受了些傷,還有靖國公李家的七少爺也傷著了,靖國公夫人不愿意善罷甘休,非要叫了各家親長,爭出個是非曲直來。”

  說到這里,吳媽媽嘆了一聲。

  “我家夫人本想去少傅府上請了江老祭酒走一趟,奈何府上說老太爺不知道去哪里釣魚了,找不見人,江少爺便讓來找您,老奴才腆著臉上門來?!?p>  她說著,還是有些忐忑地看了一眼江宛。

  江宛端坐主位,面無表情地撫著茶杯。

  見她如此表情,吳媽媽心里暗道要遭,如今在汝陽侯府坐著不肯動的那個靖國公夫人就是個破落戶出身,鬧起來不管不顧的,連臉都不要,若是眼下這個鄭國夫人也不依不饒,那今兒這不過是孩子間打打鬧鬧的小事,怕是要吵到金鑾殿上去了。

  而江宛其實并沒有什么想法,她還在捋人物關(guān)系。

  汝陽侯家的倉哥兒找江辭去幫忙,本是件好事,卻不料宴中少年們因為某件事打架了,暴風眼中心應該就是江辭,畢竟他沒受傷,這位吳媽媽卻專程來請她了,而之所以沒有受傷,應該是是有人為她的安哥兒出頭了。

  吳媽媽提到的孫太尉家的大少爺就是孫羿,江寧侯府的程三則是程琥,至于靖國公家的七少爺,這個她不太清楚,但她知道靖國公府因為三代里沒有出過一個頂用的,已經(jīng)漸漸沒落了,在京城世家中幾乎是最底層。

  若是靖國公府真的糾纏個沒完,說不定是想坑些好處。

  江宛抬頭道:“吳媽媽先下去休息,待我更衣,便即刻啟程去府上?!?p>  江宛的語氣還算柔和。

  吳媽媽暗暗松了口氣,恭順地行了禮后,就隨著春鳶退了下去。

  江宛徑自起身,跨過隔扇門,進了內(nèi)室。

  梨枝跟著進去,她本是要為夫人更衣的,一時卻不知該怎么打扮夫人才好。

  夫人還在守孝,衣裳都是素凈的,首飾也不能戴。

  江宛看梨枝捏著對珍珠耳鐺,在原地急得團團轉(zhuǎn),不由笑道:“咱們又不是去比美,還指望著艷壓群芳,就這樣吧。”

  梨枝訕訕放下了手,卻又有些心疼地看著江宛。

  江宛便與她解釋:“要應付那個場面,我是越樸素越好,好叫他們都知道,我是鄭國夫人,滿屋子女人里最尊貴的一個?!?p>  那些什么侯爺什么國公聽著嚇人,本朝裁定侯夫人的品級,其實是依照侯爺所任官職品級,一般來說,侯爺或者世子都會頂個二品上下的武官虛銜,他們的夫人自然也到不了一品,可國夫人多用來封皇后的母親,是確鑿的一品。

  江宛深吸一口氣。

  她這人沒別的毛病,就是護短。江辭是她親弟弟,敢欺負他的人,她一個也不會放過。

  “走吧?!苯鹛_跨過門檻。

  她一身素白,不施粉黛,然而面容依舊明艷,微昂著頭時,姿態(tài)像是要去迎戰(zhàn)。

  馬車上,春鳶向她說著從吳媽媽那里打聽到的細節(jié)。

  汝陽侯府的這個宴與其說是郭倉的生日宴,倒不如說是給他三哥辦的相親宴,別家有差不多年紀的兒女,都愿意來湊這個熱鬧。

  郭倉膽子有點小,也喜歡念書,雖比江辭還大兩歲,平日里交際往來,全是江辭擋在他前頭,這次的事情,也是如此。

  靖國公家的老七李牘一向招貓逗狗不正經(jīng),嘴也賤得很,這回在郭倉面前說了兩句不中聽的話,江辭聽見了就站出來譏諷了回去,然后李牘就回嘴,不知道說了什么,竟然激怒了江辭。

  江辭撲上去,就要打李牘。

  郭倉見了,怕他被人打,連忙抱住了江辭。

  江辭畢竟只有十一歲,十三歲的郭倉雖然體弱,但也困住了他,他們兩人就扭在了一起,這時候,孫羿不知怎么就沖上來打了李牘。

  李牘很有靖國公府那股一脈相承的人渣氣質(zhì),因此跟江寧侯府的老三程琥臭味相投,程琥一看李牘被人打了,便沖上來打?qū)O羿,邊上的少年人勸的勸,拉的垃,總算把他們?nèi)齻€分開了。

  可李牘兩個眼圈烏青,孫羿嘴角紫了,程琥臉上一個鮮紅的巴掌印。

  他們家里的大人都在汝陽侯府吃宴,立即就請來了,可說起來,江辭才是那個根兒,他又死活不肯說當時李牘到底說了什么。

  孫太尉夫人在外人面前,一向護著孫羿這個繼子,自然據(jù)理力爭,將矛頭指向了李牘。

  靖國公夫人不依,說不過兩句笑話,就要打人,分明是江辭的錯。

  江辭年紀最小,又沒有長輩護著,于是處境窘迫。

  汝陽侯夫人雖心疼他,但也怕人說她偏幫,又有靖國公夫人一味拍著大腿哭嚎,她也是迫不得已,才找人請了江宛過去。

  江宛坐在馬車上,光是聽描述便覺得怒火中燒。

  因江宛特意吩咐了,駕車的范駒比往常稍稍趕得快了些,一時不巧,轉(zhuǎn)過街角時險些與另一輛馬車相撞。

  不過兩輛馬車上的主子都有急事,因此都沒將這點磕碰放在心上,否則若是兩廂一問,便知道對面馬車上是舊相識了。

  迎面而來的馬車上,余蘅的左手把玩著兩顆核桃,正靠著假寐。

  他的馬車緩緩拐進平安街,眼睛毒的便曉得,這是要往皇宮去了。

  余蘅這回進宮,倒真是有事。

  剛收到的飛鴿傳書,北戎使團已經(jīng)過了瀛洲,正式進入了大梁地界。

  事關(guān)重大,沿途一應布置還要問過承平帝的意思,余蘅必得親自入宮。

  大梁與北戎相安無事了三十年,都不曾閑著,各自養(yǎng)精蓄銳,屯兵買馬。

  時逢南齊被大梁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西北諸部又被北戎一一收服。

  這兩個領(lǐng)地相接的龐然大物,似乎也到了一決雌雄的時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