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孔有德的勸降,從登州出來后,孫元化徑直投官而去。封疆失疆,罪不容恕,孫為官已久豈能不知?死則死也,也要用僅剩的氣節(jié)給生命劃上最后的莊重一筆。
入獄后,由于有內(nèi)閣首輔周延儒、大學士徐光啟的暗中關(guān)照,家人也極力疏通,加之他為官清正,獄卒牢頭也未曾為難于他。但他總是夜不能寐,曾經(jīng)以為肱股手足的部下屠戮登州的慘狀一遍遍心頭再現(xiàn)。黑夜中總仿佛伸出千萬只手齊指自己,口口聲聲大喊還我命來!
所幸今夜月光皎潔,孫元化稍得心安。他舉起無數(shù)次捶墻自傷的雙手,默默地端詳了一會,又放下來嘆了一口氣。他依靠在墻壁上閉上眼,恍恍惚惚進入了睡夢,似乎回到了往昔時日。
他仿佛看到自己在嘉定府田間河網(wǎng)嬉戲玩鬧,一會追逐天上的蜻蜓,一會又去草叢里捕捉蚱蜢,這些蟲豸用火烤過就是一份佳肴......;他又看到自己在書桌上寫出一手漂亮的館閣體,先生在身后不住點頭......;他又看到了自己在發(fā)榜時內(nèi)心忐忑不安又充滿期待的眼神,以及中舉后欣喜若狂的模樣;看到了自己一邊置身兵部職方司埋頭公務,一邊又與恩師徐光啟交流西學,他之前未曾想到除了圣賢書外世上還有如此學問,能將宇宙萬物剖析得那么透徹,原來地球和火星一樣是圍繞太陽的惑星,靠太陽的引力維持圓形軌道運轉(zhuǎn)......;他又看到自己身披沉重鐵甲,親手操炮轟擊犯邊的奴酋,還有那鑄炮操炮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
實話講,他其實不想做官,也不想帶兵,那些都是世間交給他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一副想卸卸不了的擔子,想完完不成的苦差?!爸戮龍蛩瓷?,再使風俗醇”,這是每個讀圣賢書的人自然而然的理想,他也未曾懷疑過。但他真正心儀的,只是那些沉浸于學術(shù)的時光,那些埋頭苦干探尋真理的日子,那些困惑已久一朝得解的暢快瞬間,那些同師友置酒清談碰撞出思想火花的下午,那些拋開世間紛饒獨自潛心鉆研的靜夜......只可惜這些即將要終止了!
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朝廷未曾負爾等,我未曾負爾等,甚至在你們的反叛行為昭然若揭,人人皆曰可殺時我還傳令不得阻攔,心懷僥幸終成大錯!孔有德全家都被后金所殺,孔等所部基本人人皆與后金有血海深仇,我原以為遼人可用,他們居然寧肯反叛朝廷也不肯上陣廝殺,登萊之民以膏粱供養(yǎng)叛軍卻反而遭到叛軍的血腥屠戮??磥砣诵闹畈豢韶蠝y,我是看錯了人又用錯了人啊,恨只恨自己仍舊是懦弱書生,不敢把手中尚方寶劍及時出手!
忽然,牢門的響聲把他驚醒,原來天色已亮,自己的兒子孫和斗前來探監(jiān)了。
看到昔日引以為豪的父親面臨極刑,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少年一夜間長大了。他進到牢房叫一聲爹,又用毛巾為孫元化擦拭臉手,又在木桌上擺開酒食,又在一邊啜泣起來。
孫元化淡然面向兒子說到:“事已至此,哭又有何用?為父時日無多,留下三條家訓贈你吧?!?p> 其子表示恭聽,孫元化于是說到:“其一,今日之事罪在我身,不可對朝廷處置心懷怨望;其二,我毫不懷疑我孫家后人皆敬天明理、安守本分,但不可只有菩薩心腸而無霹靂手段,反為歹人所趁;其三,不能識人者不得為官,以免害人害己?!?p> 其子一一書寫下來,少頃,元化又說:“我將赴西市問斬,此處已有袁督師、熊經(jīng)略作陪,還有于謙于少保在前,我此行并不孤單,亦不受辱。你且記下了?!?p> 言畢,元化仰望蒼天嘆道:“聽利瑪竇神父說泰西佛羅倫薩有人只從事研究和教學生,待遇也不錯,像本朝官員一樣受尊重......我是趕不上這種時代了,希望孩子你能趕上...”
少年茫然不知元化所云,只是便啜泣邊記錄。
孫元化沉吟半響,忽然說到:“孩子,我想明白了,現(xiàn)在已然不是太平年月,仕途已然走不通了!如今是亂世,是比拳頭大小的時代。等這邊的事一了,你就投軍去吧。吳開先將軍的護國軍是大明最有朝氣的隊伍,你就去投他,從普通小兵踏踏實實地做起,說不定就此能改變父祖懦弱的根。”
少年點頭答應下來,孫露出欣慰的笑。不久探視時辰已盡,門外獄卒敦促,少年向?qū)O元化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揮淚作別。
數(shù)日后,緹騎進入昭獄,提出孫元化、張燾押赴西市。午時三刻,原右僉都御史登萊巡撫孫元化和總兵官張燾,因封疆失疆和喪師失地被斬于市。同日,原山東巡撫余大成,充軍發(fā)配三千里;原登萊道宋光蘭、遼海監(jiān)軍王徵,充軍發(fā)配三千里;原兵部尚書熊明譽,革職聽勘;原兵部侍郎總督山東軍務劉宇烈,逮入昭獄。
此時,他的老恩師徐光啟正拿著他最后的字跡在默默流淚,上寫道:
幼年求學壯從軍,悲時艱,天地可有路?
命薄長辭知己少,回眼望人生,所處皆苦。
欲將只手擎天柱,未曾料,禍起蕭墻處。
書生報國如臨淵,一朝不慎,便以命來補。
人生勇?lián)?,何顧榮辱!
誰不是?生命如葦,功名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