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堡軍前行不到十里,后方遠處一片黑壓壓的人馬就冒了出來,吳開先拿千里鏡一看,敵人約有五六十騎,看這陣勢,插部擼花部落男丁傾巢出動了。
敵騎排成橫隊兜將過來,馬蹄濺起滾滾煙塵,遠望有如千軍萬馬。有些沒見過騎兵陣勢的士兵已經(jīng)在臉上寫滿了恐慌,不斷地干噎口水。吳開先叫過蔣文,讓他急行軍將隊伍帶上前方五里處的小山頂埋伏,把馬車隱蔽在山下;又讓徐海龍和應(yīng)時盛輔助蔣文在后督戰(zhàn),有怕的用鞭子打醒,有怯懦敢跑的就地處決;然后帶著牛勇、馬進忠、許忠、朱孔訓(xùn)、陳大炮和鄭義騎馬迎面頂了上去。
在路上,吳開先和騎兵隊說好,此番的任務(wù)是誘敵不是廝殺,大家多用弓箭殺敵,都跟著我走,不要散開了,大家說好。吳就讓陳大炮插上背旗,領(lǐng)著騎兵前進。
蒙古兵好斗,一見軍旗,呼啦一下全轉(zhuǎn)向兜了過來。吳開先小心控馬,盡量壓著蒙古馬隊的邊走,以規(guī)避被包圍的風(fēng)險。一蒙古兵仗著馬快,打馬急馳從左側(cè)上來,幾乎要與吳平行,他擺出架勢正要搭弓放箭,不想被吳突施兩箭過來,一箭射中右肋,一箭穿馬頸而過。馬吃痛不已,嘶鳴著摔倒在地,將騎手摜在地下。
敵騎手受痛做不出規(guī)避動作,頭部直接搶到地上,只聽咔嚓一聲,其頸骨也折斷了帽子也掉了,吳開先一瞅心道:怎么又是一個金錢鼠尾?
首戰(zhàn)得手,此舉鼓舞了己方士氣,滅了敵人威風(fēng)。蒙古人見騎術(shù)最好的勇士頭一個喪生,一時有點怯戰(zhàn),不敢上前,只敢在后大聲吆喝跟隨。
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趨馬帶隊兜了幾個圈子后,轉(zhuǎn)向向小山?jīng)_去,蒙古兵跟在其后漸成一長條。陳大炮見敵人跟的緊,便稍放慢速度,跑到隊尾,從包里取出許多金剛絲連接的扎馬釘拋在身后。
蒙古兵不明就里,只是一味窮追,哪曾想馬蹄勾起金剛絲,兩端的扎馬釘在慣性作用下向后甩動,帶著絲線纏住馬腿,馬兒或是兩條腿被纏在一起失去平衡倒地,或是被馬釘尖刺扎中腿部,痛的亂跑亂叫撞在一起。蒙騎前鋒頓時五六匹馬摜在地下或是被自己人撞倒,惹得明軍哈哈大笑。
蒙騎惱羞成怒,拼命打馬追趕。陳大炮是個人來瘋,見隊友都對他豎起大拇哥夸贊他,他玩得更來勁了,他又打開另一個包,里面是白師爺和宋應(yīng)星合作制造的初代手榴彈。這種手榴彈以圓柱形鑄鐵為彈體,里面塞了一斤半黑火藥,尾部是一根空心木管,木管與彈體用銷釘連接,木管內(nèi)部貫穿一根火藥引線,引線直埋到黑火藥內(nèi)部,點燃引線就能引爆彈體內(nèi)的黑火藥。陳大炮用火折子點燃一根煙,他估算好距離就用煙點燃手榴彈引線,然后一個個拋到地下。
追擊的蒙騎從手榴彈旁經(jīng)過,手榴彈猛地起爆,將膽小的馬兒嚇得嘶吼亂叫亂跳,榴彈破片也讓蒙古兵馬見了血。蒙軍騎手只得先控住馬匹,避讓同伴,這一來又被明軍拉開了距離。
白師爺心中理想的手榴彈,是抗戰(zhàn)老電影中,八路軍使用的那種,擰開蓋子一拉弦一扔,就能炸得鬼子哭爹喊娘。但那是二十世紀的產(chǎn)品,雖然簡陋還是讓十七世紀的技術(shù)難以企及。這初代手榴彈只裝了一斤半黑火藥,還得先點煙后點引線,不僅便利性很欠缺,威力可能就和二十世紀大個爆竹麻雷子差不多。故只能嚇嚇馬匹和敵人,想要有效殺傷人馬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陳大炮扔完五個手榴彈回歸原位,吳開先向他贊許的笑了,又手指小山頂。陳會意,打馬奔上山去,其他幾騎緊跟而上。
蔣文等帶著步兵早已埋伏在山頂,蔣文告誡士兵把敵人放進三十步,等他命令再放銃射箭,違者軍法處置,徐海龍應(yīng)時盛在士兵后監(jiān)視彈壓。
蒙古兵還未與明軍交戰(zhàn)就丟了七八騎,氣得哇哇亂叫,緊跟著吳開先等就上了小山。蔣文讓過己方隊伍,待敵人前鋒全部進入射程,率先舉銃開火,士兵見狀也紛紛射擊,一時間六十根火銃開火、四十只弩箭飛出,將前面八九騎當(dāng)場打死倒地。
后面的蒙古兵見中了埋伏,又不清楚山上有多少人,紛紛撥馬撤下山坡,奔到遠處集結(jié),像是在商量對策。吳開先叫過蔣文,讓他繼續(xù)帶步兵向來時的一段河道急行軍,在河道后邊墻缺口處組織第二次埋伏,自己帶著騎兵在山頂引誘敵人攻山。
蔣文帶著步兵撤下,莫雷請示一下脫隊跑來說他特地埋了顆地雷,用三根刷紅漆的木棍標(biāo)識了出來,希望守備離開山頂時把弦掛上,把標(biāo)識拿掉。吳開先在他指示下一眼就看見了,贊許著點點頭,莫雷便趕緊歸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