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異世莊園小生活

062 燒制水泥和瓷磚

異世莊園小生活 司天辰 2275 2020-11-23 23:00:19

  其后幾天,莊園里的眾人都用上了牙刷和牙膏。

  大家剛開始刷牙時還有點不適應,然后,隨著每天早晚兩次刷牙,口腔慢慢地變得整潔,口氣變得清新之后,便逐漸習慣起來。

  一天,小鶯兒早上起來后,看到莊遠的動作,也跟著學,倆人并排蹲到小溪邊刷牙,刷完之后,干脆就用溪水順便洗臉。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四月份,泉水留到廚房門口之后,已經(jīng)不冷了,用來洗臉,感覺雖然有點涼,但卻非常舒服。

  章大柱、劉蒼松等一干青年小伙和其他小孩,也全都蹲到溪邊刷牙和洗臉。有些小女孩子,怕溪水不夠干凈,就跑到對岸去。然后,一幫人你看我,我看你,一邊刷牙一邊說話,感覺挺熱鬧,挺有意思的。

  時間進入四月份之后,田地里的活計少了一些,基本上除了除草、施肥、灌溉、澆水之外,就沒有太多的事情了。

  一天,莊遠在做油炸小魚干的時候,感覺小腿和膝蓋有點被熱到了。

  因為,現(xiàn)在的柴火灶是低灶,灶臺只有成年人膝蓋高度的那種。

  所以,炒菜的時候,人需要坐在凳子上,在灶口旁邊或者側前方拿著鏟子翻炒,這時,燃燒的木柴火焰以及灶內(nèi)的熱量會從灶口處傳遞出來,烤到人的小腿上。

  要是冬天還好一點,灶火烤著讓人感到很舒服;要是夏天,那就難受了,烤著灶火炒菜讓人很快就汗流浹背。

  因此,莊遠想把廚房里的低灶全部改成高灶。一來,炒菜的時候,可以站著炒,那就方便很多;而來,高灶有下灰口和通風口,它的生火速度和柴火的燃燒效率,都比低灶好很多。

  但是,現(xiàn)在要將低灶改成高灶,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需要紅磚、水泥、以及瓷磚這些建筑材料。

  這些東西,據(jù)莊遠所知,這個世界目前還沒有。

  不過,瓷碗、黃泥土磚、瓦片這些東西,大家已經(jīng)在用了。

  所以,要造出紅磚、水泥、以及瓷磚已經(jīng)不是很困難了,只要不斷的燒燒燒就行了。

  莊遠記不清楚水泥的具體的制作過程,只知道,最關鍵的就是燒制的溫度和時間。把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材料放到密封的土窯里,放入大量的柴火,不斷地燒,一次不成功,就多燒幾次,還是不成功,就加大火力繼續(xù)燒,然后改變燒制的時間,繼續(xù)嘗試。

  反正,多試幾次,終究會成功的。

  至于紅磚和瓷磚,基本都是同樣的操作,可以采用這個世界燒制瓷器的操作方式,把粗胚放進去,多燒幾次,必然會成功的。

  當天晚上,莊遠向奶奶、爹娘、周世剛等人講述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聽了,個個都充滿疑問,然后紛紛出言詢問。

  莊遠一一詳細回答了大家的問題。

  最后,莊父同意了莊遠燒制紅磚、瓷磚和水泥,然后,讓石匠、鐵匠、木匠等人配合莊遠干活。

  第二天,莊遠先讓大家去挖三個土窯出來。

  挖土窯的地方,就在莊園右側小山脈的另外一側,距離莊園有兩公里遠。大家在離河邊幾十米遠的地方,在一處傾斜的山坡中挖出來三個窯洞。

  具體怎么挖,需要挖成什么樣的形制,莊遠全部交給有過燒制瓷器經(jīng)驗的石匠林銘昆來安排和指揮,莊遠自己則是在旁邊看著,負責管理安全問題。

  莊遠從來沒打算要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這些東西,只準備做一批水泥和瓷磚,夠自己莊園使用就行。

  所以,三口窯洞都不大,在大家的努力下,當天全部挖好。

  然后,挖出來的一部分泥土,經(jīng)過篩出樹根、草須、石塊后,挑水來和泥,做成二十厘米長、十厘米寬、五厘米厚的泥磚胚子,放在旁邊晾曬。

  下一天,大家將運回來的石灰石碾碎,和一定量的粘土以及煉鐵礦渣均勻混合后,放到最邊上的一個土窯里開始燒制。

  第一次燒制水泥,莊遠已經(jīng)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不過,這個燒制流程還是得走完一遍,才能從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

  第一次燒制的原材料不多,大約三百斤左右,大家把原料放到挖土窯時特意留出來的一個半人高、兩三平米的方形泥土臺面上。

  這個臺面是莊遠要求林銘昆等人留出來的,因為莊遠知道,燒制水泥需要溫度很高,而窯中上方的溫度顯然要比下方的溫度高,加上土窯不大,不用考慮大規(guī)模燒制浪費空間的問題,所以就讓他們在挖土窯時特意保留出來這樣一個平臺。

  然后,大家把木柴堆好,便開始點火燒制起來。

  ……

  莊遠不知道要燒制多久時間才合適,于是決定先燒兩天兩夜試試。大家分成三班,每班四人,兩老兩少,輪流看顧柴火。大約每隔四個小時,就往土窯里面添加一次柴火。

  三天后,清晨的時候,莊遠讓輪班的人停止添柴,讓窯里的火慢慢熄滅,溫度慢慢降低,然后等到下午再來開窯。

  下午,大家聚集到窯前,等著打開土窯看燒制的結果。

  開窯之后,大家把熟料拿出來一看,發(fā)現(xiàn)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材料已經(jīng)完成煅燒過程了。

  莊遠讓大家將一部分水泥混合生石灰和石膏,進行細磨一遍,然后,加入河邊挑來的細沙和一些鵝卵石,按照三種不同的比例,筑成三個方形的混凝土墩,放到河邊靜置一晚。

  第二天早上,大家來到土窯前,拆開土墩外面的木板,發(fā)現(xiàn)土墩似乎全部成型了,搬起來砸到地上兩三下,都沒有散架。

  大家異常高興,不斷歡呼喝彩,都以為水泥燒制成功了。

  然而,當大家拿著這幾個石墩往河邊的大石頭上砸去之后,水泥墩子全部裂開,碎成很多小塊。

  顯然,水泥沒有完全成功!

  見狀,大家雖然有點失望,但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有這樣的結果,其實也算得上成功一半了,大家依然相當興奮。

  接下來,大家繼續(xù)燒制水泥。

  這一次,莊遠讓劉明林等人做了一個大風箱,把通風管道伸到窯中,然后大家不斷地給土窯中扇風,使木柴燃燒更加充分,使窯內(nèi)溫度更高。

  這一次,每隔兩小時就往窯中加入木柴一次,然后只燒制一天一夜。

  ……

  “哈哈哈哈!”

  “成功了!”

  “我們終于成功了!”

  試驗水泥效果當天,大家看著水泥墩子重重地摔到大石頭上,然后只磕掉一些邊角的小碎片之后,激動的渾身顫抖,紛紛興奮得高聲歡呼起來。

  ……

  水泥燒制成功之后,一部分人繼續(xù)摸索水泥燒制的最佳工藝參數(shù);另外的人,則是開始燒制紅磚和瓷磚。

  紅磚和瓷磚,燒制起來比燒制水泥簡單多了,大家燒制兩次之后,也都獲得了成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