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利潤太低
飛機降落的時候,又讓張謙修遭罪了,對于普通人來說,只是有一些顛簸,但對于張謙修來說,幾乎就是一次小刑罰。
下飛機的時候,張謙修有意放慢了腳步,主要還是想等一下那個婦女,多聊一下,也能多了解一下北方的情況,到時候不管在不在她這里拿貨,多了解一些情況,跟別人談的時候,也比較有資本嘛。
“大姐,我叫張謙修,這是我女朋友蘇雨薇。還不知道您是哪里人,怎么稱呼呢?”張謙修笑著打招呼。
“張老板,蘇姑娘?!眿D女打了招呼,說道:“我是中州省的,叫周芹?!?p> “哦……周姐,你們那米的價格,能不能再降一點?我們這量都好說?!睆堉t修問道。
婦女搖頭:“張老板,四百四已經是很低的價格了,你隨便去什么地方問,最低也就是這個價格了。“
張謙修說道:“以后我們長期合作,每次最少一百噸,一年至少一千噸?!?p> 周芹聽到這個數(shù)量猶豫了一下,說道:“張老板,價格真的已經很低了,你就是要一萬噸,我們也就是這個價??!”
“四百,一年我保底兩千噸。”張謙修自己出了價格。
一噸少四十塊錢,平均算下來,一斤才少兩分錢。
由此可見,大米這玩意,是一個走量,利潤非常薄的生意,要是論到斤算的話,可能一斤還沒有一分錢的利潤。
批發(fā)和零售的區(qū)別還是很大。
周芹想了一下,還是搖頭:“張老板,這真不是我不讓步,這個價格真的降不了了?!?p> 張謙修說道:“周姐,要不你開一個口,一年從你這拿多少,能給我兩毛的價?!?p> 周芹豎起一根手指,說道:“一萬噸!”
張謙修心里暗暗計算,一萬噸的話,至少有七千噸大米。
他一年在縣城,至少也有兩三千噸,加起來還是一萬噸。
一縣城一天消耗十幾噸的大米,他們能拿到八成批發(fā)份額頂天了,不可能再往上,有可能會在六成左右,畢竟有很多人是自己去集市或者農村親戚家拿米,這一部分人不可能在外面買。
還有一部分則是在國營單位等等。
農村自給自足,根本不會買米,如今大多數(shù)都是農村人,買米的只有那一小戳人。
這么一算,現(xiàn)在這個年代,就一個小縣城,他能賣出去的米,估計也就幾千噸,應該在三千到五千噸。
就算按照五千噸算,還有一半的沒有沒地方賣。
擴張的話,張謙修倒是想,但擴張能不能成功還是一個問題。
重生回來,在這上面,根本沒有任何的幫助,說到底還是要靠能力的。
大米的利潤已經被壓到了極致,不用想著跟別人打價格戰(zhàn),每斤降低一兩分錢,你可能就沒有錢賺了。
米這個東西,質量基本都是差不多的,而且消費者對于吃飯這東西,大多數(shù)更在乎的其實還是價格。
質量差不多,價格也降不了,怎么去跟人家那些老商家爭市場?
下面那些小批發(fā)商、零售商,他們自己其實無所謂,什么東西好賣,什么東西有利潤,他們就賣什么。
米都是一樣的,利潤也是一樣的,人家憑什么不選擇老商家,而選擇你一個新的供應商?
老的供應商至少穩(wěn)定,合作久了,相互之間也熟了,新的供應商是一個什么狀況,他們也不知道,不知道這些情況,那就要承擔很多的風險,只要上一家供應商還可以,一般人是不會隨意換供應商的。
張謙修雖然制定了對外的擴張計劃,但他實際上并沒有絕對的信心一年的時間就把對手給干趴,他的目標是自己站穩(wěn),然后徐徐圖之。
張謙修心里一琢磨,搖頭說道:“周姐,這個數(shù)有些大了。”
周芹正想要說話,身后傳來一個不屑的聲音:“裝什么裝呢?四萬都拿不出來,還想要拿四百萬出來?”
張謙修回頭一看,居然丁杰克。
張謙修微微蹙眉:“丁先生,我沒有惹你吧?”
丁杰克剛才聽到了張謙修和蘇雨薇的談話,想到之前被張謙修給唬住了,心里對張謙修就有諸多的方案,說道:“我只是不忍心看一個女人被你給騙了。”
“人家說什么一百的時候,大概要四萬多塊錢,你都說要沒錢了,現(xiàn)在還跟別人談四百萬的生意?!?p> “你這樣的人,肯定拖欠貨款,沒信用!”
張謙修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冰冷的眼神看著丁杰克。
丁杰克本來還想要繼續(xù)詆毀一下張謙修,看到張謙修那眼神瞬間就不敢吭聲了,小心翼翼從張謙修的身邊走過,小聲的嘀咕:“裝什么裝!”
張謙修的臉色瞬速變回正常,笑著對周芹說道:“周姐,我這糧油生意做得不大,一萬噸確實有一些多了,能不能少一點?”
周芹也是第一次和張謙修見面也不知道張謙修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剛才丁杰克的話,還是讓周芹起了一些疑心的。
周芹笑著搖頭:“張老板,你也是做生意的應該知道,稻谷和米其實都是不賺錢的東西?!?p> “一噸稻谷我們大概要一畝地來種,從播種到入倉,最終就賺一兩塊錢,這還降的話,我們也虧不起了啊。”
周芹這話說得有一些夸張了,但實際情況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張謙修見周芹對自己有了一定的防備心理,于是笑著說道:“周姐,我理解,那我再考慮一下,以后有機會,我們再約個時間,詳細談談?!?p> 周芹見張謙修反應這么快,心里微微有些驚訝,點頭說道:“那行,我還要在上京待幾天,然后再回中州,有機會我們約個時間見一見?!?p> 張謙修和周芹客套了幾句,他也看得出來,這個周芹的能耐應該不小,要么是一個大地主,要么是某個地方集體的管理者,要不然手里不可能拿出這么多的稻谷。
別的不說,一萬噸稻谷,那可要很多田地來種的。
目前稻谷畝產,精細照料,大概有一千三百斤左右,大規(guī)模種植,肯定會有一些地方不能照顧到的,或者照顧得沒有那么精細,畝產大概是一千斤。
一萬噸的話,要兩萬畝地來種,兩萬畝啊,可不是一個小地方。
而且北方因為氣候限制,一年只能種植一季稻谷,但南方目前能中兩季,基本分早中晚三種,但種了早稻和晚稻就中不了中稻,時間上趕不及,中稻剛好卡在早晚兩季中間一段時間。
種兩季每一季的產量比較低,但一年下來,總產量高。
中稻是產量最高的,那是因為什么時間都是最好的,前面想種早稻,等早稻收割完,已經過了中稻的插秧期,到了晚稻插秧的時候。
如果中稻后還想要再種晚稻,別人的都要出稻穗了,你的才插秧,別人都收了,你的還在地里沒熟透,最終就是等著被霜凍死。
南方有氣候優(yōu)勢,但多山川,并不適合大規(guī)模的種植;北方土地肥沃,但天寒地凍,土地有很長時間是閑置的,在南方雖然降雪,菜地看起來也是一片白茫茫的,但有些地里,你把雪一扒開,下面或許還有大白菜之類的。
等周芹走遠,蘇雨薇說道:“這個周姐應該是做大生意的?!?p> 張謙修“嗯”了一聲,說道:“這個年代,手里沒有幾個錢,誰坐得起飛機啊!”
“我估計那個丁杰克也是這么想,你剛開始說話的時候,他才怕了?!碧K雨薇笑著說道:“后面被懟了吧?”
張謙修哭笑不得:“不說這個了,要買劇本的導演叫什么名字?不是說要來接你嗎?”
蘇雨薇說道:“在出口處等。導演叫劉偉琴,好像是一個很知名的導演,聽我編輯介紹,劉導是上京電影學院畢業(yè)的,還拍了很多的的電視劇?!?p> 對于這個時候的導演張謙修其實不熟,或者說,除了幾個知名的電影導演,天天在新聞上蹦跶,張謙修就算不關注娛樂新聞,也認識他們了。
但電視劇導演,編劇各種指導之類的,張謙修是一個也不認識,也不知道誰比較有名,誰比較有潛力。
硬要說的話,大概就是知道《西游記》的導演楊潔,那還是后來資訊發(fā)達了,看新聞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