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春林晚

第五百六十三章 險中求(下)

春林晚 桃桃和沾沾 2293 2023-01-13 13:00:00

  事實上,這一年的中秋之后,西北道的邊境倒是太平了,但很快,北方道的邊境又燃起了烽火。

  相比蠻族,北方邊境外的草原牧族的戰(zhàn)斗力明顯要強很多,為此北方道總督在苦撐一月后不得已跟各道總督發(fā)去了求助信。

  當(dāng)然,第一時間求助的是京中的攝政王,其次據(jù)說求助的是與北方道毗鄰的西北道和東北道。

  西北道表示靖國軍在與蠻族的戰(zhàn)事中死傷慘重,只能象征性地派點人馬以示支持。

  東北道也婉拒了,表示鑒于西北道和北方道的邊境異動,自己要先存儲實力以防境外的海蘭族突襲,也只象征性地派了一點人馬。

  這也就罷了,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京中的攝政王,除了原封不動轉(zhuǎn)發(fā)求助信給各道外,竟然也直接表示自己有心無力,說要先對付沈復(fù)這個謀逆之人。

  消息傳過來,沈太師氣得摸著胡子長吁短嘆,旁邊的周衡則直接撇嘴說了句:

  “西北道邊境出事,接著北方道邊境又出事,一模一樣的手法。呵呵,太師您看著好了,分明又是那賤人作祟!”

  沈太師聽了搖搖頭沒說什么。

  之后很快又有消息傳來—

  北方道總督在收到攝政王的信后不久,竟然也回了封信并廣發(fā)諸道,信里列明了他所搜集到的證據(jù),直言攝政王為了一己之私煽動他手下多名將官,不惜利用武帝當(dāng)年辛苦奪回的北方道,妄圖引狼入室來削弱對沈復(fù)的支持。

  言下之意,攝政王在見到他對西北道的馳援后心生不悅,為此妄圖在北方道生亂給他添堵。

  收到信的人有些納悶,心想那也不至于此啊,這可是明晃晃的賣國通敵行為了。而且一碼歸一碼,馳援西北道不也是為了保邊境太平么,按說跟沈復(fù)也扯不上什么太大的關(guān)系啊,人靖王爺不還在中南道盤桓著么?

  不過,這個疑問很快就被打破了—

  猶如回應(yīng)般,西北道多年代行軍政職責(zé)的吳將軍隨后也給各道發(fā)了信。信里也列了不少證據(jù),直言當(dāng)初蠻族入侵乃攝政王指使西北道某位邊境守城將領(lǐng)所為,據(jù)那后來被擒獲的將領(lǐng)交代,攝政王派人跟他聯(lián)系時許諾事成之后會招他為婿。

  為了證明所言非虛,吳將軍在信里列出了這位將領(lǐng)的詳細(xì)資料。值得注意的是,此人原來是京城人氏,三十出頭,已娶妻生子,但一家老小都在京城,只有個妾室跟著他在西北。

  既然是有名有姓的人,連帶京城老小所住之處具體在什么地方都公布了,消息傳到京城,有心人便去查看了番,這一查卻震驚地發(fā)現(xiàn),宅子倒是好端端的還在,里頭的人卻早已不知去向。

  于是大家好一番推敲,有說是西北道那邊存心栽贓陷害、沒看一家老小早就躲到了不知什么地方,也有一臉高深說不知北方道那邊的幾位將官到底是何方人士、眼下一家老小又在何處云云。

  這也就罷了,西北道的信里,卻還有另一則更令人震驚的消息—

  蠻族入侵時堅持留守靖王府并親自上城墻督戰(zhàn)的靖王府郡主,竟然還遭遇了一場刺殺。

  而根據(jù)事后查驗,刺殺之人均為死士,現(xiàn)場干凈不留任何痕跡,唯一被抓獲的刺客已當(dāng)場自殺。

  這個消息已經(jīng)夠駭人聽聞的了,但最惹人深思的是信中還聲稱,靖王府郡主吉人天相,刺殺時剛好因為臨時起意去城墻巡視而堪堪躲過一劫,但王府里兩位下人的孩子卻因此送了命,可憐兩個男孩子都才七歲左右,其中一人還是家中獨子。

  西北道與北方道這兩封信猶如相互佐證般,意思不言自明,畢竟能有條件派出死士往守衛(wèi)森嚴(yán)的王府行刺殺之事的人可不多。且跟靖王府無冤無仇的,就算沒能刺殺郡主,為何又要殺掉兩個王府下人的孩子呢?

  該不會是…明著是刺殺郡主,實則是以為那位跟兩個死去孩子差不多年紀(jì)的小皇帝被沈復(fù)藏匿于西北道的靖王府吧?

  前后一對照,西北道這些事受誰指使,答案簡直呼之欲出。

  至于北方道,雖則如今也沒明說,但跟西北道兩封信一前一后,幕后指使是何人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一時間一片嘩然、眾說紛紜不說,連帶東北道總督那邊也有所波及,畢竟北方道出事時他并沒有出手相助。為此不得不出來辟謠,表示眼下天寒地凍,東北道要忙于巡視邊防以防海蘭族越過冰封的界河。同時又此地?zé)o銀地表示目前一切安好,治下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不軌之人或事。

  言下之意自己忠于職守,部下也沒有跟京城及境外勢力勾結(jié)。

  “估計是個武將版的沈太師,功利主義者,明哲保身吧!”周衡跟彭嬸如是說。

  沈太師卻不知想起了什么,隔天興沖沖地來內(nèi)院找周衡,進(jìn)院子時還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等走到正房屋檐下時才猛地一拍腦袋,高興地喊了聲:

  “沒錯,叫梁赫崖!”

  把個正在旁邊玩耍的阿元給看得好奇,仰頭問他:“您說啥?”

  “沒啥,沒啥,玩去吧!”沈太師笑瞇瞇地摸一摸她的頭,見春桃已經(jīng)聽到動靜掀著門簾等他了,便一邊邁步進(jìn)屋,一邊對著里頭好奇看著的周衡朗聲表示:

  “放心吧,東北道無虞,北方道無憂!”

  聽到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周衡也沒多問,反正起碼聽著是好事,只笑著讓春桃趕緊給沈太師倒茶,聽他說來龍去脈。

  “東北道總督這名字啊,我可想了足足一個晚上…”沈太師落座后先來了句感慨,隨后心情甚好地對著周衡解釋道:

  “梁嬪娘家父親是工部的員外郎,梁嬪生了四皇子后被提了侍郎,但早兩年已經(jīng)去世了?!?p>  “許是梁侍郎一直在京城做官,大家便給忘記了,實則他是東北道人氏,且家中長女早年間也嫁回了東北道,梁嬪是他幼女,余下的好像只有個庶子。”

  所以呢?周衡不急,笑著等他自己揭曉答案。

  沈太師見此哈哈一笑說道:

  “梁侍郎當(dāng)初走的科舉路子,當(dāng)時沈某剛好是主考,殿試之前按例要查看他們的情況。想必周姑娘也有所耳聞,本朝文風(fēng)興盛,但各道略有差異,其中尤以江南道也就是沈某的老家為最。至于北方各道,尤其是東北道,許是氣候緣故,武將出得較多?!?p>  “是以梁侍郎當(dāng)初中舉,且名次頗為靠前,殿試之前我便特意了解了下他的情況,待到得知他家乃當(dāng)?shù)卮笞?,且同族出了不少武將,更是刮目相看?!?p>  “是以這么多年,這件事一直記著。梁侍郎的名字自然更是記得,叫梁赫崗,山崗的崗。而如今這東北道總督的名字,居然差不多,叫梁赫崖,山崖的崖。周姑娘,您說巧不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