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云:
“光陰如箭,流水如歲?!?p> 話說真行大禹之軍,導黃河積石之水,至于龍門。天已入冬,將士們已換上獸皮冬衣。
龍門山下,真行子命后稷、閼伯等將司,率虞軍扎營于樹林內。
有云:
“寒風凜凜,歲冬又至,光月時陰,洪水未止。”
次日清晨,陽光明媚,真行子遂與大禹中冬等人,來至高岸,觀察地形。
有云:
“河水滔滔,白雪滿山,高嶺奇松獨立,嘯嘯冷風吹面,”
真行子轉視一番,見著有水流入左方的白雪山陵后,曰道:“水流入山陵中,其可否有河,誰往左山之背探看一番?”
應龍曰:“我去一探?!?p> 遂后,應龍化本相徑去,眾人在寒氣中等候。不長時,應龍察探歸來。
中冬曰:“探之如何?”
應龍曰:“山后確有大河,乃是伊水,兩邊有山相對,伊水在其間?!?p> 有云:
“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
中冬曰:“若是如此,當拔除前之山陵,將洪導入于伊水。”
大禹曰:“那我現取利斧,劈開此山陵?!?p> 隨即,大禹取出開山斧,騰空而起,連劈三次,其山陵不裂不破。
大禹又輪起開山斧,再劈數次,其山陵還是不裂不破,依然無動于衷,大禹劈山之舉,驚動山中洞內熟睡的黑龍。
有云:
“山陵自有暗網罩,任他何斧亦不懼。”
大禹降至眾人跟前,曰道:“為何裂不了此山耶?”
突然,一股巨大的紫煙,從陵頂冒出,不一時,從煙氣中,閃現出七條黑龍,有的立于高嶺之中,有的在空中徘徊。
有云:
“敢問此山黑龍何處來,須問上蒼神庭方知曉?!?p> 不一時,黑龍群向眾人奔來。
青鶴曰:“不好,那群黑龍奔來也?!?p> 有云:
“黑龍七者,其首吐雷,其二吐冰,其三吐沙,其四吐雪,其五吐風,其六吐電,其七吐霧?!?p> 大禹讓真行子等人先撤離,遂與中冬等仙人,皆迎了上去,那應龍化回本相,亦迎了上去。
有云:
“大禹使斧,中冬使棍,青鶴使鐲,太蓮使劍,仙童使笛,應龍化本相,飛迎空中戰(zhàn),眾將好功夫,黑龍顯其威?!?p> 那真行子與伯益、陽生等人,回至樹林營地,疏散各營,命將士們,立馬撤退,于是,將士們紛紛找避護之所,躲藏起來。
話說空中一陣混戰(zhàn),而吐電黑龍越過眾人,縱入云霧,不長時,從云霧閃出,奔向下方樹林的虞軍營寨。
一陣閃擊,虞軍剛搭一半的營寨,及周邊樹木,皆被閃電擊壞。
那應龍見到營寨被毀,遂架開雪龍,向營寨縱飛而去,那電龍張口,準備再次吐出閃電之時,應龍飛來,那電龍回眸一看,被應龍撞飛于十里之外。
隨即,應龍又縱身飛去,與那電龍纏斗在一起,為將士們爭取撤離的時間。
那中冬與沙龍在空中撕斗,雙方對戰(zhàn),那沙龍口吐狂沙,直奔中冬,中冬縱身旋轉,避過后,又閃至那沙龍的上方,中冬飛棍直下,那沙龍上望之時,便被擊中,一聲巨響,其落于河中。
有云:
“奮力對兇煞,治水顯英氣?!?p> 卻說那風龍與青鶴對陣,有來有回的打斗,即傷不著青鶴,于是,那風龍便吐了一口烈風,將青鶴吹得不知往去向。
眾人見狀,為之大驚。
那霧龍在四處吐霧,一時間,滿天皆是濃霧。
大禹在霧中,大喊:“眾人小心?!?p> 話語剛落,四周落起了雪花,凍得大禹,瑟瑟發(fā)抖。
中冬環(huán)視四周,一張大口從前方現出,中冬縱身躲過,即時橫轉使棍,擊中其鼻,那龍痛得遁入濃霧之中。
太蓮與百里童子,背對背,環(huán)視四周,突然,雷龍從上方,直奔而下,二人及時避開。
那太蓮在霧中喊百里童子,不料,一道閃雷劈來,即時被劈中后背,遂從云霧中,掉了下來。
正在下方與電龍搏戰(zhàn)的應龍,見到太蓮摔落,奮力架開電龍,徑天而起,接著太蓮,縱入深林去了,找到一洞中,為太蓮治傷,不題。
百里童子在霧中,大喊太蓮,不一時,一道寒氣逼來,百里童子即時被冰于空中,冰結為透明之圓球,童子被困于冰球之內。
大禹持斧環(huán)視,在霧中,遇上中冬。
大禹曰:“現況如何?”
中冬曰:“未知?!?p> 二人正在相談之時,一道寒氣逼來,隨即,二人亦被冰于空中,結冰為球,皆被困于冰球內。
不長時,霧氣散去,那七龍在空中環(huán)繞一番后,化為紫氣,遂遁入山陵之中。
那中冬內煉運氣丹田,滿身發(fā)烘,遂將困身之冰融化。
中冬脫身后,見得空中眾人,皆被冰住,使棍將困眾人的冰球,全部打破,而眾人才得以逃脫。
那百里童子曰:“青鶴師兄被妖龍吹得不知去向,太蓮師兄也不知去向矣。”
中冬曰:“先下去,找真行先生等人,會合再言?!?p> 隨即,中冬等三人飛向樹林,尋兵隊會合。飛至不長時,三人見到松間,停著一支兵隊,原來是得陶、化益所部。
大禹問曰:“我老師等人在何處?”
化益曰:“不知去向?!?p> 得陶曰:“眾軍已失散?!?p> 不一時,遠處,有一支兵隊行來,眾人細看,原來是直窺、橫革、之交等所部之軍。大禹又問直窺、橫革、之交等人,說其老師與伯益等人去向,那直窺、橫革、之交等人亦不知道。
兩支兵隊合一,就地扎營。大禹與中冬商量一番后,大禹前去尋其老師伯益等人,由中冬在此扎營,二人分頭行事。
大禹一路縱飛,不長時,在一處深林間處,發(fā)現了一支兵隊,于是,大禹縱飛過去,見到的人,乃是后稷與閼伯。
大禹問曰:“可知我?guī)熢诤翁???p> 后稷曰:“據哨丁報,真行先生與伯益等人,在前方收拾散兵?!?p> 幾人談話之間,有一支兵隊緩緩行來,原來是真行子與伯益等將官。
大禹曰:“老師,可算尋著汝矣,讓我很是擔心?!?p> 真行子曰:“讓汝牽掛矣?!?p> 大禹曰:“現領兵隊往回,與中冬仙長諸人會合罷。”
真行子曰:“好,出發(fā)?!?p> 天色漸黑,真行子與大禹率所部之軍,來到中冬扎營之處,兩軍會合。
閼伯取出九重玄火,放于其帳之中,烈氣擴展散至營寨,使將士們不用受寒氣侵身之苦。
大帳之中,火堆之前,大禹與中冬、真行子等三人,席地而坐,談論今日之事。
大禹曰:“青鶴被一黑龍,吹得亦不知去向,連辰庚與太蓮亦不知所蹤,這如何是好?”
中冬曰:“青鶴乃仙人之軀,并有法力在身,可會無事之?!?p> 真行子曰:“那應龍與太蓮哪?”
大禹曰:“辰庚乃得道大仙,亦會無事的?!?p> 大帳中,大禹等三人,正在談話之間,應龍抱著太蓮進了來,三人見狀,立馬上前相扶,將太蓮扶在席上。
中冬曰:“太蓮出了何事耶?為何這般模樣乎?”
應龍曰:“當時,渠從濃霧之中掉下,我飛上去接佐渠,發(fā)現渠身上,有雷擊之象,遂抱渠入深林,尋著一洞,在洞中,我為其運氣煉體,終使其脫了生命之險,但其腹內,有一道雷煙之氣,在沉著,使其依在暈迷之中?!?p> 中冬曰:“吾代兄師多謝汝也?!?p> 應龍曰:“應當如此,不必相謝?!?p> 大禹曰:“那七條惡龍,系何處之物,竟會吐雷,吐冰,吐沙,吐雪,吐風,吐電,吐霧等法。”
中冬曰:“要想辦法,除去那七條惡龍方可?!?p> 應龍曰:“當務之急,先救太蓮?!?p> 中冬曰:“甚是,甚是?!?p> 遂后,各自離了大帳,獨中冬留下,施法運氣,照護太蓮之體。
次日,真行子傳令各營休養(yǎng),隨后,真行子到了大帳,與眾人議事。
中冬曰:“太蓮被惡龍邪雷所傷,治其雷傷,須往南越建德國,取太乙治雷果,方能治愈,吾現往去取?!?p> 大禹曰:“且慢,仙長可與辰庚留下,由我去建德國取太乙治雷果,那國,我去過一次。尚且,不知那七條惡龍,是否來此搗亂?由汝二人鎮(zhèn)守營帳,看護太蓮,方為上策?!?p> 中冬曰:“好,那拜托汝也?!?p> 大禹曰:“放心。”
遂后,大禹帶上干糧,騰云徑去。
有云:
“取果急救人,開山有仙策?!?p> 話說青鶴被吹至萬里之外的白面港島,撞破崖頂,一時間,身內丹田攻心,上下不調,即之暈倒,掉落于一大樹上。
不一時,有一仙人剛好路過,見到其掛于樹上,于是,將其救落,帶至一洞,運氣調養(yǎng)。
當青鶴醒來,見到那仙人,原來是女魃,剛要動起身,便被女魃止住。
女魃曰:“先不可亂動,汝田氣移位,須要靜養(yǎng)二日,方可復位?!?p> 青鶴曰:“又系汝幫了我,甚是感謝。”
女魃曰:“汝如何報答我耶?”
青鶴曰:“若不嫌棄,愿以身相許?!?p> 兩人對視一番,不一時,兩人即笑了起來。
女魃曰:“汝為何在此耶?”
青鶴曰:“在龍門治水開山時,有七條黑龍阻擾作亂,我被其中一惡龍,吐風吹了上萬里,撞到一崖頂,隨之暈迷,而不知后事,醒起,便見到了伲?!?p> 女魃曰:“在龍門山陵之中,有昊天上帝御下黑龍七神鎮(zhèn)守,若開那山,須上天,請諭上帝。”
青鶴曰:“哦!怪不得那山,劈不開,那七龍對我等虞將,系毫無客氣可言,原來如此。”
有云:
“天賜美緣人才合,命中注定終須有?!?p> 卻說大禹趕路,來至嶺南峒帝湖,竹筒已無水,于是,便下了去取水,不一陣,到了湖邊,大口食水,又將竹筒,裝滿了水。
突然,一陣狂風吹來,不一時,湖中卷水冒煙,奔至岸邊,遂現出一怪。
其怪有云:
“黑面犬身,獨目金晴,鹿角馬耳,獠牙披發(fā),前足為虎爪,后足為牛蹄,赤色豹尾,名為碧難子?!?p> 那怪曰:“難得,送上門個食物。”
話罷,便殺向大禹,而大禹也取出開山斧,迎了上去,雙方便在湖邊,大戰(zhàn)起來。
有云:
“神斧迎妖爪,風中滿殺氣。你來一招,我去一式,問誰可此評,真是好斗殺?!?p> 大禹奮力架開那怪,躍至一高土上,心想:“要擺此怪方行。”
那怪行前數步,對大禹怒吼一聲,便直撲殺來,大禹躲過。
那怪撲了個空,又吼了一聲,大禹躍到一處,看見身后,有個深溝,便想出一計。
那怪又撲來,大禹使了一個側身閃過,那怪剎不住,直沖掉下了深溝,大禹趁機騰空飛離,那怪摔了一大跤,暈暈沉沉,待那怪清醒后,跳出深溝,環(huán)視四周,大禹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氣得那怪破口大罵一番后,遂遁入湖中。
有云:
“一陣時光一時險,為取雷果為救人?!?p> 話說大禹到了建德之國,來到一池邊,見到數個老者,在垂釣。
有云:
“綠水池塘,岸樹紛芳,陽媚無疆,好一靈境?!?p> 又云:
“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與而不求其報,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p> 大禹上前問了禮,曰道:“敢問釣者,太乙治雷果在何處?我想取幾個救人?!?p> 有一老者指著大禹身后的大樹,曰道:“汝身后之樹,便是太乙治雷樹,樹上之果,便是太乙治雷果?!?p> 大禹曰:“多謝老者點指?!?p> 隨即,大禹上了樹,摘了幾個。下樹后,大禹謝了池邊眾老父,遂后,便離了建德之國。
有云:
“光陰去,光陰來,光陰順道不回頭?!?p> 在龍門山下的樹林虞營大帳內,眾人在等著大禹歸來。
不多時,大帳外行入有二人,原來是青鶴與女魃。
中冬見后,大喜道曰:“青鶴,汝回矣,可好矣,汝讓師叔擔驚矣?!?p> 青鶴:“讓師叔擔驚也?!?p> 隨即,青鶴向眾人,介紹女魃,曰道:“此乃黃帝之女,名為女魃?!?p> 女魃與眾人見了禮。青鶴見了暈迷之太蓮,問眾人出了何事,應龍將太蓮中雷擊受傷之事,一一向青鶴道來,青鶴得知后,甚是心痛太蓮。
女魃曰:“龍門山中,有黑龍七神,乃是九天昊天上帝御派之山神,要想除去此山,須上天,請命上帝方行?!?p> 中冬曰:“那吾去一趟九天?!?p> 遂后,中冬出帳,化為金光徑去。
中冬剛去,大禹便從建德之國,回來了。
大禹取出一顆太乙治雷果,應龍接過,將太乙治雷果放至太蓮口中,隨即施法,將那果運入太蓮腹中。
不一時,那果靈氣擴散至其全身,一陣上下運通,太蓮遂吐出一口黑氣,傷勢即時全愈,眾人看后,無不開心。
蒼穹飛光,有云:
“金光閃閃一剎那,不知已到九天庭?!?p> 話說中冬到了天橋門,只見到:
“前方天城高又大威猛,一條白玉大天橋,直抵城門下,兩邊彩旗揚風飄,門前力士好威武,天丁牽神犬,數條白龍?zhí)焖危瑪抵缓诨u中嘯,鳳凰空繞舞,香花滿橋旁?!?p> 有云:
“天城曰增城,九重上帝居?!?p> 那橋門主將水澤君見曰:“來者何人?到此作甚?”
中冬曰:“吾乃下界治水仙人公魚也,今為龍門山黑龍七神之事,來謁見昊天上帝?!?p> 那水澤君曰:“容我稟報。”
于是,那水澤君進去通報,不長時,水澤君與一仙同出。
水澤君曰:“此乃九天妙寶法主,其將引爾而入?!?p> 中冬行禮相謝,隨后,二仙過了天橋門,進了增城,一路上,中冬看得天丁牽黑犬,神甲持利矛,在兩旁排列,威風凜凜。
不長時,二仙便行到有到了九天神殿前,那九天妙寶法主向殿門前的天侍告明來意,那殿門前天侍得知后,便入于殿內稟告,不長時,那天侍與兩位神人同出。
一個威儀堂堂,有云:
“身穿紫赤淡黃袍,單鳳眼,美髯飛鷹眉,在人皇氏得道,乃水公之徒也,號紫精先生,為上帝左監(jiān)師,?!?p> 紫精先生見到中冬,口稱師兄。
中冬不解,便問那先生,為何稱自已為師兄。
紫精先生曰:“師兄,我乃水公弟子,紫精是也。”
中冬曰:“哦,原來系紫精師弟,早有耳聞,今日相見,真是幸會?!?p> 紫精先生曰:“聞得師尊與三位師兄同往治水,未能相助,實為慚愧也,師兄今此來,吾當鼎力引見上帝。”
另一個,凌凌猛嚴,名雙頭神將,有云:
“呂伯氏,名巔,在通姓氏之時得道,昊天敕賜為玄英大神?!?p> 那神將曰:“請來者,隨我進去罷?!?p> 三人互禮一翻后,便進了去。
有云:
“九重上天有靈宮,無量天主無量神?!?p> 不一時,中冬隨呂伯巔進了殿,見那昊天上帝坐于高臺,見兩邊坐列諸天帝神。
有云:
“昊天上帝,又曰皇天上帝,號為紫皇太一,非東皇太一也?!?p> 右前位,乃五方五行帝老,有云:
“東方青帝靈威仰,又號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赤帝赤熛怒,又號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三炁天君。
中央黃帝含樞紐,又號中央玉寶元靈元老一炁天君。
西方白帝白招拒,又號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黑帝汁先紀,又號北方洞陰朔單郁絕五靈玄老五炁天君?!?p> 左前位,乃五帝龍王,有云:
“東方青帝青龍王,
南方赤帝赤龍王,
西方白帝白龍王,
北方黑帝黑龍王,
中央黃帝黃龍王?!?p> 中左位,上三重天眾煞宮天帝,有云:
靈蘭云室天帝,開真成化天帝,
秘景凝神天帝,玉陽勝境天帝,
海國飛卿天帝,岳靜虛音天帝,
智常極仁天帝,神島游車天帝,
炎正司治天帝,百豐就和天帝,
朱陵典禁天帝,降都昭靈天帝,
宇庭校精素魔天帝,剛璣度光天帝,
都神耀羅天帝,威明廣兵天帝?!?p> 中右位,上三重天眾神宮天帝,有云:
“東臺羽武天帝,韓官蔦辜天廣,
龜巖西臺天帝,直申迅靈天帝,
幽墟潛校天帝,挈瀆垂神天帝,
波關龍濟天帝,參首慶生天帝,
洞陰夜城天帝,孤光王峰天帝,
黑玄雷司天帝,正居錫玄天帝,
太一張遙天帝,素炁徊堂天帝,
龍威舍湟天帝,至澤洪靈天帝?!?p> 后左位,眾大神有云:
東方無極始陽大神,
南方無極炎輝大神,
西方無極少陰大神,
北方無極太一大神,
東北無極保鎮(zhèn)大神,
東南無極通生大神,
西南無極沖厚大神,
西北無極運關大神,
上方無極主變大神,
下方無極持化大神。
后右位,眾神王有云:
東方無極超玄神王,南方無極升炎神王,
西方無極易皓神王,北方無極生神神王,
東北無極司變神王,東南無極主化神王,
西南無極遷氣神王,西北無極換質神王,
上方無極至有神王,下方無極妙無神王?!?p> 中冬禮謁了昊天上帝,上帝賜中冬之座,星侍取來蒲團,中冬坐下。
中冬曰道:“啟稟上帝,臣在下界治水,途至龍門,其山阻水,吾等鑿山之時,驚動山中黑龍七神,又與之相戰(zhàn)。初不知龍門山七神,乃是上帝所派,望請上帝怒罪?!?p> 上帝曰:“敕爾等無罪?!?p> 中冬曰:“感上帝圣敕?!?p> 上帝曰:“既是開山治水救民,吾敕下一旨,令黑龍七神,棄山歸天復命,命禹開山導水?!?p> 中冬曰:“感上帝無量圣恩?!?p> 上帝曰:“著令監(jiān)師紫精先生與侍神呂伯巔為左右使,招回那黑龍七神?!?p> 殿前二神得諭,遂與中冬行禮告退出殿,隨即,紫精先生前去諭部司,取了諭令牌。
隨后,呂伯巔駕神車,載著中冬與紫精二人,徑出天橋門,往下界而去。
有云:
“一道光影閃九重,直下飛閃至人間。”
話說中冬帶神使二人,回至龍門,立于半空之上,虞營等將見到神使來了,便紛紛出營禮接。
那百里童子見到其師來了,便上前見了禮,口稱:“拜見師父?!?p> 紫精先生曰:“免可?!?p> 中冬對太蓮曰:“快來,拜見汝紫精師叔?!?p> 太蓮上前禮曰:“拜見紫精師叔。”
紫精先生曰:“免禮?!?p> 遂后,眾仙皆至龍門河岸處。紫精先生舉出諭令牌,對龍門山七龍,大呼曰道:“七龍神,速速現身。”
那七龍神隨之現身,并看見紫精先生手上諭令牌后,皆立于山陵之上,靜聽帝諭。
紫精先生曰:“上帝有諭,七龍歸天,命禹鑿龍門山導水?!?p> 那七龍得諭令,徑天而去,罩山之神網,也自行消失。
大禹聽聞,伏地下拜,并曰:“緊尊天諭。”
遂后,紫精先生與同門眾人,寒喧了幾句,便辭別了眾人。
百里童子曰:“師父慢走。”
紫精先生與呂伯巔駕神車離了去,回九天增城復命,不題。
大禹遂取出開山斧,飛于大河之上,對著龍門山,奮力一劈,其山裂開,一道巨口,直抵伊水河。大禹再劈數次,龍門山巨石沉河,裂出一道深溝,滾滾洪水,亦流向伊水。
有云:
“通達伊水,四方得益,三軍喝彩,萬眾同慶。”
兩河通流,女魃也辭別眾人,離了去。
次日,有狄燕、狄代、狄胡、狄貉之使,前來拜賀大禹,眾使皆說開此龍門山,讓周方之國,很是得益。
大禹對眾使曰:“能開此山,乃上帝之功?!?p> 眾使附議,大禹遂與眾使,殺豬宰羊,祭謝上天。
數日后,虞軍離了龍門,又往他處治水。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