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晉衣冠

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翼驚弓鳥

大晉衣冠 大楚刀客 3672 2020-11-17 20:30:23

  “武陵王快快請起,折殺老夫了!”郗鑒縱容心里十二分的埋怨,還是做足樣子,一把扶起司馬晞。

  回望身后,沼澤地里,烏雀亂飛,狼豺當?shù)溃M情享受著饕餮盛宴!

  徐州城遙遙在望,不時有游騎探子往返,郗鑒指揮若定,從容布置,面對危局,一切顯得游刃有余。

  王導贊道:“老夫慚愧,比不上親家公!身雖遲暮,但虎威猶在,逼得石虎倉促撤走,老夫仰慕之至??!”

  郗鑒誠懇言道:“親家公謬贊了,石虎撤走,并非老夫的功勞。剛才探子來報,趙人大帳遭一伙山匪襲擊,為首的乃是一蒙面之人!”

  “蒙面人?”王導訝異道。

  “是的,他們搶走了大量輜重,圍困了趙人的一支兵馬。石虎接報后才率軍撤走,前去大帳解圍。看來,受困的趙人絕非普通之人,否則,石虎怎么會吐出口中食,親自前去解圍?”

  “看來不是石虎的親信,就是他的子侄!”

  王導附和著,又問道:“山匪?這里哪來的山匪?這幫山匪劫奪大趙物資,無意中反倒幫了我們一次?!?p>  郗鑒頷首,遙望西邊,順嘴回道:“附近只有一座芒碭山,應該是那里的山匪?!?p>  蒙面人?芒碭山?芒碭山!蒙面人!他念叨著這個陌生而又親切的名字,想起了之前的諸多往事。

  他記得桓溫曾多次向自己提及過芒碭山的那幫流民,難道他們又回來了?

  來到徐州城外,郗鑒邀請兩位進城一敘,聊表地主之誼,以為接風洗塵,王導婉言謝絕了。

  郗鑒明白親家翁的心思,對方?jīng)]有顏面進城面見諸將和徐州百姓,估計是想早點離開這傷心落寞之地。

  郗鑒知道自己應該說點什么,來鼓舞一下人心士氣,也給老王導一點慰藉,他努力綻開笑容,安慰這位朝廷新政的主導者。

  “親家翁此次北征,雖然折損了一些軍士,不過也別太傷感,戰(zhàn)爭哪有不死人的?你們也完成了圣上交給的任務,保住了徐州城安然無恙,又將胡人趕出邊境,大長了大晉的威風!”

  王導聽了,心里不是滋味,聽出了親家翁的善意。

  “要知道,朝廷的援軍已經(jīng)有幾十年沒有來到北地邊境,老丞相開荒之旅,也將載入史冊,并激勵我大晉兵民。不久之后,待國力大興,期望親家翁能再次北征,驅逐胡虜,克服神州!”

  王導聞言心頭一熱,郗鑒當眾高聲示好,將來他上奏朝廷必定也是同樣的口吻。

  他是給自己一個天大的臺階,把判斷的失誤和戰(zhàn)場的落敗掩飾過去,包裝成軍前雖有挫折卻完成了北征使命的論調。

  不僅如此,還盛贊自己長了大晉的威風,其實哪有威風可言!

  王導自愧弗如,他理解郗鑒如此做,不僅僅是看在姻親的份上,而是一貫磊落的風格和坦蕩的胸襟之寫照。

  再想想自己,之前在朝堂上還對郗鑒心存芥蒂,抱怨他站在陶侃的立場上,與自己過不去。

  王導心想,今后自己也要投桃報李,回饋郗鑒的善意!

  “親家翁老驥伏櫪,孤身固守徐州,為大晉安邊,若不身臨其境,實在難以感悟其中艱辛困苦。老夫回朝后一定陳奏圣上,待國力恢復必定給徐州增兵遣將,讓親家翁早日返回建康,頤養(yǎng)身心,不再受北風腥膻之苦?!?p>  郗鑒無言的點點頭,看著自己固守的孤城!

  “老夫告辭了!”王導濁淚盈眶。

  “親家翁一路走好,城內(nèi)諸事繁多,恕老夫不遠送了!”兩位輔政重臣各灑老淚,依依作別。

  殊不知,返旆南下之路,還有一只猛獸磨礪爪牙,張開血盆大口,靜靜地在等待著他們……

  旌旗招展,軍威正盛,大軍來時,自信而豪邁。返程時,垂頭喪氣,無精打采。

  在巨大的實力懸殊面前,地位、顏面、心機統(tǒng)統(tǒng)不值一提,戰(zhàn)場上來不得半點馬虎!

  就像桓溫對言川說的那樣,你不尊重戰(zhàn)場,戰(zhàn)場就會給你顏色。你不尊重敵人,敵人就會要你好看!

  來時三萬余眾人,包括從滁州壽州征調的五千人馬,現(xiàn)在只剩下兩萬殘兵敗將,一萬多大晉兒郎拋尸北地,血染疆場。幸存者也是心有余悸,驚魂未定。

  好在一切都結束了,已經(jīng)踏上了南下回鄉(xiāng)的路。

  仍有一些軍士摸摸腦袋,看看四肢,確信自己身上一個零件不少。雖然離開了戰(zhàn)場,他們的腳下呼呼生風,一路小跑,希望早點離開北方大地。

  這里密布陷阱,充滿殺戮,只要渡過淮河,有了河水的阻隔,大伙才能敢安心下來。

  因而他們不顧戰(zhàn)敗帶來的傷痛和疲憊,不用上官催促,一路上馬不離鞍,人不歇腳。

  行至芒碭山南二十幾里地外,方覺人困馬乏,饑腸轆轆。

  “丞相,大軍已走出七八十里地,天快黑了,反正今晚也到不了淮河,還是讓大家安營扎寨,等天明再走吧。”

  “好吧,讓大家輪班歇息,安排好崗哨,撒出去游騎,仔細探查周圍情況,不要有任何閃失?!?p>  王導交待下去,失敗前,他情緒高漲,失敗后,頭腦還算清醒。雖然遠離疆場,畢竟還未渡河,馬虎大意不得。

  布置完畢,他伸手展臂想按揉一下腰背,發(fā)覺僵硬得很,悻悻作罷。

  行軍司馬布置好中軍大帳,周圍營帳拱立,如眾星捧月,其他大帳則一字長蛇排列。

  王導怏怏不樂,掀開帳簾,轉身抬頭西望,太陽落到了山崦里,只剩下一輪光暈。四周,夜幕像一張大網(wǎng),徐徐垂下。

  軍士們已經(jīng)等不及埋鍋造飯,草草的吃點干糧,橫七豎八躺了下來。

  不一會,營帳中已經(jīng)響起了沉沉的鼾聲,輪班值守的軍士困意十足,哈欠連天,機械式的舉著槍,無力的挪動著腳步。

  天黑透了,巨大的烏黑的帷幕罩在上空,加重了帳中人的睡意。然而,二十幾里外,一匹匹戰(zhàn)馬排列好陣勢,一個個訓練有素的精騎正瞪大眼睛,望著西北方向,等待著最佳時機。

  他們是猛獸,在耐心的等待,等到子時左右,那是獵物們睡得最為酣沉的時刻,是最疲軟無力的時刻,也是他們張牙舞爪的時刻。

  二十里外的臥虎崗,三千鮮卑精騎已經(jīng)等待了近十個時辰,他們斬殺了留守的芒碭山弟兄,就一直委屈的縮在崗上,窺探著北邊的情勢。

  領兵的正是燕王世子慕容??!

  燕王三子一女,個個擅長騎射,比起羯族的石氏,鮮卑人馬背上的功夫更勝一籌。

  他們至今還是以游牧為生,不像趙人已經(jīng)建立王朝政權,住進了豪華的宮殿,只有少數(shù)落后偏僻的部族還住在帳篷氈房里。

  自鮮卑人被石勒征服,納入趙人的政權后,為拉攏慕容氏,大趙天王石勒封慕容俊父親為燕王,鮮卑大都督,屬于半統(tǒng)一半獨立狀態(tài),仍有對鮮卑族的自主權。

  但是,鮮卑人須向朝廷納質,因而,燕王將一子一女送到臨漳作為人質。包括苻氏,還有姚氏等異族同樣如此。

  石虎與石勒不同,一向排斥其他異族,認為那些異族心懷二志,迫不得已才臣服。一旦石氏衰弱,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脫離,甚至還會落井下石。

  他以為,這樣表面上的統(tǒng)一,還是不要為好,索性把異族的上層顯貴人物一殺了之,把異族變?yōu)榕`,徹底建立大一統(tǒng)的羯族趙國,但是這種愚見被石勒斷然拒絕。

  因而,幾個異族王在臨漳朝堂,同聲反對石虎,和石弘程遐走得很近,更引起石虎的嫉恨。

  此次征調鮮卑人伏擊晉軍,是石閔的計劃。

  燕王似乎窺出了石虎的用意,一再交代世子,當心石虎借刀殺人之計,不可中其圈套,不要正面卷入廝殺。

  要見機行事,萬不得已也不要涉險,鮮卑的騎士性命金貴,為石虎賣命太不值得。

  所以,慕容俊也在等待時機,既要完成伏擊任務,好打發(fā)石虎,不讓他抓住把柄。又能保存實力,不讓自己人有性命之虞!

  二十幾里路程,對鮮卑的戰(zhàn)馬而言,騰起四蹄楞個神的工夫就到了。

  慕容俊彎刀一指,三千匹戰(zhàn)馬悄無聲息,不緊不慢的向前跑著,接近中途忽然爆發(fā),如暴風驟雨般凌厲,風卷殘云般徹底,直奔王導的中軍營帳而去。

  “殺呀,殺呀!”

  吶喊聲驚醒了原本就沒有入睡的王導,親兵們大都在水獺川陣亡,但殘剩的數(shù)十名親兵還是迅速熄滅了燈火,拉著王導沖出了營帳,消失在夜幕中。

  與此同時,鮮卑人的火箭也射中了營帳,很快燃起了大火。

  三千人的喊殺聲翻江倒海,聲徹云霄。

  晉人手忙腳亂,不知這喊殺聲從何處想起,這幫伏兵從何而來,不是已經(jīng)遠離戰(zhàn)場了嗎?

  燃燒的大火點亮了四處躲閃的軍士,也為鮮卑人的箭矢指引著方向,很多軍士身著單衣從被窩里爬起來,有的還赤著腳,稀里糊涂成為了箭下鬼!

  鮮卑人正在大肆屠殺之時,一陣箭雨卻從斜刺里射來,眨眼間,百余名鮮卑騎士從馬上摔倒,有的被快速奔跑的戰(zhàn)馬拖在后面。

  慕容俊一看情況不對,知道來了奇兵,自己已被對方盯上。但此時,離那寬敞高大的中軍大帳很近了,獵物已在嘴邊了,豈肯輕易放過。

  “沖!”

  片刻工夫,鮮卑鐵蹄已沖破拱衛(wèi)的營帳,抽出彎刀一路猛砍。剛剛從睡夢中逃出來的軍士沒來得及反應,已成為刀下的冤魂。

  鮮卑人借著火光,尋找著主帥的身影。

  憑著依稀的燈火,他們發(fā)現(xiàn)還沒走遠的一群兵士,正向遠處移動。按照常理,敗卒應該四散逃竄,而他們緊緊抱作一團。

  沒錯,就是主帥王導。

  晉軍反應過來了,鮮卑人也被突然而來的奇兵沖散分隔,陣型散亂,只有慕容俊百余人沖破層層阻隔,沖向王導。

  如果親兵們此時四散逃走,那王導今夜必死無疑。但親兵也有底線,主帥陣亡,自己要殉命,那還不如用血肉之軀阻擋敵人,至少今后朝廷會厚撫家人。

  數(shù)十親兵為王導圍起人墻,這時,其他晉軍明白了眼前發(fā)生的一切,紛紛向王導這邊沖過來,封堵住鮮卑人前進的方向。

  功敗垂成,慕容俊看到已經(jīng)沒有機會,呼哨一聲,撥轉馬頭,沖出了營帳。麾下的騎士不再戀戰(zhàn),留下了數(shù)百余具尸體,跟著世子向東北撤退。

  化為灰燼的中軍大帳,滿地的尸體,散落的兵器,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王導連遭敗績,驚魂未定,司馬晞則驚慌失措,慶幸自己沒有呆在大帳里,從而躲過一劫。

  在漫長而又驚魂未定的等待中,天亮了!

  ——————————————————

  東晉的衣冠豪族爭斗進入白熱化之時,本文的主人公正式披掛上陣,卷入到漩渦之中,后文越發(fā)精彩!感謝您的陪伴,希望您繼續(xù)支持,投出推薦票,加收藏,感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