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在豫園景區(qū)中心,這一帶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小吃的王國了,在比肩接踵的人流中到處可見手捧熱乎的湯包春卷、酥餅豆花、煎餃糕點(diǎn)。滿目琳瑯各式各樣的特色點(diǎn)心,素菜包、灌湯包、春卷、八寶飯、小籠包、蟹粉生煎、酒釀圓子等,都是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美味。沿線上蜿蜒曲折的老街上舉目可見各式酒樓、餐廳、食店,除了本土特色的小吃,來自各地不同的特色滋味也在城隍廟最大的小吃廣場(chǎng)遍地生花,這里的各式風(fēng)味小吃絕對(duì)是包羅萬象,南北地域應(yīng)有盡有,置身其中,仿佛到了美食迷宮,令人難以抗拒啊。
松月樓的一籠素菜包俘虜了我的胃,精白面粉做的面皮裹著青菜、面筋、冬菇、冬筍、五香豆腐干等剁碎制成的餡料,煙霧繚繞的蒸籠一打開,便滿室生香。皮白松軟的素菜包令人賞心悅目,掰開一瞧,餡心綠中生翠,鮮艷欲滴,真的是味美爽口,多吃不膩的神仙美食。我這正吃著,就老師傅在那烘海棠糕,老師傅一看就是界中高手,制糕手法地道,一邊吃著美食一邊欣賞美食的制作真的是一種享受。作為老字號(hào)食肆,光是回頭客就夠多了,附近旅者還有不少聽口碑慕名而來,一年到頭生意真是旺的不得了。
在九曲橋上聽一位上海老奶奶介紹了不少美食,其中豬蹄燜面是我出生這么多年來第一次聽,印象里豬蹄滿是脂肪,遇上那不易消化的面食,肯定是油膩到讓人頭皮發(fā)麻。但在德興館里看到不少食客點(diǎn)這道燜蹄面,忍不住嘗試了一下,果然,能被推薦的都不是浪得虛名。酥爛的蹄髈入口即化,鮮美的湯汁包裹著細(xì)潤(rùn)的面條,嗦一口面條,完全沒有想象中的肥膩,只有入口滿滿的香濃,越吃越有食欲。還有另一個(gè)被名字耽誤的美食:鮮肉月餅。孤陋寡聞如我,從小到大只知道中秋吃月餅,而且常吃的經(jīng)典廣式月餅主要是蓮蓉蛋黃,要么是五仁,這鮮肉月餅還是第一次聽。經(jīng)過一番內(nèi)心斗爭(zhēng),嘗試了才知道,這鮮肉月餅不僅皮薄餡大,肉餡鮮甜結(jié)實(shí),月餅里頭還浸滿了濕潤(rùn)的湯汁,一口下去皮酥餡嫩,這種滿足的感覺,可以把所有煩惱都拋在腦后。
九曲橋連接著一家酒樓,生意也是非?;鸨?,紅色欄桿在陽光下顯得十分招搖,他們店里招牌的排骨年糕、鴨血湯、灌湯小籠包、油豆腐粉絲湯、芒果西米露、春卷等樣式多得讓人眼花繚亂。排骨年糕里的排骨炸得外脆里嫩,年糕軟糯卻不失口感,十分香甜可口。剛出爐的灌湯包,必須先輕輕小咬一口,滾燙的湯汁從包子皮里流出來,鮮美無比,餡肉很嫩,一看就是師傅用心調(diào)制的。選個(gè)靠窗的位置,一邊看著九曲橋人來人往,一邊品嘗美味的特色小吃。美麗的風(fēng)景就著滿口鮮香的感覺真的不錯(cuò)。
無數(shù)的美食讓城隍廟成為上海這個(gè)城市中的一個(gè)“美食天堂”,各式各樣誘人的滋味在詮釋著“海派菜點(diǎn)”的內(nèi)涵。這片古意盎然歷史名勝,最終用美食妝點(diǎn)它特別的風(fēng)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