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重生之千面侯爺難招架

第六十五章 紙落陳情

重生之千面侯爺難招架 邯子衿 3218 2020-11-07 07:31:00

  兩人出了觀前巷,一路向西而行,在經(jīng)過歸云樓、青石坊后,就看見不遠處矗立著一大片極為宏偉的亭臺殿閣——梁柱檐飾,朱漆雕金,透刻敷彩,極為氣派。

  待到走至近前,一座琉璃牌坊頓時高聳眼前,上面用極為雅致的篆書刻著“太學(xué)門”三個大字。

  穿過太學(xué)門,走過集賢道,便是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國子監(jiān)的學(xué)規(guī),戒條之多讓人咋舌。

  在戒碑之后,一段極高的臺階徑直通向國子監(jiān)的大門,門后古槐成行,綠樹成蔭,左廟右學(xué),鐘鼓相對,與門檐上那塊“天子之學(xué)”的牌匾相映相輝。

  裴南秧和馮梓瑤因為不是國子監(jiān)的貢生,只能止步于太學(xué)門外。不過他們也絕非形單影只,因為此時太學(xué)門邊少說也有二十幾個年輕人拿著紙稿來回徘徊,想必都是沖著陳紹來的。

  裴南秧見狀不禁秀眉淡蹙,曲曲數(shù)月,陳紹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位置竟已如此之高了。若是這般下去,天長日久,威望見長,對他來說也不知道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快看!大門開了!”“那不是陳司業(yè)嗎!”“誒,徐祭酒怎么也出來了?”“他們走過來了!”

  隨著人群的一陣騷動,裴南秧和馮梓瑤立刻伸長了脖子,向國子監(jiān)大門處眺望。

  只見,國子監(jiān)大門向外洞開,十幾名身穿朱紅山水紋官服,頭戴進賢冠的國子監(jiān)官員們正從中魚貫而出,順著臺階一路向下走來。

  其中,陳紹和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者走在隊伍的最前列,他們帶著眾官員徑直走到太學(xué)門前列隊站定,目不轉(zhuǎn)睛地看向前方。

  就在圍觀眾人不明所以的時候,集賢道的盡頭,列隊的士兵們簇擁著一輛馬車向著國子監(jiān)快速行進而來。

  在離太學(xué)門還有一丈遠的地方,馬車緩緩?fù)A讼聛?。領(lǐng)頭的士兵急忙上前一步,掀開了馬車的車簾。

  車簾后,穿著一襲石青色平金繡蟒袍的姜昀下了馬車,只見他抬手理了理腰間的錦綬和頭上的鑲碧鎏金七梁冠,向著太平門的方向遙遙揖禮,隨后朝著國子監(jiān)官員的方向緩步走去。

  裴南秧靜靜站在人群中,看著姜昀無懈可擊的一舉一動,簡直與她平日里見到的那個玩世不恭、放蕩不羈的姜昀判若兩人。

  她哂然一笑,原來坊間所言非虛——宸王姜昀確是豐神俊朗,通透練達,秉節(jié)持重,文武兼濟,倒是她先入為主、一葉障目了。

  姜昀順著集賢道一路前行,待到了國子監(jiān)官員面前,竟不顧王爺身份,朝著領(lǐng)頭的那位老者長揖到地,極為恭敬地說道:“姜昀見過徐大人。”

  隨后他直起身子,朝著陳紹和其余人等拱手揖禮,謙和有禮地說道:“各位大人有禮了?!?p>  眾人急忙躬身回禮,國子監(jiān)的祭酒徐正青更是上前一步,長揖回禮道:“宸王殿下折煞老夫了?!?p>  姜昀微提嘴角,極淡地一笑,緩聲說道:“天子之學(xué)自然以天子之禮相待,徐大人擔得起?!?p>  徐正青眼里盡染激賞之意,他曲身拱手,沉聲說道:“下官收到王爺?shù)奶雍?,特率國子監(jiān)官員至此迎接,不知王爺有何圣諭要傳?”

  姜昀的面色陡然一肅,他上前幾步,用極低的聲音說道:“昨日登科樓詩會,我怕人多出亂子,便在宿衛(wèi)軍中抽調(diào)了一隊人馬在樓外巡邏,可沒想到最后還是出了這樣的慘案。今日早朝,父皇命我主審此案,我尋思著陳司業(yè)當時就在樓中,所以特來相詢。此外,國子監(jiān)的貢生們也有不少人親眼目睹此案,若是徐祭酒不介意,小王也想傳來問詢一番。”

  聽完姜昀的話,陳紹曲臂揖禮,輕聲說道:“宸王殿下有禮,下官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p>  “此等小事宸王殿下派人傳話便是,又何需親自前來,”徐正青眼珠一轉(zhuǎn),捋了捋胡須,朗聲說道:“今日外面風(fēng)大,宸王殿下還請移步入內(nèi)敘話?!?p>  姜昀點點頭,對徐正青處事之老道頗為贊許,他眉心一收,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然而,就在一行人剛要往國子監(jiān)內(nèi)走去之時,姜昀帶來的士兵突然厲聲高喝:“什么人?!”

  眾人大吃一驚,紛紛抬眼望去,就見一個人影立在國子監(jiān)正門的琉璃頂之上,他的腳底正對著那塊“天子之學(xué)”的牌匾,遠遠望去,就像把“天子之學(xué)”四個大字踐踏在腳下一般。

  “你是何人?!還不快給我下來!”徐祭酒氣得胡子直抖,指著人影罵道:“國子監(jiān)乃太學(xué)之所,讀圣人言,行圣人事,豈容汝等豎子無知胡鬧?!”

  一語說罷,屋頂之人似乎充耳未聞,須臾過后,他抬起右手,不知從懷中抓出了什么東西,朝天穹中一揚。

  頓時,雪花般的紙片在空中四散開來,順著大風(fēng),吹落一地。眾人紛紛低頭去撿,裴南秧和馮梓瑤也俯身撿起了幾張紙片,定睛一看后,兩人不由齊齊變色。

  只見一張張裁成四方的生宣上,全部寫著一模一樣的四句短詩——

  “山河拱手,宣懷沉冤。

  黃天不仁,忠奸難辨?!?p>  裴南秧幾乎是立刻看向姜昀的神色,只見他雙眉蹙得死緊,臉色陰沉晦暗,眸子里厲色盡染,手里的紙片也早已被捏成了一團。

  一旁的徐祭酒被氣得差點暈厥,全靠陳紹和其他國子監(jiān)官員扶著,才勉強站直身體,手指顫抖著指向還在朝空中撒著紙片的人影,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徐大人得罪了,”姜昀的聲音冰冷狠厲,朝身后的士兵揮手說道:“你們立刻把作亂之人給我拿下,若遇反抗,就地正法,絕不留情?!?p>  “是!”士兵得了令,立刻沖過了太學(xué)門,順著集賢道,往國子監(jiān)內(nèi)奔去。

  屋頂上的人見狀,即刻收了手,縱身向后一躍,跳入了國子監(jiān)的層層院閣之中。

  “大逆不道啊!大逆不道!”徐正青痛心疾首地高聲呼道:“簡直斯文掃地!斯文掃地!”

  姜昀深吸一口氣,緩了緩自己僵硬的面色,朝著徐正青一字一句地說道:“徐大人,姜昀雖知‘著兵甲者不入國子監(jiān)’的規(guī)矩,但今日之事,事涉叛逆,事關(guān)國本,姜昀不得已而為之,還望徐大人海涵?!?p>  徐正青看了姜昀一眼,沒有答話,還是兀自喃喃重復(fù)著“大逆不道”、“斯文掃地”兩句話。

  姜昀面色一沉,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朝著國子監(jiān)的官員吩咐道:“今日徐大人受驚了,你們立刻扶他進去休息?!?p>  說罷,姜昀轉(zhuǎn)頭對立在自己身旁的士兵首領(lǐng)冷冷說道:“在抓到叛逆之人前,國子監(jiān)內(nèi)的所有人等都不準離開此地半步,若有違者,按叛賊論處,格殺勿論?!?p>  士兵首領(lǐng)低頭領(lǐng)命,隨后上前對著國子監(jiān)的官員們說道:“各位大人,請吧?!?p>  國子監(jiān)的官員們都是文官出身,從未見過今日的陣仗,急忙架起徐正青,瑟瑟縮縮地往國子監(jiān)內(nèi)走去。

  “陳司業(yè),請留步?!?p>  還沒走出幾步的陳紹聽到姜昀的聲音猛地一愣,隨即松開扶著徐正青的手臂,回身來到姜昀面前,不卑不亢地說道:“宸王殿下有何吩咐?”

  姜昀眸色幽深,一字一句地說道:“陳司業(yè),昨日和今日之事,你皆親眼目睹,故小王想請陳司業(yè)隨我即刻面見父皇,稟明情況,已絕后患。”

  聞言,陳紹沉默了片刻后,揖禮說道:“那便麻煩宸王殿下代為引路?!?p>  姜昀點點頭,領(lǐng)著陳紹就往自己的馬車走去。

  待馬車絕塵而去,馮梓瑤收回目光,滿臉的擔憂地問道:“裴姐姐,你說陳……大人他應(yīng)該不會出什么事吧?”

  “陳兄與此事斷無牽連,不過是向圣上稟明情況而已,你無需擔心?!?p>  馮梓瑤心有余悸的點點頭,隔了一會,她咬了咬嘴唇,有些遲疑地說道:“這紙上的詩句好像在說……十一年前宣懷太子的那樁舊案有冤……”

  “馮姑娘慎言!”裴南秧幾乎是立刻打斷了馮梓瑤的話,眉頭緊鎖,低聲說道:“當年之事早已蓋棺定論,其中是非曲直,由不得我們妄議。我們趕緊回府,權(quán)當今日沒來過這里,以免再生枝節(jié)?!?p>  馮梓瑤頷首應(yīng)諾,隨著裴南秧迅速往回程的路走去。

  在她們的身后,滿地的宣紙隨風(fēng)旋起復(fù)又飄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行人駐足觀看,而這四句大逆不道的詩詞也以驚人的速度在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京城。

  “永定二十一年八月十六,國子監(jiān)司業(yè)陳紹自隨州回京。惠王姜忱特為其接風(fēng)洗塵,聚天下賢能之才俊,設(shè)詩臺于登科樓。然,詩會未畢,亂賊突起,樓中死傷無數(shù),血流漫地。經(jīng)大理寺、巡檢司、刑部會審,亂賊受命于人,特作亂于登科樓,以圖刺殺惠王。

  此事未平,次日申時,又有亂賊立于國子監(jiān)正門之上,廣發(fā)壁書,痛陳先太子一案冤情深重,以至街巷皆聞。天成帝為之盛怒,下令嚴查賊眾,格殺勿論。

  時睿王姜琸治水有功,自裕州返京,天成帝因宸王與先太子系為一母兄弟,轉(zhuǎn)命睿王主理此案。然睿王一脈借先太子一案排除異己,所涉官員甚廣。

  不到月余,朝野上下,怨聲沸騰,眾臣各擇其主,其中以宸王姜昀、惠王姜忱為首。

  此后一年間,大寧儲君之爭加劇,朝局動蕩,官員更迭不斷,世家貴胄厝火積薪,朝不及夕,史稱“三王之亂”。

  ——《蒼澤志·寧書·一百零三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