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鴻崢跟著父皇繼續(xù)走,李公公腿短,他加快腳步趕上兩大長腿的父子。
李公公想,太子睿智,關于皇貴妃常去東宮這件事早有議論,外邊有各種傳言,而當事人選擇明說,想著是為避免被蓋棺定罪。
皇貴妃去東宮,她表面是表示大力支持太子不敢有二心;實際上是做給皇后看,皇后撫養(yǎng)太子數(shù)年,她所出皇子未能成為繼承人,而養(yǎng)子成功上位,難免心存介懷,然后皇貴妃借此招搖,就是在向中宮示威。
顧崇銘不想追究皇貴妃的事,回到太子妃的問題,“你認識丞相家的長千金嗎?”
顧鴻崢回答,“不認識?!?p> “你小時候不是和她見過嗎?”
“兒臣……沒印象了?!彼f的是實話。
“在兩年前,宮中設宴,特許群臣帶家眷入宮舉杯慶祝,那時你母后指著那姑娘,道她是個知書達理,才藝俱佳,乃北齊皇城里的第一美人,且認為她與你最般配?!?p> 顧鴻崢緊急聲明,“我和她沒什么?!?p> “…………”
顧鴻崢不想鬧誤會,他真的不記得丞相的女兒長什么樣了,小時候見過不代表就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那在師門可有知心的人,聽說凌霄門美女如云,你是宗門里的大弟子,身邊除了師兄師弟,還有師姐師妹吧?”
“……”父皇想說什么?
凌霄門是美女如云,個個如仙如韻清麗脫俗,她們不僅美得不食人間煙火,還武功高強才學高成,那不是誰人都能比,再說師門匯集五湖四海能人異士,北齊國是五國中的一角,凌霄門容納五國八方來客,說凌霄門人才濟濟并不夸張,它是瀚海洲里的第一大宗派,不是誰人都能進。
“這么說太子心有所屬?”顧崇銘問起不相干,這和國事相差千萬里,他居然關心起這些無關緊要?
顧鴻崢腦殼疼起來,對于在師門中所遇,那是豐富多彩曲折百繞百轉千回,他真不想提,因為想起被萬箭穿心,提起要尸骨無存,所以他不想提。
顧崇銘看不到兒子心里的萬般思緒紛亂,反而想起自家皇后說的話,她道,“崢兒的性格冷沉,喜歡獨來獨往,久成習慣,這不太好?!?p> 顧崇銘憂愁,他這個皇兒,其實是個倒霉蛋。
這孩子一生都很倒霉,出生就被下毒,險些一命嗚呼;十歲的時候又被下毒,差點救不回來。
感覺虧欠于他,故而嘆息,“實在沒辦法,父皇給你下旨指婚?!?p> 顧鴻崢嚇一跳,他拒絕,“父皇,兒臣之事,兒臣自會處理,您無需擔心。”
“這么說你并不想娶丞相的女兒?”
“……”
“還真是故意,剛開始咄咄逼人,后面急轉直下,竟然是以退為進?”
顧崇銘瞬間明白了兒子的用意,這臭小子故意拖丞相入局,就為了堵住其他大臣的嘴。
“你可真行啊,不服大臣的趾高氣揚,就拉丞相出來殺雞儆猴!”
顧崇銘真想糊兒子一巴掌,什么叫帝王術?他兒子一例反著來,你說氣人不?
急忙忙氣沉丹田,他告訴自己,親生的,別氣;自己選的,不要氣,還能怎么著,自個定下來的人選,難不成朝令夕改,將他廢去不成?
李公公真擔心太子被糊飛,沒想到皇上忍住了,要換做其他皇子,鐵定是砸桌子怒罵了,就道你個不知天高地厚,得罪誰不好,非要一刀朝著權臣丞相劈去,也不怕閃腰。
顧鴻崢沒覺得自己做錯了,他不會用父皇的手段,說好聽,那是運籌帷幄,可以平穩(wěn)的制衡,說難聽就是甘愿被挾持受盡擺布。
他不會為了和平局面與權臣妥協(xié),父皇用過的招術,作為兒子的不會用。
顧崇銘指著兒子,“那御史中丞的女兒,她千里迢迢從北齊趕往凌霄門去侍奉太子是不是也被你氣跑了?”
顧鴻崢想一下御史中丞的女兒是誰?
李公公幫忙給提醒,“是胥大人的三千金胥曲玉,她能歌善舞,還習得一手好劍法,皇后親自挑選的人,她擔心太子在宗門里孤單,才挑了最合適的胥姑娘過去。”
顧鴻崢想起來了,是有這么個人,“不過被同門的師兄看上了,也不知道人家追到手沒有?”
顧崇銘:“……”
李公公眉毛都笑了,別說,太子是存心的,比他爹更勝一籌。
“你是我兒子嗎,多好的姑娘就這樣被你糟蹋了,貌美的看不上,溫柔賢淑的看不上,和你一樣文成武就的也看不上,你喜歡什么樣的人,連丞相女兒都得罪,你是要翻天嗎?”
顧鴻崢抿嘴接受教育,他想了想這糟蹋一詞,可以這么用嗎???
顧崇銘丟下兒子走了,他道,“回頭讓你母后請那些大臣之女進宮,你看上哪個隨便指一下,之后父皇下旨,群臣想多嘴也要給父皇面子?!?p> 顧鴻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