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屬長空雀屬林,
前人許確后人蔭。
古跡殘垣寒風凜,
大漠長河華夏心。
-------------
那小雀飛呀、飛呀……九州和小暑便跟著,眼見著那小雀飛到了一片山林里去。
山林里不知從何處騰起一只雄鷹,驚起一林飛鳥,小雀便混入了飛鳥群中,分辨不出了。
雄鷹振翅,繼續(xù)翱翔。飛呀、飛呀,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直飛過了草原,越過了高嶺。也沒擺脫一直追著它的一人一仙,甚至說——根本就沒有發(fā)現(xiàn)隱匿著的她們!
------華夏神州?西北大漠------
古來邊塞玉門關,今世山海長河安。舊日風掣寒光散,但見戰(zhàn)火掩炊煙。正是紅旗卷沙翻,唯余廣廈鎮(zhèn)殘垣。
黃沙漸稀,綠洲淺現(xiàn)。高嶺溝壑,雅丹紅殷。有山沙鳴,逢月見泉。千年敦煌,七朝莫高。且隨鷹騰,俯仰云端。
雄鷹被萬古而來的塵沙、千載未散的寒光殘影推上云端,飛旋著、騰越著振翅翱翔,向西北大漠更深處奔去。
一處高嶺之上,石碑矗立。雄鷹輕撲了兩下翅膀,小心翼翼的落在了石碑頂端。
石碑肅穆、邊角整齊,其上所鐫刻的字筆鋒沉厚、字態(tài)威嚴、鏗鏘有力、正和字中所寫那樣:“華夏神州,不容侵犯!”
一串風鳴挑起遠處鳴沙山一陣雷滾之聲,那聲音回蕩在天地之間。
那聲音從五千年前的曠古走來,裹挾著萬場硝煙戰(zhàn)火中華夏之人對民族守衛(wèi)的風骨,夾帶著千載敦煌莫高窟里神州之魂對文化不朽的傳唱。
那聲音向五千年后的當今沉吟,飽含著萬里斷壁殘垣中富麗堂皇對后人奢靡的批判,深藏著千曲羌笛琵琶中悲歌泣涕對今者護邦的叮嚀。
聞聲,卻不見自何處傳來,卻在胸腔和血脈中震蕩回響,久久不絕。
站在石碑上的雄鷹朝著高嶺的另一邊長唳,似是悲鳴、好似驚懾、猶如沉吟、猶是長嘆。
但這鳴聲卻比雄鷹展翅還能飛得更遠!刺破了長空,劃過了九霄,沖入了宇宙……
九州和小暑就在一旁的半空中靜靜地、靜靜地待著……
雖不是華夏神州之人,但炎黃大地與華夏神州本就為一脈。九州覺得自己的血液好似都沸騰了起來,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從心底迸發(fā)而出。
自豪、敬佩?遺憾、嘆惋?亦或是崇敬、信仰?九州年紀還小,說不清楚心中這種滋味。
又或許即便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也未必就能說清這種情感吧?這是一種與天地同心、日月同懷、風云同音的共鳴,從骨子里面,由內(nèi)而外浸透的、難以割舍的情感。
良久,許是小暑在這邊帶了太長時間,天氣越發(fā)的燥熱起來。雄鷹猛的拍擊翅膀,飛上了天際,一段若隱若現(xiàn)后消失在了云際天邊。
在九州和小暑沒有看到的地方,那雄鷹落在了莫高窟的峭壁之下,向上方仰望,化作一道流光,融入了照射在那幾千年靜待人來的古老壁畫上的陽光里,化作了壁畫上一只普普通通、斑駁褪色的鷹……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9-09-20/5d84bb8536265.jpeg)
慈蓮笙
知識鏈接:【本章已提到的相關知識(其中包括部分拓展)】 小暑三候 ?、偃蝥検贱v:老鷹在高空中活動。 文中地名 ?、佟肮艁磉吶耖T關”:玉門關,漢代長城遺址,位于GS省敦煌市。 ?、凇案邘X溝壑,雅丹紅殷?!保貉诺さ孛玻荴J羅布泊地區(qū)的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 ③“有山沙鳴”:(敦煌)鳴沙山,鳴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 ?、堋胺暝乱娙保涸卵廊?,位于鳴沙山北麓。彎曲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荨扒甓鼗停叱??!保憾鼗湍呖撸冀ㄓ谑鶉?,后經(jīng)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 其他相關 ?、佟罢羌t旗卷沙翻”、“舊日風掣寒光散”、“千曲羌笛琵琶”:運用唐代詩人岑參(shēn)《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運用北朝民歌--與《孔雀東南飛》并稱樂府雙璧的《木蘭辭》中“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凇盎髁吮诋嬌稀您棥保耗呖弑诋嬌嫌惺醺钊赓Q(mào)鴿(奉鷹)的故事,以此告訴人們“眾生平等”。 [部分資料來自網(wǎng)絡,由自行整合解釋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