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得救之法
于臨關兩眼一閉,隨口灌完了雞湯,一睜眼,卻瞅見武靈浮了一層水花的圓眼睛,不知幾度瀕死卻仍是笑著安排自己后事的姑娘,此刻臉上卻沒有笑,只是木愣愣地由著水珠兒沿臉頰滾到下頜,最后打濕衣襟。
似乎是被落進衣襟的眼淚燙了一下,現(xiàn)下木愣得和她大哥有得一拼的姑娘方才回過神來,抬起纖弱手腕,以手背蹭掉了臉頰眼角的眼淚,展顏一笑,隨后拜身下來。
“前輩是第一個同我說這些的人?!?p> 剛剛哭過的鼻音讓她清脆的嗓音略微朦朧,“您說得沒錯,我不該就此認命?!?p> “前輩既然說‘此處無法’,想來我也不用強求了。”
于臨關話里話外的意思都被這姑娘摸透了,自然知道剛才他也是在表達自己沒法子救她的意思,卻沒有生出任何怨怪之心,反而認真拜身道謝。
“許是我為難前輩,但能否請您告訴我,何法可以救我?”
“如果您有什么需要,盡可同我說,武靈盡力而為?!?p> 于臨關盯著武靈的發(fā)旋,似乎看見了她身上不安分的靈機攜裹著她身軀中的先天之氣一點點向外鉆,想將這個通透又討喜的可愛姑娘變成一具死軀。
“我需要些兩界通道,青陽觀,以及厲仇陽相關的消息……算了,沒有我也先告訴你。”
“要么尋真正的高人,封絕你身上的所有竅穴,杜絕先天之氣向外逸散,要么尋到能夠隔絕天地的奇珍異寶?!?p> “但無論是封絕,還是隔絕天地,都會讓你陷入無知無覺,恍如假死的狀況中,所以只是一時之策?!?p> “你若真想完全擺脫此癥,最少也要完全掌御體內(nèi)生出靈機的先天之氣,修成駐身辟谷,并且突破筑基?!?p> 所謂駐身境的意思,本就是氣機常駐身軀,等閑不會離去,壽元極大延長的意思。
氣機駐身,只要念頭不散,就不會因身軀老去而死。
不過尋常修行人到了這步,神魂力量依舊有限,會被時間逐漸消磨,致使神魂崩散,念頭不存,氣機溢流而亡。
多數(shù)修行者,此時壽數(shù)約莫三百歲。
而在這靈氣稀薄的蒙昧界,靠武靈現(xiàn)在隨時會死亡的狀態(tài),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若不是生在蒙昧界,這姑娘莫說長到十六,就是長到六歲都不可能。
越是靈力充沛的地方死得越快。
因為這不是病,是因為掌握不了自身先天之氣生出的靈機,而且還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練氣。
外界靈氣對于有靈機的先天之氣來說,就是火上添的那把油,會讓其愈發(fā)壯大,如果是正常途徑養(yǎng)氣養(yǎng)出來的靈機,自然是在孕養(yǎng)的同時就被主人降服煉化了,沒有任何后患,只會增強主人的力量,但武靈身上的靈機恐怕不是養(yǎng)氣養(yǎng)出來的,而是先天就有。
如果說純粹的天靈根和變異的單靈根都是上佳資質(zhì)的話,那么除去各種古怪的體質(zhì),還有一種天賦遠在單靈根之上,那就是先天之氣無比強橫,甚至在其孕育之時便生出了靈機之人。
或者說得更白一些,每一個有先天靈機的人,必是天靈根的天才,卻不是每個天靈根都能擁有先天靈機。
這種人如果得到前輩保護加持,踏入修行,不僅可以跳過養(yǎng)氣之期,修行起來事半功倍,甚至在選定成道之基,踏入筑基后,道基與先天靈機相合,會自然生出一種最合適他道途的神通。
而正??尚扌械纳裢ǘ喟攵际菑倪@些先天神通中改化而來的,多半還要修成金丹才能勉強運使,遠不如這些先天神通得心應手。
但這是高人看護的情況。
正常來說,如果先天之氣生有先天靈機,它又如何會受幼童驅使,如何愿意困守在軀殼之中?自然會想盡方法重歸天地,尋回自在。
如同開智的妖獸會本能地吞吐靈氣,有了靈機的先天之氣也會自然吞吐靈氣,越發(fā)壯大,所以越是靈氣濃郁的地方,先天靈機越容易壯大到無法控制,最后脫離軀殼。
身軀都沒了生氣,空有魂魄又有什么用?
武靈沒有掌御靈機就開始修行,就是增長了先天靈機的力量,讓它更容易掙脫這具軀殼,自然會先天之氣大量散失,最后無法可救。
“我曉得了,多謝前輩?!?p> 武靈全然沒有被于臨關口中的艱難情況嚇到,反而笑彎了眼睛,轉著輪椅繞到于臨關面前,俯身一伸手,抱了個空。
雖然武靈似乎有奇特力量能讓人放松,但于臨關體內(nèi)的雷光又不是放著做擺設的,武靈一動,自然就被他躲開了。
似乎是篤定了于臨關是個好人,武靈全然不覺得自己的動作會惹怒這個孩子前輩,反而依舊笑盈盈地開口:“前輩坐在地上,很沒有威嚴。”
“要不要做我的木椅?”
“不要,不行,我拒絕。”
難道坐你腿上就很威嚴嗎?
單身大法師于臨關如是想著,渾然不知自己錯過了什么。
不過不賴他,妖化的身軀發(fā)育晚,現(xiàn)在就是有心殺賊也無力舉旗,腦子里沒有那根弦,又被老宅男雷猙的知識,萬千妖魂的苦大仇深擠占了,怎么也聯(lián)想不到這詭異的地方。
更何況武靈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怎么看也太嫩了。
生在春風里,長在紅旗下的守法青年沒有那個癖好,如果真的有了,甚至會生出摧殘了祖國花朵的愧疚感。
雖然實際外貌十一歲的是他。
“那行,我給前輩講講我知道的。”
武靈看出于臨關有些提防的意思,忙將輪椅移開了些許。
“兩界通道的消息我不太清楚,因為通道常年被青陽觀和蓮華寺把控,散修不容易得到消息?!?p> “而青陽觀和蓮華寺之所以勢大,除了他們傳承完整,更多是因為,他們是從上界而來的門派,在修行、道法、法器、靈藥各方面都比散修要強出一頭,時常有上界饋贈,直到厲仇陽封堵兩界通道后,逐漸衰落下來?!?p> “大概很多人不知道,青陽觀并不是成為昭國國教之后才如此霸道,去爭奪國師位反而是他們衰落的證明,畢竟以前靠著兩界通道,上界饋贈,他們根本不用討好人間帝王,求取官面上的支持?!?p> “這也是他們此次向散修求援的原因之一,寺觀衰落,已經(jīng)拿不出那么多現(xiàn)成的戰(zhàn)力了?!?p> “蓮華寺不在昭國境內(nèi),我不甚了解,而青陽觀,現(xiàn)任觀主就是那位看著很和氣的天逸道人?!?p> “不過青陽觀上下并不是他說了算,而是他的師兄,現(xiàn)在昭國的國師天和道人說了算,雖然這兩人名義上是師兄弟,但當年的老觀主已經(jīng)瀕臨仙逝,實際上是代師收徒,應該算師徒,所以天逸道人很是懼怕天和道人,稱得上言聽計從。”
于臨關聽到這里,再想想天逸道人那幅小心緊張,擔不起重任的模樣,倒是頗為贊同地點了點頭。
“當年天和道人天資庸常,自知死守道觀修不出什么東西,順勢將觀主之位讓給了自己師弟,自己下山做了國師,靠資源把自己堆到了駐身境?!?p> “相對的,用在觀內(nèi)的資源不足,以至于青陽觀到了這輩,除了這師兄弟,拿不出什么值得一提的能人?!?p> 武靈知道,除了寺觀的來歷,自己說的都是些很尋常的傳聞,低頭卻看見小前輩聽得一臉認真,于是彎眼笑起來,卻忍住了蠢蠢欲動,想要去戳一戳對方臉頰的手。
“青陽觀擅長符法陣術,天逸道人也是這條路子的好手,但天和道人似乎不是,有人在明城見過他出手,無符無陣,以自身靈力引動風云,招來驟雨,似乎是另修了勾連天地的道法,威力很是驚人,也不像散修的道法,或許是青陽觀的珍藏?!?p> “另外青陽觀除去峽鳴山谷的主觀,昭國各地還有分觀三十一處,具體到底多少養(yǎng)氣練氣的弟子不知,不過想來不會超過百位之數(shù),畢竟此界靈力稀薄,擁有靈根,能夠修行,且愿意修行的人并不多。”
剩下連靈根都沒有的弟子當然不值一提,所以武靈自然也略了過去。
“再來是厲仇陽?!?p> 武靈提起這個兩儀宗棄徒,兩道秀眉便不由自主皺了起來,再沒有剛才的笑意。
“雖然各類典籍記載不多,但提到這個家伙,通常都會寫此人道術通天,手段卻是殘忍,全然不顧陰陽之理,奪人肉軀或剝?nèi)岁幓甓际浅J拢踔猎趧倓偮淙氪私鐣r,還屠盡一城,以一對碗型陰陽法器將城中兩氣盡數(shù)吸盡,穩(wěn)定自己破碎的境界,恢復法力神通?!?p> “好在他還沒有惹出更多亂子,上界的仙人就追下來了,鏖戰(zhàn)許久后,與此僚同歸于盡,墜落在其中一條兩界通道附近的峽鳴山谷?!?p> “更多的,我也不知了?!?p> 于臨關聽著武靈的描述,想起自己懷中出自兩儀宗手筆,能夠聚月華凝陰粹的冰紋玉碗,越發(fā)確定這就是厲仇陽的法器之一,卻想不通它落于大荒山,被一只還未開智的黑狼霸占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青陽觀說厲仇陽沒死……
可他當時得到這只玉碗時,上面已經(jīng)沒有任何神識煉化的跡象,成為完全的無主之物了。
放出‘蝗蟲’,制造‘蝗蟲道’的人,恐怕不是厲仇陽。
所謂的厲仇陽未死一事,還有貓膩。
于臨關陷入沉思,完全沒有留意遠處還有人正盯著自己。
之前與他同在竹院的黑袍配烏木念珠的中年修道人捻著手中漆黑到騰起一層氣焰的念珠,隨手選定了一位看上去極年輕,似乎是被長輩帶進來見世面的修道人,揮起一縷陰念附在他身上,待到陰念完全潛入后,連掐數(shù)訣,用幾不可聞的聲音開口。
“去,給我試試那個來路不明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