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回歸正題。
話說待到劉備的命令傳到楊家之時,楊辰是既激動呀又興奮,還帶著些許小刺激。
當然,寄來的還有一份諸葛亮親手寫的秘密書信,說是到了曹魏,要先把這份書信給司馬懿。
楊辰當即收拾行李,帶著兩個仆人,駕著一輛馬車,拿著一份諜文,點咕嚕咕嚕的去往了曹魏。
楊辰從丹陽出發(fā),路經(jīng)襄陽,又過洛陽,最后到達了許昌城外。
兩國雖處于交戰(zhàn)時期,但還是對外開放,并未真正意義上的“斷絕聯(lián)系!”,而楊辰憑借著一路上賄賂賄賂軍官,遇到文人嘛,就論上一論。
那些個文人便會替他作證,說是自己好友,甚至還會給些銀兩,而楊辰尚未露出破綻,在一路上觀察著。
發(fā)現(xiàn)雖然曹魏人口基數(shù)多,但是地廣啊!雖是發(fā)達,可卻也是都城旁邊,其他偏僻地方還是窮的窮,貪的貪。
“唉!終于到許昌了!真是不容易呀!”當然,楊辰也不會傻乎乎的上去就說是蜀漢來的臣子,而是觀察著周圍。
他竟發(fā)現(xiàn)!東吳竟然也派人來議和!而且是張昭為主!
楊辰在許昌城內(nèi)四處游蕩,吟詩作對,且暗含著要戰(zhàn)爭的由頭。
那些個文人大部分都是氏族的人,楊辰更與那些個文人散發(fā)謠言,更是說武都已經(jīng)被攻下來了。
好家伙!這些個文人回去便又繼續(xù)散發(fā)著謠言,使著皇帝都聽到了些許風聲。
可曹丕他多忙呀!有時間管這些?于是這事便繼續(xù)發(fā)酵著。
在這期間,楊辰摸到了司馬懿的府宅,又通過機緣巧合,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進入府中,說明了來意。
司馬懿也知道曹丕要動兵馬,可他也想詐上一詐楊辰,便假意要將他拿下。
楊辰猶豫了片刻,還是鎮(zhèn)定了下來,司馬懿見狀,便喝退左右。
楊辰于是將諸葛亮的親筆私信交于司馬懿。
司馬懿看后,大嘆諸葛亮之才,隨后決定幫助楊辰,信中大意為:只有議和,你們這些功臣才不會被殺戮。一旦統(tǒng)一,你們只有隱退或者被殺……
司馬懿讓楊辰住在司馬府,隨后尋了個機會,在上朝時,同諸位同僚一起上書,大意為:
咱們曹魏要是全部集中力量攻打蜀漢東吳,他們定然會拼死!還不一定會贏。這是其一!
咱們曹魏就算勝了,也定然是慘勝!打的就剩下那么些兵了,如何在全境內(nèi)鋪開來,只得攻不能守啊!這是其二!
我們打勝了,氏族肯定是會有異心!如此大的疆域,我朝是采用什么思想?如何統(tǒng)治?如何用人?這是其三!
不管我們打不打勝,在攻打時,但凡那邊的匈奴有些智慧,定然是舉族攻擊,屆時我曹魏危矣!這是其四!
后面還有很多很多,你曹丕也得為后世子孫想想啊!…………
同時,許昌城內(nèi)那些個士族文人也是通過謠言不斷加續(xù),有的說法甚至達到了洛陽已被攻占!
好家伙!集體上書!說曹丕,你敢打!我們就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