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離京的時候顏子兮剛穿過來,一開始還是昏迷著,所以對馬車和道路還有時間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但這九年來,留了替身在莊子上后,顏子兮基本上也算是走過了大晉朝的許多疆土,應該算是不懼出行的,但是,這兩破車真的十分要命。
顏子兮跟她的琴棋書畫四個丫鬟坐在四面漏風的破車里面面相覷,心里對安排來接她的人的這種手段萬分的看不上。既然不得不接她進京,那為什么不做的好看一點?就算再把她當成眼中釘至少面子要做做的吧?估計干這事的人應該是背著那個細作爹的。實在是太蠢了,都沒眼看。
自從“紫煞樓”成立之初,京城和顏家的消息就沒斷過,起初都是些流于表面的消息,到后來情報就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細,也越來越隱秘。顏子兮覺得就連顏迪自己估計都沒有她了解自己府上的事情。但是,對于顏迪細作的身份,顏子兮的人卻是一絲一毫的線索都沒查到。顏子兮根據(jù)上輩子看過的各種諜戰(zhàn)大片的啟發(fā),開了各種匪夷所思的腦洞,廢了許多的人力物力,最終都一無所獲。她不是沒想過是不是顏迪也像她一樣有個替身,但查來查去都沒找到任何破綻,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顏迪本人是沒查到,但他的家事卻被查了個底兒掉。在顏子兮被送走后,楊蓮還裝了一段時間的乖,也約束著她的那個拖油瓶沒有興風作浪。但她們都不是什么自律的人,見顏子兮被送走了顏迪也沒什么表示,還跟平時一樣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她們的膽子就大了。九年下來顏迪也升做了禮部尚書,雖然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尚書,但也算是二品大員了,而且他自寧氏死后一直沒有續(xù)娶,后院也只有玉容和楊蓮兩個妾室,這兩個還不是他自己想要的,另外他除了顏云輝和顏子兮之外也再沒有別的孩子,所以一直被稱譽對發(fā)妻“情深義重”,在京中百姓中的口碑很好。
但據(jù)顏子兮查到的情報看來,這些年顏迪留宿后院的時間非常少,簡直少到一個不正常的程度,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處理公事,在府里的時候也只是把顏云輝帶在身邊教導。在三年前顏云輝娶妻之后更是遠離了內(nèi)宅。如果不是顏子兮看過寧氏留下的信,她覺得自己大概也要相信顏迪是真的對寧氏情深義重到不近女色的地步了。
玉容還跟以前一樣,本分的過著自己的日子。雖然平時跟著楊蓮一起管家,但顯然她沒有楊蓮的野心,忙完了自己的分內(nèi)事后就待在自己的院子里給兒子做做針線,下下廚房。楊蓮就比她活潑多了,整天上躥下跳的想把內(nèi)宅攬到自己手上,她的拖油瓶女兒早些年就該說親了,但她自從顏子兮被送走后就覺得反正蕓兒也已經(jīng)改姓顏了,那就不能馬馬虎虎的給隨便找個人嫁了,最好能嫁到高門。而顏蕓兒自從進了顏家就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早就把在鄉(xiāng)下的卑微給忘得一干二凈,整天也想著怎么找個高門的夫婿接著享福去。
就像這次太子選繼妃,楊蓮還想把顏蕓兒的名字也報上去,萬一能選上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妃娘娘了,一般人都是要給她行禮的。誰知道夢還沒做完,就聽說人家只要五品以上京官的嫡女,顏蕓兒甭說嫡女了,就連庶女她都不是,哪里有單選的資格,聽探情報的人說那娘兒倆的屋子第二天收拾出了一堆打碎的瓷器。當聽到顏迪說要派人去把顏子兮接回來的時候,這娘兒倆恨得眼珠子都紅了,楊蓮立馬把這個差事給攬了下來,于是就有了那輛馬車和管家。
這些情報顏子兮一般都是當成畫本子看的,看過就沒怎么往心里去。不過這個太子繼妃的事情有點不好搞。
當初收到皇室的情報的時候顏子兮就嘖嘖稱奇過,這大晉現(xiàn)在在位的紀姓皇上是晉朝第六個皇帝,在前朝的時候紀家本來是鎮(zhèn)守邊關的英武侯,一門武將能征善戰(zhàn)??上俺哪┐实凼莻€愚蠢且剛愎自用的人。前朝末年皇上荒淫,國內(nèi)已經(jīng)民不聊生,國家岌岌可危了,為了給自己修建陵墓,這個皇上還是加重了各種稅收,上行下效,各級官員層次剝削,百姓苦不堪言,紛紛揭竿而起。當時的離國剛剛經(jīng)過改朝換代,國內(nèi)也是一片混亂,但鋒國卻是兵強馬壯,且對前朝虎視眈眈,就因為威名赫赫的英武侯駐守邊關一直不敢進犯。
后來前朝末帝居然招英武侯領兵平內(nèi)亂,被拒絕后惱羞成怒將英武侯留在京中的家眷通通下了大獄,并將英武侯兩個嫡子當眾問斬。英武侯一門忠烈落得這個下場,當時就扯了反旗,揮兵直奔京城,歷時半年殺入皇宮,末帝居然把英武侯的老母和發(fā)妻帶到城墻上威脅他退兵,兩個女人最后跳下了高墻,與英武侯近在咫尺卻是天人兩隔。沒了人質的末帝走投無路,無兵可用,自盡于紫宸殿,英武侯稱帝,國號大晉。
因為英武侯回兵奪位,導致邊疆失手,被鋒國連下五城。英武侯稱帝的第二年封自己僅剩的一個嫡子為太子,讓太子監(jiān)國后御駕親征,卻戰(zhàn)死疆場,臨終留下遺訓,紀氏子孫有生之年一定要奪回在他手中失去的城池。于是之后的四代皇帝都為了這個遺訓連年征戰(zhàn),戰(zhàn)爭拖垮了大晉也拖垮了鋒國,而到了先帝的時候大晉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當時的國庫空虛,先帝又不是個精明強干的皇帝,再加上已經(jīng)緩過來的離國也蠢蠢欲動,都差點亡了國。直到現(xiàn)在的皇上繼位,皇上的胞弟武安王展露了驚人的軍事天賦,皇上將自己的私庫全部拿出來做了軍費,才打退了鋒國,完成了開國皇帝的遺訓。
后來的十幾年時間,在皇上的勵精圖治下,大晉才慢慢地緩了過來。也許是因為忙著打仗的緣故,前后六代皇帝的更替幾乎都是順理成章,小說里寫的皇子之間爭位爭得死去活來的情況一次都沒有發(fā)生過,堪稱顏子兮聽過的最奇葩的皇室。
當今皇上的元配皇后難產(chǎn)而亡,一尸兩命,現(xiàn)在的皇后也是繼后,育有兩子,嫡長子紀穆宸,是當今太子;還有一個嫡出的兒子是四皇子紀穆澤,還未弱冠,所以沒有出宮建府;還有一個兒子紀穆玨是賢妃所出,排行第二,封了常山王;另一個是三皇子紀穆涵,淑妃所出,封了中山王;最后一個是小女兒紀沁璇,也是賢妃所出,封為夕凝公主。這次選妃的就是太子紀穆宸。
當今太子紀穆宸年二十四,六年前曾經(jīng)娶妃,可惜生產(chǎn)時難產(chǎn),只留下一個兒子,也是皇室中唯一的第三代。要說一個小皇孫也不至于就讓太子繼妃成了個燙手的山芋,關鍵是世人皆知這皇太子他有一個求而不得的白月光,也就是先皇后的侄女凌曉岑。
凌家也曾經(jīng)是武將世家,可惜出了個腦筋不清楚的子弟,居然將大晉的軍事布陣圖賣給了鋒國,雖然發(fā)現(xiàn)的及時沒造成什么損失,但叛國罪是跑不了了,當時先皇后已經(jīng)難產(chǎn)而亡,皇上倒是沒將凌家一門全部問罪,只斬了那個賣圖的人,但頒旨奪了凌家爵位,削為庶民,凌氏子弟永不錄用。這樣一來這凌曉岑是肯定嫁不了紀穆宸了,皇上和皇后很快就給紀穆宸擇了輔國大將軍的嫡長女為太子妃。
大婚后的皇太子心中有個白月光,自然對太子妃是愛不起來,但應有的尊重是給了點,兩個人的日子過得相敬如賓。太子按制應該有一正妃四側妃,但紀穆宸娶了太子妃后就沒再娶側妃,當時還讓京城一種貴女們好生羨慕嫉妒恨了一番,到后來太子妃難產(chǎn)去世,不少人躍躍欲試的要給太子當繼妃?;噬虾突屎笠哺犹崃藥状危赡?,只要被提名的女子都會出一些不大不小的意外。有的是出門上馬車時摔斷腿,有的是在自己家里掉進荷花池,也有的被人發(fā)現(xiàn)與人有了首尾,次數(shù)多了,就有聰明人發(fā)現(xiàn),這是太子并不想要繼妃??!
京城里的一眾官員都老實了,皇上和皇后也不再提讓太子續(xù)娶的事兒,就真的沒有女子再出意外,這就坐實了太子不想要繼妃的事情。又過了幾年,眼看小皇孫都三歲了,太子府還是沒個女主人,皇后坐不住了,給太子下了最后通牒,這才有了這次太子選妃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