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死鬼聊聊

第十章 江東孫氏的崛起之路(完)

死鬼聊聊 二禪師 4195 2020-12-21 10:02:58

  白:我看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就再問最后一個問題,這個是關(guān)于后世對仲謀先生的評價。不知您是否有聽過?

  權(quán):評價?估計不是什么好話,你且說說看。

  白:您怎么能斷定就一定是負(fù)面的評價呢?

  權(quán):正面評價會有收視率么,只有爭議性的話題才會有大把人關(guān)注,討論。你既然說這是最后一個問題,必然是非議的可能性最大。

  白:厲害了,不愧是做過皇帝的人。如您所言,的確是負(fù)面評價,只有兩個字“渣權(quán)”。

  權(quán):“渣權(quán)”?呵呵——你總得說說理由吧,我總不能憑白被罵,還不知道原因。

  白:關(guān)于這個評價的理由有很多,要不咱們一個個來,我說一個您解釋一個。

  權(quán):你先說吧,有必要的我可以解釋,胡說八道的就當(dāng)笑話聽了。

  白:好吧。我把這些原因分個類,第一大類是有關(guān)您刻薄寡恩的。伯符將軍去世后,將江東交付于您。但是您稱帝后,追封您父親為武烈皇帝,卻封伯符將軍為長沙桓王,他的兒子孫紹甚至僅封侯爵。江東基業(yè)可是伯符將軍用鮮血拼殺出來的,您坐享其成,卻對其后人如此吝嗇,這無論如何都讓人感覺您太過無情。

  權(quán):呵呵——就知道你們會拿這個說事。如果真如你所說,你覺得父親和兄長如今會和我一起參加你這個節(jié)目么。

  白:呃……

  權(quán):我追封父親為皇帝無可厚非。但如果我還追封兄長為皇帝,那他的兒子算什么,算太子么?那我又算什么?既然兄長已經(jīng)把嫂子和侄兒托付給我,我就必須保障他們的安全。我在位時沒人敢對他們母子不利,可我去世后呢。我若追封兄長為帝,侄兒孫紹就有了繼承皇位的資格,而我的子孫也是合法的繼承人,請問這個皇位該給誰。自古無情帝王家,皇權(quán)面前,親情脆弱不堪。孫紹若為帝,我的子孫會死,我的子孫為帝,孫紹也是必死。而朝廷眾臣也會因此內(nèi)斗不止,虛耗國力,一旦被外敵所趁,我江東不復(fù)存矣。所以我只有打壓孫紹,讓他不會對任何人產(chǎn)生威脅,不給有心人借機生事的機會。這樣既可以保全他們母子的安全,又可以穩(wěn)固我江東政權(quán)。況且父兄對此皆無異議,爾等身為局外之人,又何須多言。

  策:不錯,我跟父親的遺志是讓我孫氏一族崛起,成為真正的名門望族,仲謀不僅做到了,還做到了極致,讓我吳郡孫氏成為了皇族。他為此殫精竭慮,其中艱辛,外人無從知曉。爾等不明就里,以此污蔑仲謀薄情,殊為不智。

  白:好,這個我明白了,那下一個問題您作何解釋。您繼位后,您的三弟孫翊、四弟孫匡先后被殺,五弟孫朗被囚禁終生,這未免太過巧合,讓人不得不對您產(chǎn)生懷疑,讓人不得不認(rèn)為您對兄弟太過薄情寡義。

  權(quán):無稽之談!這些事情先前不是已經(jīng)說清楚了么,三弟孫翊是因為媯覽、戴員二人包藏禍心,蓄意謀害,與我何干。四弟孫匡是突發(fā)急病而亡,難不成你還認(rèn)為是我下毒謀害,請問我殺他何益。即使按照你所認(rèn)為的我薄情寡義,繼位之后欲鏟除異己??伤牡苣暧?,在軍中威信全無,對我毫無威脅,殺他徒增罵名,我會如此愚蠢么?五弟孫朗,違反軍令,縱火焚燒軍資,按律當(dāng)斬。孤念及骨肉親情,將之幽禁,令其衣食無憂,安享天年,這也叫薄情寡義么?難道他犯了如此大罪,我還要將他赦免么,置軍法于不顧,這后果誰來承擔(dān)。

  白:好,既然這些都不算。那我們說說您的叔父孫靜。眾所周知,孫靜將軍跟隨伯符將軍征討四方,敗王朗,平會稽,為江東基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您繼位不久,孫靜將軍竟然莫名其妙告老還鄉(xiāng),這不免讓人唏噓。您對此又當(dāng)作何解釋?

  權(quán):唉——孫氏能夠定鼎江東,叔父孫靜居功至偉。當(dāng)年兄長平定會稽后,本欲委叔父以重任,可叔父因厭倦了征戰(zhàn),欲留任家鄉(xiāng)鎮(zhèn)守,態(tài)度堅決。兄長無奈只得應(yīng)允。兄長逝后,叔父長子孫暠欲篡權(quán)自立,由于未造成太大影響,我也就未對此深究。然而叔父對此耿耿于懷,認(rèn)為是自己管教無方,方有此亂,欲上表請辭。我以自己年幼,甫登大位,尚需叔父輔佐為由,將之拒絕,并升任叔父為昭義中郎將,繼續(xù)鎮(zhèn)守家鄉(xiāng)。叔父最終于家鄉(xiāng)病故。是誰告訴你叔父告老還鄉(xiāng)了,說的好像是我卸磨殺驢,兔死狗烹。請搞清楚,是叔父自己執(zhí)意要留守家鄉(xiāng),我和兄長作為晚輩,拗不過他老人家,才答應(yīng)讓他在家鄉(xiāng)為官直至去世。

  白:啊?那這是我的問題,抱歉。那我們不說您的家人了,說說外臣吧。張昭先生自投奔伯符將軍以來,對孫氏忠心耿耿,居功至偉。您稱帝后,群臣兩次上表推薦其任職丞相,卻遭到您的一再拒絕。如此對待江東孫氏的股肱之臣,這還不算涼薄無情么?

  權(quán):無知!誠如你所言,張公是我東吳的棟梁之材,股肱之臣。我孫氏對張公已是極盡禮遇,文武群臣,孤皆稱呼表字,唯張公與東部(張纮)例外;孤之三子孫和娶了張公的孫女為妻;孤盡管沒有任命其為丞相,但卻拜其為輔吳將軍,地位僅次于三公,并加封婁侯,食邑萬戶;其長子張承被孤封為杜鄉(xiāng)侯,其次子張休襲爵婁侯,張氏滿門富貴,試問孤之所為真的是刻薄寡恩,涼薄無情么?

  丞相之職,總理朝政,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文武之事,無所不統(tǒng)。身居此位者,當(dāng)能海納百川,虛懷若谷,方可人盡其用,諸事順?biāo)?。而張公恰恰相反,他為人過于剛直,不懂變通,缺乏氣量。面對不同意見,往往心懷怨懟,甚至孤若不尊其諫言,他都會以拒絕上朝來表達(dá)不滿。試問若令其擔(dān)任丞相,還有誰敢違背其意。張公非圣人,他也會犯錯,赤壁之戰(zhàn)時,他判斷失誤,主張投降,險些將我江東拱手讓與曹賊。張公乃我江東之望,若因擔(dān)任丞相而令其聲名受損,這是任何人無法承受的。因此孤拒絕這個任命是對他的保護,而非汝等所說的猜忌薄情。

  白:那陸遜呢,身為東吳最出色的大都督之一,幫您斬關(guān)羽奪荊州,燒連營敗劉備、戰(zhàn)石亭破曹休,追隨您四十余年,出將入相,忠心耿耿,堪稱社稷之臣。可晚年卻被您生生逼死,這個您又作何解釋。

  權(quán):呵呵——那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呢?

  白:好,您既然問起來,那我就說說我的猜測。孫陸兩家有世仇,當(dāng)初伯符將軍奉袁術(shù)之命攻打廬江,時任廬江太守就是陸遜的從祖父陸康。陸太守死守廬江兩年,最終城破被殺,陸氏族人經(jīng)此一役,死傷大半。陸遜自幼喪父,由陸太守?fù)狃B(yǎng)長大,陸太守死時其子年幼,陸遜幫他支撐門戶??梢韵胂螅?dāng)時的陸氏對孫氏是如何的深惡痛絕。您繼任江東之主后,為了穩(wěn)定政局,一改伯符將軍的強硬作風(fēng),轉(zhuǎn)而與世家大族合作,并通過聯(lián)姻的方式將大家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而伯符將軍的長女也于此時下嫁陸遜,兩家的矛盾得到緩和。之后江東大族與孫氏同氣連枝,不斷將族中人才奉上,幫助孫氏立足江東,三分天下,而陸遜就是這中間的佼佼者,其所立軍功冠絕東吳,您也因此給予了他極高的賞賜,令其執(zhí)掌兵權(quán),常年鎮(zhèn)守武昌。而隨著時局的穩(wěn)定,您開始不安了起來。陸遜功高震主,其才能聲望,無人可望其項背。太子年幼,繼位后,根本沒有能力駕馭他,甚至可能被他取而代之,畢竟國仇家恨沒那么容易淡忘,陸遜只是暫時將之埋藏在心底。而且陸遜之子身上有我孫氏血脈,且陸氏家族與吳中豪族顧氏、張氏以及張昭家族,諸葛瑾家族等士族都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聯(lián),他一旦發(fā)難,孫氏江山將易主。所以您先是剝奪他的兵權(quán),讓他擔(dān)任丞相,后來又借南魯黨爭,將之逼死,以絕后患,是也不是。

  權(quán):哈哈哈哈——你這想象力真是天馬行空?。〔贿^只能當(dāng)個笑話聽聽而已,當(dāng)不得真。

  白:何出此言呢?我哪里說錯了?

  權(quán):這全是你的臆想之詞。你所說孫陸兩家世仇,殊不知當(dāng)初兩家各為其主,兄長對陸氏并無惡意,是袁術(shù)與陸康不合,兄長當(dāng)時依附袁術(shù),只是聽命行事。而且廬江城破,兄長并未殺戮陸氏族人,其族人死傷大半是因為戰(zhàn)火和饑餓,這在亂世再正常不過,何來怨恨。至于你所說兄長誅殺陸康一事更是子虛烏有,陸康兵敗后,兄長并未為難他,他當(dāng)時年事已高,身染沉疴,不足月余就病逝了,所以你說我孫氏與陸氏有世仇,這個純粹是你想當(dāng)然了,根本沒有此事。

  至于你所謂的伯言功高震主,被猜忌,更是子虛烏有。孤重用伯言是因為他深謀遠(yuǎn)慮,才堪大任。任命其為丞相是因為當(dāng)時顧雍已死,滿朝文武只有伯言最適合這個位置,而且孤并未撤銷他原本職務(wù),他任職丞相時依舊擔(dān)任荊州牧、右都護兼武昌留守,內(nèi)外諸事皆決于他。這是猜忌還是信任?不比我多說了吧。

  至于你所說伯言被我逼死,這簡直是無稽之談。太子孫登亡故后,三子孫和被立為太子(二子孫慮已死)。這太子之位有多重要,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孫和當(dāng)時年紀(jì)尚輕,缺乏歷練,為了幫助他成長,我放任了他與四子孫霸的黨爭,同時借機考驗群臣。伯言憂心國事,也參與其中,并多次上書言及此事,后被人誣告,我便借機申斥他,希望他能就此罷手,不要參與其中,我是想保護他。而伯言當(dāng)時年事已高,被我這一激,他一時沒想明白,有了心結(jié),最后郁郁而終。對此我確實心懷愧疚,多年后,我也向其子陸抗承認(rèn)了當(dāng)初的錯誤。

  說起陸抗,伯言去世后,孤令陸抗襲爵位,并一直著力培養(yǎng)。我死后,歷任皇帝也都對陸抗加以重用,陸抗去世時,已官居鎮(zhèn)軍大將軍、大司馬、荊州牧,位極人臣。陸氏一族滿門富貴,我若真猜忌于他,會讓陸氏成為江東豪門么。

  白:好。那我們說說別的。您的統(tǒng)帥能力一直被人詬病,多次親征,皆以失敗告終,被稱作曹魏的經(jīng)驗寶寶。在您多年的征戰(zhàn)歷程中相繼成就了“張八百”“滿數(shù)十”“陳萬計”“文睡覺”“臧傳說”“蔣一封”“劉亡靈”等等名將,而由于您每次征戰(zhàn)皆號稱十萬大軍,被戲稱為“孫十萬”。而這也成為您“渣權(quán)”稱號的一大來由,對此您有何看法?

  權(quán):這個我就不解釋了,我承認(rèn),不管是什么原因,孤對外作戰(zhàn)的確勝少敗多,與公瑾、子明等人相比,差之千里。

  白:怪不得伯符將軍臨終之際說您不適合領(lǐng)兵作戰(zhàn),看來他早都看出來您的才能不在軍事,而在內(nèi)政。既然您并非不自知,那為何不令名將出戰(zhàn)?反而多次親征,憑白損耗士兵錢糧。

  權(quán):我孫氏乃兵圣孫武之后,父親、兄長皆是一代名將,其他叔伯兄弟也多有擅兵事者,而我作為孫氏的領(lǐng)袖,統(tǒng)領(lǐng)江東,豈能落后,我也想像父兄一般馳騁疆場,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成就一番威名。而且曹賊,劉備皆是沙場豪杰,能征善戰(zhàn),我必須向世人證明,我比他們強,我孫氏才是天命所歸。只是可恨,天不佑我啊,反倒讓張遼等人成就虛名,真是可惱??!唉!

  白:那勾結(jié)曹魏,陰奪荊州,斬殺盟友,背信棄義又怎么說?

  權(quán):國與國之間交往,唯一利字爾。關(guān)羽之事,我已經(jīng)解釋的很清楚了,劉備有亡我東吳之心,又占據(jù)江水上游,對我江東形成巨大威脅。我若不取荊州,江東基業(yè)遲早姓劉,屆時我又該如何面對江東父老,如何面對為了江東基業(yè)而死去的無數(shù)英靈。背信棄義這個鍋我可背不動,關(guān)羽之死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

  白:呃——我覺得我們本期節(jié)目就做到這里吧。感謝諸位的到來,希望有機會我們能再在一起暢談三國的那些事。

  各位觀眾,本期節(jié)目到此結(jié)束,我們下期再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