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惟恐不順焉,惡得為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孟子·離婁上》)
恭者:待人端莊謙遜的人。侮(wǔ):輕慢,侮辱。
其實,何止君主會如此呢,特殊的社會地位或身份,經(jīng)常給人的內(nèi)心造成虛假的幻象,令人產(chǎn)生莫名其妙的心理優(yōu)勢,從而把自己擺到高高在上的位置,于是在與人交往時便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俯視的姿態(tài)。
孟子說的“儉”,同樣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墩f文》:“儉,約也?!薄凹s”即嚴(yán)格約束自己
儒生的理解:嚴(yán)格要求自己,因為我不認(rèn)為自己做不到。
萬章問曰:“敢問友?!泵献釉唬骸安粧堕L,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孟獻(xiàn)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樂正裘、牧仲,其三人,則予忘之矣。獻(xiàn)子之與此五人者友也,無獻(xiàn)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獻(xiàn)子之家,則不與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為然也,雖小國之君亦有之。費惠公曰:‘吾于子思,則師之矣;吾于顏般,則友之矣;王順、長息,則事我者也?!俏┬秊槿灰?,雖大國之君亦有之。晉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則入,坐云則坐,食云則食;雖蔬食菜羹,未嘗不飽,蓋不敢不飽也。然終于此而已矣。弗與共天位也,弗與治天職也,弗與食天祿也;士之尊賢者也,非王公之尊賢也。舜尚見帝,帝館甥于貳室,亦饗舜,迭為賓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保ā睹献印とf章下》)
接下來,孟子將晉平公與亥唐的相交和堯、舜的相交作了比較。兩者相同之處在于,晉平公和帝堯身居帝王之位,都能禮賢下士;然而,晉平公只是君主的禮賢下士,跟帝堯與舜的深度相交,有本質(zhì)的不同。
儒生的理解:我有資格成為別人的友乎?
公行子有子之喪,右?guī)熗酢H腴T,有進(jìn)而與右?guī)熝哉?,有就右?guī)熤欢c右?guī)熝哉摺C献硬慌c右?guī)熝?,右?guī)煵粣?,曰:“諸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泵献勇勚?,曰:“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逾階而相揖也。我欲行禮,子敖以我為簡,不亦異乎?”(《孟子·離婁下》)
就:走過去。
簡:慢待,輕視。
歷:越過,超過。位:位次,即依照卿大夫的身份等級而規(guī)定相應(yīng)的位置順序。相與:相互
相揖:拱手行禮。
儒生的理解:寵臣的心態(tài)有問題,他自己卻沒意識到!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薄吧c禮孰重?”曰:“禮重?!痹唬骸耙远Y食,則饑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金重于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應(yīng)之曰:‘紾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紾,則不得食,則將紾之乎?逾東家墻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孟子·告子下》)
色:美色,女色。
親迎:古代婚禮六禮之一。夫婿到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巹(jǐn)之禮。《淮南子·泰族》:“待媒而結(jié)言,聘納而取婦,紱絻(fú miǎn)而親迎?!边@里“親迎”相當(dāng)于說舉行正式婚禮。
揣(chuǎi):這里指測量(高度)。本:指樹木的根部。這里“揣其本”指從根基開始測量。
齊:使整齊,使齊平。末:樹梢,這里指頂部。齊其末:從比較對象的末端開始測量。
岑(cén)樓:高樓。
食之重者:吃飯這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吃飯或不吃飯。禮之輕者:禮制中最輕微的部分,即按照禮制吃飯。比之:比較它們?!爸敝复笆持卣摺迸c“禮之輕者”。
奚:何,哪里。翅:通“啻”,僅僅,只。奚翅食重:何止是吃飯重要不重要的問題呢。意思是兩者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紾(zhěn):扭折
《荀子·禮論》:“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無爭?!手贫Y義以分之?!比说奈镔|(zhì)欲望和生理欲望是人的自然本性,為了滿足各自的欲望,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fā)生爭斗;人又是社會性動物,需要合作共存,因此便有了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zhǔn)則和規(guī)范,這就是禮。
任國人向屋廬子提出的問題,表面上看是人的自然本性與禮制之間的沖突,實際上其中隱藏了詭辯的陷阱。孟子一針見血地指出,任國人是把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方面強(qiáng)行進(jìn)行比較。人不吃飯會餓死,因此吃飯還是不吃飯,在吃飯這個話題上是重大的問題;是否按照禮制吃飯,則是禮制中比較次要的問題。拿吃不吃飯跟是否按照禮制吃飯這兩件事放在一起比較,顯然是不合理的。娶妻不娶妻,是古代倫理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否行迎親禮,則是相對次要的問題。
儒生的理解:自己也會不自覺地詭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