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豈獨無故

26,孟子

豈獨無故 智襄子 920 2020-12-29 09:19:44

  公孫丑問曰:“不見諸侯,何義?”孟子曰:“古者不為臣不見。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閉門而不納,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見矣。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當(dāng)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曾子曰:‘脅肩諂笑,病于夏畦?!勇吩唬骸赐裕^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觀之,則君子之所養(yǎng),可知已矣?!保ā睹献印る墓隆罚?p>  何義:什么道義。按:所謂義,是全社會公認(rèn)合宜的道理和行為。

  古者:古時候。

  納:使入,接待。

  矙(kàn):同“瞰”,窺視。

  脅:收斂。脅肩:聳起肩膀。這是表示對對方的敬畏。諂笑:極力作出諂媚的笑臉?!懊{肩諂笑”形容極端諂媚的樣子。

  ?。豪Э啵@?。于:介詞,表比較。畦(qí):本指田間劃分的小區(qū),這里作動詞,指在田間勞作。

  未同:指觀點不相同。

  色:神色。赧(nǎn)赧然:因羞愧而臉紅、慚愧的樣子。

  非由之所知:這不是我所能懂得的。按:這是子路表示極端厭棄的說法。

  孟子說:“古時候,如果不是諸侯的臣下,就不去謁見。段干木翻墻避開(魏文侯的來訪),泄柳關(guān)上門不接待(魯穆公),這些做法都太過分了。如果對方已經(jīng)到了門口,也就可以見一面了。

  孟子首先表明,士人為了保持品格的高潔,遠(yuǎn)離權(quán)力,即使君主上門拜訪也絕不接觸,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有時候,擁有權(quán)力的人也希望得到賢能之人的幫助,如魏文侯為了求見段干木,不僅誠懇地以客禮待干木,而且充分肯定段干木的品德高尚,認(rèn)為“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勢;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勢不若德貴,財不若義高”(《高士傳》卷中《段干木》)。對這樣的君主,就不妨與之接觸,引導(dǎo)和幫助他施行仁政。

  陽貨是另外一種情況,他想請孔子出山,于是按當(dāng)時的禮數(shù)設(shè)計了一場戲,想讓孔子主動前來拜謝自己。這就顯得絲毫沒有誠意,因此孔子也毫不客氣地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儒生的理解:“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面對復(fù)雜局面,各種矛盾的選擇,做出正確決斷是非常困難的。你必須盡可能了解全面的信息。有些關(guān)鍵的事兒你不知道,那你應(yīng)該很擔(dān)心??!不能胡亂決策??!所以做決策不要獨斷專行,要多參考各種意見和信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