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與周勃
功成無罪付廷平,借援東朝始得生。
若使當(dāng)時逢呂后,誅夷又是一韓彭。
這是宋人感慨周勃系獄,一代開國功臣險些被誅。
若不是薄太后出面提點文帝,恐怕又是韓彭第二。
出獄后,周勃不禁感嘆“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我也曾經(jīng)帶領(lǐng)百萬軍戰(zhàn)場殺敵,浴血爭鋒,誰能想到此時卻要求助一個監(jiān)獄長。
自此以后,周勃再無從政的心思,于是卸甲歸田,不問朝政。
《絳候世家》言周勃:
勃為人木強敦厚,高帝以為可屬大事。勃不好文學(xué),每召諸生說士,東鄉(xiāng)坐而責(zé)之:趣為我語。其椎少文如此。
周勃這個人,出身微賤,舊時以編織販賣為生,閑暇也做吹鼓手,在別人的喪事上奏樂助哀,有勇力,后來跟了劉邦投身反秦的革命中。
像這樣一個戰(zhàn)場廝殺的猛將,居然能做編織的活兒,能做吹鼓手,想來真是很有意思。
周勃性情憨厚、樸實,不善言辭,但是劉邦臨死前囑托呂后,“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見劉邦的識人之明。
也確乎如此,呂后崩,諸呂作亂,幸有周勃等人巧妙設(shè)計,諸呂夷滅,漢劉天下安然。
想那時,諸呂亂政,情況危急,周勃雖身為太尉,但是卻不能指揮軍隊,無奈,單闖軍營,大呼“為劉者左袒”,周勃之于劉邦后代,不可謂不盡忠心。
周勃入獄,人言周勃反,文帝信臣袁盎堅持周勃不反。
文帝即位,看重周勃,非常恭敬,“絳侯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自送之?!?p> 周勃也很得意。
袁盎看在眼里,向文帝提出不應(yīng)該對大臣這樣恭敬,袁盎的理由是,周勃是功臣但非社稷之臣,如此失了皇帝的威嚴(yán),恐怕以后會出亂子。
文帝覺得有道理,漸漸對周勃比較嚴(yán)肅起來。周勃打聽是袁盎在背后搞的鬼,很生氣。
后來周勃入獄,袁盎多方營救,堅信周勃不反。
周勃得知,深有愧意,非常尊重袁盎,結(jié)為朋友。
這些事上,也能見得周勃這人,就是粗一點,但是個忠臣,一心為劉家天下出力,功勞大,輩分高,文帝時候,滿朝文武老臣唯周勃馬首是瞻,跟隨高祖打天下的角色,資歷在那呢,有些驕傲也是人之常情,實在的說,周勃也確乎沒有反心。
人傳說周勃要反,被下獄,這事傳到薄太后那,一次上朝,薄太后就拿著頭巾扔向文帝,意思很不滿。
“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
你真是糊涂,當(dāng)初周勃拿著皇帝大印,統(tǒng)率北軍,迎你繼位,要反那時候怎么不反,現(xiàn)在憑借一個小縣城,你說他反,誰信?。?p> 當(dāng)然,我們不能就此認(rèn)為漢文帝真的不信任周勃。
文帝那樣聰明智慧的主,怎么可能會不了解周勃呢?還用得著薄太后扔他一頭毛巾才信嗎?非也。
這估計是母子倆演的一出戲也未可知呢。
這是什么意思?
文帝心里估計想,周勃啊,你這個大爺該退休了,你這么大的功臣不讓位,壓得我太難受了。
你說大臣討論個辦法,都看著你,我也得給你幾分面子。你說不行,我心里就得考慮考慮。
譬如賈誼的事上,他建議列侯之國,是為我的天下著想。你帶著一幫人一鬧騰,我還敢用他嗎?
就算我用他,他在長安也吃不開,早晚也得栽大跟頭。你什么都有了,自覺的退了不好嗎,你好我也好。
為什么你就不覺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