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世家》—文武師
一、文武師
太公望,就是呂尚,老祖宗姓姜,封在呂這個地方,也有說法封于申,要是從封姓的話,也可以喊他申尚,不過幾千年來都認可他叫呂尚。我們喊他姜太公,最有名的故事,姜太公釣魚,還有一句老百姓拿來辟邪的話,“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玄而又玄的封神演義,讓姜太公成為諸神之祖。周文王呼為太公望。
為什么叫太公望呢?周文王潛修國政,有志天下,可惜找不到輔佐的良才。一次組織軍事演習(xí)—圍獵,占卜,不得了,卜辭上說你這次出行,會有收獲。這個收獲非同尋常,非龍非虎,王霸之輔。于是周文王遇到呂尚釣魚,異乎尋常,直鉤無餌,優(yōu)哉游哉的坐在河邊。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惫侍栔弧疤??!拜d與俱歸,立為師”。也有傳說,周文王看他年齡太大,于是背著他走了八百步。感其知遇,姜太公輔佐文武父子建立周朝八百年的基業(yè)。
史記中記載姜太公跟隨周文王,有另外兩種說法,司馬遷的筆法是“或曰或曰”。
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游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
?。ㄓ械恼f是太公學(xué)問很大,曾經(jīng)在商紂一朝謀生,見紂王腐敗的不得了,離開周游列國,找不到他賞識的明主,后來遇到周文王,視為知音。)
或曰,呂尚處士,隱海濱。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閎夭素知而招呂尚。呂尚亦曰“吾聞西伯賢,又善養(yǎng)老,盍往焉”。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於紂,以贖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國。
?。硪环N說法,太公隱居。周文王被拘押在羑里,收下那幫人急得沒法,知道太公能耐大,想辦法請?zhí)鰜韼兔?,周文王因而脫困。太公的辦法是,投紂王所好,送了很多奇珍異寶和女人,還把周地的地盤也奉上。)
雖然有這幾種不同的說法,姜太公追隨文武父子推翻商紂,建立周朝,文武王以國師相待是千真萬確的。“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然要之為文武師”。
“周西伯昌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quán)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quán)皆宗太公為本謀。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贝笾艹奶煜拢庸χ羵?。
文王死后,武王繼續(xù)重用呂尚,尊其為師尚父。后孟津觀兵,后牧野決戰(zhàn),紂王自焚鹿臺。
九鼎歸周,行政天下,師尚父謀居多,建立周朝,呂尚無上之功。后世多立其廟紀(jì)念,不過到了朱元璋一朝,把他從廟里請出來了,朱元璋的說法是,你能耐很大我承認,但是你幫著周家父子造了紂王的反,算是逆賊,想來朱重八覺得我建立明朝,那是推翻了元的韃子,我對中國是有功的,免于中國滅亡。你們搞的什么呀,窩里斗,造了自己人的反,所以趕走。很有意思。
二、有意思的占卜
1、文王卜
文王卜,遇到了太公,成就天下。
2、武王卜
牧野之戰(zhàn)前,武王占卜,戰(zhàn)事不吉,大家都很恐懼。不得了,老天不支持我們,怎么辦?
“武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風(fēng)雨暴至。群公盡懼,唯太公彊之勸武王,武王於是遂行?!?p> 史記記載“太公強之勸武王”,太公非常堅決的激勵武王繼續(xù)伐紂的計劃,不要猶疑不定。太公怎么勸的呢?東漢的王充在《論衡·卜筮篇》里說得卻很明白:“武王伐紂,卜筮之逆,占曰:‘大兇’。太公推蓍蹈龜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兇!太公一把占卜用的蓍草一甩,龜甲一腳踢得老遠,枯骨死草,怎么能知道事情的吉兇呢?不用管它,非常剛毅。
在進兵渡河的時候,有魚躍入船中,神思慌亂的武王已經(jīng)被之前的占卜弄昏頭了,但凡遇到什么不尋常的事都膽戰(zhàn)心驚,生怕得罪了鬼神。太公勸武王,不要擔(dān)心,這是好事情啊。這預(yù)兆著伐紂會大獲成功,武王這時候只能聽老師的話,既然這魚這么吉祥,不如放生吧。太公說不行,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這是老天都幫你姬發(fā)啊,你看大家餓了不正是上天送來的食物嗎?煮熟了吃掉。太公這話讓武王姬發(fā)心中舒坦了好多,信心又上來了。
渡河以后,太公下令把船只,連同路過的橋梁通通毀掉,“為父報仇,今死無生”,現(xiàn)在沒有退路了,只有戰(zhàn)斗,要么打敗紂王,要么戰(zhàn)死。
同樣是占卜,為什么文王順從了卜辭,而太公拒絕武王的占卜呢?既然拒絕了武王的占卜,為什么又視跳到船里的魚為吉祥之兆呢?這可見的太公的通達之處。伐紂大業(yè),萬事俱備,只等最后一擊了,大好的時機掌握在人的手里,不可以讓卜辭擾亂軍心,動搖姬發(fā)的斗志。開弓沒有回頭箭,號角都吹響了,打退堂鼓,是泄了自家的銳氣。當(dāng)前的形勢吉要打,不吉也要打,沒有別的選擇。在崇尚占卜的古代,太公這樣堅毅、果決,相信事在人為,不拘泥,對客觀形勢有充分的了解。這就是太公的高明之處。
3、漢文帝之卜
當(dāng)初周勃等人迎代王劉恒繼承皇帝位,把劉恒嚇得不輕。討論半天,分析半天,仍然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于是占卜,得吉兆,很高興,才派人去長安聯(lián)絡(luò)。假如占卜非吉兆,劉恒會怎么辦呢?難道憑占卜要放棄繼承帝位嗎,恐怕他想放棄也不能了。時勢選擇了他,他無可奈何。
正如武王伐紂一系列不尋常的事,在武王和眾臣的眼里,這事要壞,兆頭不妙。但在太公那里卻異常冷靜,這種冷靜是建立在全盤形勢的分析上。紂王已經(jīng)眾叛親離,武王這邊得到了天下諸侯百姓的傾心支持,這個時候不全力以赴,不是自取滅亡嗎?所以關(guān)鍵時候,太公打消了武王忐忑不安的情緒,重新樹立信心,才伐紂成功。事實上太公明白,武王眾人也覺得伐紂這件事不太妥,畢竟自己是臣子,百般疑慮。從中看出太公的明智,那句“枯骨死草,何以知吉兇?”充分表現(xiàn)了他對事在人為的肯定。一切都準(zhǔn)備好了,干就完了,不干會被誅殺,干敗了也會被誅殺,事到萬難須放手,在此一舉。太公很厲害!
4、晉獻公之卜
左傳中也有一段記載: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槐夭豢?。弗聽,立之。
晉獻公沒有聽從卜人的勸告,執(zhí)意要了驪姬這女人,結(jié)果引發(fā)了國家動蕩,幸有晉文公撥亂反正,才避免了晉國敗亡。
如此看,似乎占卜這個東西又挺有意思的。那么古人對占卜有什么看法呢?
《尚書?洪范》中有一段話,我覺得是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段話是這樣說的:
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
什么意思?如果你有很大的疑慮不知道怎么辦,首先要自己全面的衡量利弊,不僅自己要前思后想,有個主見,而且要多爭取別人的意見,往往旁觀者清,虛心聽聽別人的建議,不固執(zhí)己見,能做到這一步問題其實已經(jīng)有個差不多的辦法了。當(dāng)然,還不行,你可以去占卜看看吧。但是到了急需拿主意的時候,還是應(yīng)該堅決的放手去做,不能心存狐疑。
這是古人占卜的態(tài)度。我自己贊賞姜太公的做法,相信客觀的形勢,先做好充足的準(zhǔn)備,關(guān)鍵時候堅毅果決,放手一搏,不能存有后悔之心。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管他呢!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太公有沒有對武王這么說,我不知道。大概他自己心里對自己這么說過吧。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