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逢節(jié)慶和紅白喜事或其它大型活動時,由寨老組織,用兩面古老的銅鼓懸掛于木架或堂屋中央,用竹片敲擊銅鼓,演奏十二則稱為布依族銅鼓十二則。
貞豐縣布依族銅鼓十二則主要分布在龍場鎮(zhèn)對門山村。據(jù)有關專家、學者多年來研究、考證,布依族是當今黔省使用“靈山型”銅鼓最普遍的一種少數(shù)民族。明清以來,黔省方志中記述“仲家”(今布依族)使用的銅鼓比比皆是。“仲家”在明清時期,喜歡在銅鼓上刻字,托明(孔明)所造,籍以抬高身價。
貞豐縣龍場對門山保存的雌雄銅鼓,雌銅鼓高35.5厘米,面徑55厘米,足徑57厘米,重23公斤,是粵式銅鼓中最小的。鼓身為三段式,胸、腰、足界線分明。鼓面雙弦分暈、共四暈,暈間無紋。鼓心光體十二芒,鼓面最外圈有四組蛙足痕。鼓面伸于胸外、無垂簾。鼓身亦為雙弦分段,足部有四種雙弦紋耳為細辮扁耳。從鼓體的大小及紋飾已消退的情況來看,這面鼓可能產生于唐代。雄銅鼓通高27厘米,面徑47厘米,足徑49厘米,重16公斤,鼓身為三段式,胸、足、腰界線分明,鼓面雙弦分暈,共四暈,暈間有紋并有象形圖案。鼓面為宮、商、角三音,鼓圈為徵、羽兩音,組成了民族五音調,調子有快板、慢快板,快板擊而高亢,慢板悠揚如歌,其音色純美,音質雄渾、厚重。
布依族至今還流傳保留了節(jié)日、喪葬使用銅鼓這一傳統(tǒng)習俗。敲擊銅鼓真是“銅鼓之聲,怒而擊則武,憂而擊則悲,喜而擊則樂。其意變,其聲則變之”。銅鼓十二則內容有兩種說法:“第一,古代打仗時進攻、收兵的信號;第二,農業(yè)生產十二個月中季節(jié)變化的記載”。
銅鼓是演奏“十二則”的主奏樂器,也有與皮鼓或鑼、镲等樂器配合,而貞豐布依族是采用單鼓擊鼓法,即一人擊打一面銅鼓。這是民間較普遍和常用的一種擊鼓法,演奏技術水平較高,要求擊鼓者心、口、手合一,動作協(xié)調連貫、節(jié)奏清晰流暢。
擊鼓前,先將銅鼓用繩索系其“耳”上,然后懸掛在大樹上或堂屋中央或用三根木棍支撐而懸吊,一人右手持軟槌,左手持竹條,側站立或側坐敲擊其鼓面、鼓側和鼓腰。
目前,貞豐縣余氏家族祖?zhèn)鞴淖V已經失傳,1988年8月黔省師范大學音樂系蔣英同志只身來到對門山村,完整地收錄了余氏家族余雁祥老人演奏的“十二則”,通過錄音整理、記譜,并創(chuàng)立了一種記錄銅鼓鼓譜的譜式,才確保了家族的文化遺產沒有流失和消亡。
在布依族舉行的喪葬儀式過程中,除了使用銅鼓外,《摩經》是必不可少的文本?!赌洝肥遣家雷蹇陬^代代相傳的長篇敘事詩,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用于喪葬超度儀式的經典,稱《殯亡經》;二是用于祈福、消災、驅邪等宗教儀式,稱《解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