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蛤蟆美人
出了陳府,下人已經(jīng)先一步通傳,國公府的馬車一早在門前候著。亦如來時那般,傅琛與她都坐上馬車,落了簾子,狹小的空間昏暗下來。
“琛兒,你若是困便先靠著我瞇一會吧。”
其實是她自己有些犯困,中午時分入水救人,后來宴席之間又出去吹了一會晚風,這幅身子隱隱有發(fā)熱的征兆,此時坐上馬車松懈下來,眼皮就開始發(fā)沉。
傅琛因為腿腳問題,整日只能坐著,坐久了腰部也乏累的緊,所以有午睡的習慣,在榻上躺一躺。今日前來赴宴,小孩子的精力雖旺盛,過了那勁也是說困就困。
“嗯...”
余堯坐到了他的旁邊,將傅琛調整了一下姿勢,可以舒服的靠在她的身上,自己也依著側壁閉目養(yǎng)神。迷迷糊糊好像聽見了一聲輕哼,也懶得掀眼,閉著眼道:“睡吧,”
馬車轱轆著駛出御尚大街,在路口掉轉方向,消失在夜色當中。墨征攏著衣袖,轉入另一條胡同,走了不知多久,敲響了一道側門,沒一會兒就有一名老伯聞聲趕來,拔開木栓。
“少爺?少爺您怎么回來了,可要去稟告大夫人?”
“別去驚動大夫人了,我回院子歇息一晚?!?p> 老伯又將院門關好,看著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輕聲嘆了一口氣。
墨征原是墨府的庶子,當年大夫人逼死了墨征的親娘,以至于后來二人斗的你死我活。墨家嫡子意外死后,大夫人更是瘋魔了一樣,一口咬定就是墨征害死了兄長,硬是將墨征告上公堂。
也就是當年轟動一時的墨家殺兄案,不過最后破案都沒有證據(jù)證明墨征就是兇手,便成了一樁懸案,墨征也無罪釋放了,大夫人從此一蹶不振。
后來墨老爺也病逝,臨死前將墨征叫到跟前,讓他放下那些舊日恩怨,墨家已有頹敗之勢,在京都也就剩下這處老宅,若是后繼無人,祖宅敗落,那他也無顏去見墨家先祖。
七年了,還能記得當年之事的人少之又少,不過是興起一時的茶后談資,又有新的趣事兒,很快便就將先前的事給忘了。但是對于墨征來說,這七年他無時無刻不想為兄長翻案,找出當年的真兇。雖然他與大夫人老死不相往來,不過墨潯與他是真的兄弟情誼,在嫡母不仁的欺壓下,處處維護于他良多。
只有坐上現(xiàn)在的位置,才能有機會再接觸到當年的案宗,從他決定參與科考,伸手朝堂之時,一路至今,步步為營。
次日朝堂之上,大臣們已經(jīng)提前知曉了今日所議的話題,在陳太師上奏印刷術一事之后,紛紛踴躍進言,提議眾多,應是一早就打好草稿。
皇帝聽的也是心花怒放,沒想到昨日陳太師一場壽宴,今日還能帶給他一個驚喜?,F(xiàn)下與釕國的戰(zhàn)事平定,正是休養(yǎng)生息百廢待興的時機,若是推出此法,可以給寒門學子更多的讀書機會。
當下便于眾大臣商議,定下三本啟蒙的教學書本,命吏部接管此事,并設立普文司,監(jiān)管印刷術的實行和推廣。另向各州府縣衙頒發(fā)皇令,統(tǒng)計各地學府數(shù)量和人數(shù),朝廷將要免費發(fā)放書籍。
一連幾日,朝堂上談論的都是如何運用和推廣印刷術,吏部接此大任也是揚眉吐氣。吏部新設立司屬,自然多了許多空缺官位。因此朝上朝下各大臣亦是忙于奔波投帖,謀官還是舉薦都是需要打點關系。
陳太師上奏了印刷術一事,自然也沒有忘了傅國公府,道明此物乃是錢氏所獻,皇帝自然沒有印象這個錢氏是哪位,傅國公府在朝堂之上也很久沒有聲音。
不過既然有功,陳太師提及,賞賜便是,也沒必要親自宣來覲見。
曹公公帶著一車賞賜停在傅國公府的門前,這還是他第二次踏入國公府的大門,上一次來還是傅國公新喪期間,本以為這傅家后繼無人從此便會沒落下去。
袁伯將曹公公引入前堂,沒一會兒,余堯便帶著元寶前來接旨,此次只是口諭,所以不用跪著接旨,肅立即可。
曹公公傳達完皇上的意思,大致就是褒揚錢氏賢良淑德,無私奉獻之類,幾句官面上的話,然后就是賞賜布匹首飾,抬進來兩口大木箱。
送走曹公公,余堯讓袁伯將賞賜的東西清點入庫,便又帶著元寶往回走。這幾日她都在制作胸衣樣品,卻不知那日未央詩會的一首打油詩逐漸在京中流傳開來。
早間她才聽聞,她入水救司馬燁的那件事被人寫成了詩,當日芙園之中正在進行飛花令的文人才子眾多,寫個一兩篇文章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不過,本是傳誦她救人的英勇事跡,怎么也該是一段佳話吧?
偏偏被寫成“狀如蛤蟆水中游,”這他么哪位人才寫的。
余堯:“???”
她也沒有辦法,雖然會水,不過她真的只學會了蛙泳啊!青蛙的蛙好不好,為啥寫成蛤蟆。
不過她穿著一身寬袖長裙,入水之后鼓鼓囊囊,的確沒有青蛙那樣流暢的曲線,不如身著泳衣游起來優(yōu)美,用蛤蟆更貼切一些...不過這不是重點。
還有下一句“袖領外敞若無人,玉手交疊胸前摁?!?p> 好好的人工呼吸場景,不看上下文還以為寫的什么黃油詩。
“這首詩是誰寫的?”
元寶撫著下巴仔細想了想道:“好像是一位姓季的公子...哦!對了,戶部尚書家的公子!”
“戶部不是管錢的嗎,怎么也作起文章來,不去說書真是可惜了?!?p> “咦,夫人怎么知道現(xiàn)在城中說書的流行說這個,夫人!你是不是出名了啊!”
元寶興奮的說道,余堯甩過去一個白眼,元寶又悻悻然閉嘴。
城中新書:芙園落水記,蛤蟆美人...還有杜撰成少婦拯救落水公子暗生情愫的狗血故事,特碼原主人公安安才是個六歲小兒!
越編越離譜,當然一切罪魁禍首源于那首打油詩,莫名其妙的就火了。曾一度幾時余堯都恨得咬牙切齒想要揪出寫這首詩的季家公子,殺人滅口...當然這是后話了。
《芙園小兒落水記》
季舒塬(當日在人群當中目睹全過程的某小季)
寒風乍起秋瑟瑟,芙園曉廳飛令花。
忽聞岸邊傳呼聲,小兒沒水落湖中。
夫人憑欄干焦急,花容失色心高懸。
猛然一人躍桿起,飛佩環(huán)珠衣飄決。
狀如蛤蟆水中游,懷抱溺兒向岸移。
眾人喝彩伸援手,扶身上岸心落地。
冷裳體寒面白青,其母低啜淚衣襟。
袖領外敞若無人,玉手交疊胸前摁。
香唇低處蘭氣渡,小兒忽咳水盡出。
笑顏喜開莫后驚,未央詩會記此故。

臧海一夙
哈哈...我自己亂編的啊,沒啥水平,就當是季某人的水準寫出來的打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