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生死觀
六十三
“一世說也不全是我的生死觀,因為我有時候也相信冥冥中有主宰,因為有時我做的預知夢在現(xiàn)實中是可以應驗的。我也相信宿命、輪回,所以,目前我的生死觀是混著的、不成熟的?!?p> “全世界只有20%的人,是沒有宗教信仰的,而其中80%在中國,因為中國人從小培養(yǎng)的是唯物主義。你從小接受的就是唯物主義,所以你因此信奉了一世說。在你的認知里面,你覺得你自己是正確的。但是,世界上其它的國家,尤其是包括那些科學家在內的其它國家的人,依舊持有著自己認為正確的宗教信仰,比如牛頓,比如愛因斯坦。中國人反而認為,只要是科學的,那就是正確的,并且認為科學的就是唯物主義的,這是極其荒謬的。如果說真的死后有另一個世界,還與你的這世有關聯(lián),一般而言,會為死后漫長的時間做些思考和準備,那才是對自己負責,而且有長期的價值,只看眼前的價值,的確太短視了,除非你不信?!?p> “目前,我不能想到很遠,或者我根本沒想過?!?p> “那是因為,你覺得死的事情還早得很,現(xiàn)在不用想。但等到自己老去,不久的將來會面臨死亡時,這個問題就會凸顯出來?!?p> “忽然覺得,想那些遙遠的事,就關乎了信仰?!?p> “一百年太長,只爭朝夕,不想將來,只看眼前利益,當下價值,這些都是一世說生命觀的基本特征?!?p> “太深奧了,我還是先把生弄清楚吧,今生我要怎么過?”
“恰恰相反,釋迦摩尼認為,不知死,焉知生。把死的事情弄明白了,活得會更有意義。如果今生來生都是你的生,互相有關聯(lián),你會不會思考來生的事?”
“會?!?p> ”生死觀不是那么容易想清楚的,而且還會反復和迷茫。”
“如果有來世,我今生就不能亂來?!?p> “因為你信的來世、祖宗、上帝都是你看不見的?!?p> “但是,看不見的信,才叫信仰。哪天你說你看到上帝了,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了,那就不是信仰了?!?p> “現(xiàn)在你知道我生命觀的基礎了嗎?”
“我想讓你親口說給我聽?!?p> “你我此時此刻正在夢中?!?p> “說具體點”
“你自己慢慢體會,我不愿意往下講,要你自己悟?!?p> “沒慧根,悟不出來。”
“我認為,既不是一世說的人死如燈滅,也不是二世說、三世說的人死燈不滅,而是這盞燈從來就沒亮過?!?p>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你從何來又往何去?”
“夢中老虎,需要有一個媽嗎?這些思想對你來說太顛覆,你一開始完全接受不了的,而且會思路混亂,不知怎么才能信。三世說是信佛的基礎,到最后佛是否定三世說的。否定這個世界的真實性,是把看不見的輪回也否定了?!?p> “這太難理解了?!?p> “容易理解的還能成為顛覆嗎?把看不見的輪回否定了,也就是同時把涅槃也否定了,這叫不住輪涅二邊。這些東西,你需要理解至少一年,也可能一輩子也理解不了。”
“不會的,因為我有你。不過,為什么你今天的觀點讓我覺得和你的平常的言行有些相悖呢?”
“因為我本身就是矛盾體,理性與感性的矛盾體。也正是因為如此,我的人生才會更豐富多彩?!?p> “那按照你的思維模式,我們所謂的愛情,得到得不到最終都是苦?!?p> “樂是苦因,苦長樂短?!?p> “太精辟,受不了你,言簡意賅?!?p> “生老病死,誰都逃不掉,權情名利,你又能擺脫哪一個?”
“我想的很簡單,目前我就追求我想要的,然后再放棄,這是我的觀點,上過山頂再回到山腳下采菊東籬?!?p> “死生無常,你無法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人身難得,既然知道了究竟的真理,為何又要貪著眼前的那座山?”
“你還不是一樣?”
“喂,你哪來的時間看書的,不是讓你除了吃飯、工作、睡覺,其它時間都必須包愛我嗎?”
“我擠的海綿里的水啊,除了要愛你,我還要努力精進,我還要與你的靈魂并肩站立啊?!?p> “明天下午五十條短信?!?p> “我不,我不想發(fā)。”
“你又叛逆是嗎?”
“好啦,寶貝,說真的你總是能為我打開一扇一扇的窗,教會我很多東西。”
“我沒有教你什么,如果說有,只能勉強說讓你打破自我的框架,才能擁抱新的思想,這個世界大得很,多看點不同的,配稱得上是思想的書。你對自己的束縛太多了,那樣的話幸福感極低。”
“我覺得不低,因為有你。我隨時可以從你那里汲取營養(yǎng),我本身也不貪婪,有你恰好。多了會泛濫,少了又不及,所以我很幸運,你不偏不倚存在我的生命里。你是夢,是我的夢。其實早在看《莊子》的時候,看到莊周夢蝶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只是一個閃念。后來我坐在車上看小河里流動而過的樹木的倒影,也產(chǎn)生過哪個是實體哪個是幻體的閃念,但我始終沒有能力深究。因為你信佛,前段日子,我就看了點相關資料,也是懵懂?!?p> “講講印象最深的?!?p> “那我就說下我看的那些關于如何解脫六道輪回之苦的內容吧?!?p> “嗯?!?p> 若蘭見金言問她,興趣不減,遂又侃侃而談起來。她說:“三世說中講到了六道輪回,古印度人特別糾結,他們不僅會認為人會永遠死了再來,同時認為一件事情,就是六道輪回中不論哪一道的輪回都充斥著痛苦,各種各樣的痛苦,哪怕是天人道也有痛苦。人們就想,有沒有辦法讓我可以離開這六道輪回,我就可以永遠地擺脫這種輪回的痛苦了。那各種哲人、思想家、宗教對這個問題是要做出回答的。你要說這個問題不可能解決,那就永遠存在。如果說我可以讓你擺脫六道輪回之苦,那人就會問你,你怎么能夠做到?古印度不同學派就有不同宗教,其中婆羅門教,也就是現(xiàn)在的印度教,它認為世界的本質(本源)它有一個非常清凈的本體,這個本體就是梵體,里面有一個本我或者真我之類的表述,婆羅門教對這個問題它是怎么回答的呢?它告訴你宇宙的本體是梵體,非常清凈,本我或者真我在修行的過程中觀想,本我或者真我與梵體合二為一的話,你就能夠離開六道輪回之苦,獲得徹底解脫。觀想自己這個本我和梵體二者合一的觀修過程,相印過程就是瑜伽。其實瑜伽本意就是觀修合一,而不是姿勢這些末節(jié),瑜伽功夫遠遠不在姿勢上,也不是在你的冥想上面,而是在你的觀修上面,這個才是瑜伽的本意。原先我就弄錯了。這個就是婆羅門教(印度教)對于六道輪回尋擺脫到極樂給出的解決方案。
佛教也給出了一個方案,就是無我。沒有我的話,誰在輪回這件事不就解決了嗎?沒有人在輪回了,如果我不存在的話,那誰在輪回這個命題它就不存在,那么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不管婆羅門教的方式還是佛教這種方式,它們通常管這種狀態(tài)叫涅槃。涅槃不是佛教的專用名詞,總的來講,佛教就是對于相信六道輪回生死觀的,認為六道輪回每一道里面都是痛苦,希望能夠離苦得樂給出的一個方案叫佛教。
中國寺廟目前都是處于初級階段。
我們剛才說的一世說,認為人死燈滅;二世說認為人死燈不滅;三世說也是人死燈不滅,但是我看的資料是佛教其實不屬于這三個當中的任何一種。佛教告訴你這盞燈從來就沒有亮過,就是你剛說的你的生死觀。這確實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具有顛覆性的思想,這是對這個真實世界的徹底否定。所有哲學的產(chǎn)生都是需要有懷疑的,哲學起源于泰勒斯,他提出過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的本源是什么?這是公認的第一個哲學家,當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他是一個強烈的懷疑者。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他認為你看到的現(xiàn)相是把握不了真實的,他才提出了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任何哲學家他必須要對這個世界產(chǎn)生懷疑,才能夠成為顛覆的思想,甚至是反動的。站在這樣一個懷疑主義立場上面,有人懷疑過這個世界的真實性。比如莊周夢蝶,他也懷疑過這個世界的真實性,如果莊子看到釋迦摩尼會怎么樣呢?釋迦摩尼會拍著莊子的肩膀說,莊老先生,你不用懷疑,這個世界就是不存在的,因為我是從這個世界醒來的人。醒來的人在梵語中就是佛陀。否定世界的真實性就可以達到極樂狀態(tài),超越輪回之苦,就可以永遠擺脫六道輪回了。
你信佛,其實應該知道,信佛的基礎是你的生死觀要是三世輪回的,另外輪回是苦的,真的想死了不來,有了這兩點你才具備信佛的基礎,然后才是你如何能夠永遠地擺脫輪回之苦。
佛陀的無我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人無我,一個是法無我。人無我指的是你這個個體的人是不存在的;法無我是指你生活中的桌椅板凳、山川大地、宇宙人生,甚至廣闊到抽象,全都不存在。所以說在人無我的境界是告訴你,我不存在,誰在輪回這件事就解決了,這就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才告訴你桌椅板凳、山川大地、宇宙人生等等全部都不存在,那么帶來一個概念是什么?其實輪回也不存在!徹底把輪回泯滅掉,把涅槃也泯滅掉,不存在這個問題,這是不住輪涅二邊,徹底泯滅,這是大乘佛教的基礎。
現(xiàn)在我們寺廟里的和尚告訴你的緣起性空,任何東西產(chǎn)生以后慢慢最終會沒有的,或者把東西分到無限小,認為因緣際會就會化成各種事物,這就是佛陀,這是錯的。
佛陀告訴人們的是桌椅板凳、山川大地、宇宙人生等等一切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只是你認為它存在而已。但是佛陀告訴你如果你把這個世界徹底的否定掉,是不需要生滅的。
佛陀最偉大之處還在于他說世界不存在還能論證,實證實修,非常顛覆,至今為止,佛陀論證世界不存在的一套教育體系和論證過程沒有人能夠破譯得了,非常厲害。
你知道哲學領域有個證有容易證無難,那要是證明有一只黑天鵝的話,你只要把一只黑天鵝找出來看就可以了,就成功了。要是證沒有就很難的。我和你說我們地球上沒有,我們月球上有,你又沒去過怎么知道月球上有,永遠無法舉證,因為無法窮盡,但是佛陀就是證無了,很厲害。
什么是佛,什么是魔,知道這個世界不存在的,他醒來之后見到真實的就是佛,一旦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是實體存在的就是魔。從究竟意義上來講,認為這個世界存在的,他這個觀點就是魔,他只有徹悟到空凈的時候他才是佛。在佛教領域里,沒有聰明的人和愚笨的人,沒有好人壞人,評判的一點就是你有沒有醒來,我們稱為明或無明的人。
無明認為這個世界真實存在。你做什么是你自己的事,佛陀是不管你的,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能夠證悟真實的能力,在這個能力之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能成佛,佛教最公平,認為你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解脫成佛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佛陀是最公平的。他告訴人們人人都能夠成佛的,通過自己的努力你都可以,沒有一個神來主宰你的命運,你的一切都能靠自己來成功。
我沒把你帶亂吧,這是我現(xiàn)學的,但我不是很懂,所以這個我只能生搬硬套,不求甚解?!?p> “沒有,但以后不要再看這些東西。不過以后你可以常喝點酒,我喜歡看你微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