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簡而言之:我們不光要近朱,還要去做那個朱。
*
中國幼兒故事中有所謂“孟母三遷”的傳說,成語中更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說。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多層的意思。最明顯的,就是環(huán)境與人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影響。其次,它也暗含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人類群體結(jié)果。第三個意思,蘊藏在這個成語更深的地方,卻最具有積極性和哲理性的意義。
讓我們用例子來說明。眾所周知,美國公司里的人事政治其實是很鬧騰的。我們技術(shù)部門有過一位總指導(dǎo),叫別克。別克有一個頂頭上司,叫莫羅。莫羅原先就是部門指導(dǎo)的職位,因為政治的需要遷升為公司副總,直接領(lǐng)軍技術(shù)部門。這樣一來,兩個人分工重疊,而名為總指導(dǎo)的別克竟然落得個名正而言不順,一舉一動都有莫羅看著,管著。
這種身為總指導(dǎo)卻不自由、揮灑不開、憋氣的情形應(yīng)該是十分難受的。別克脾氣變得十分煩躁,常常莫名其妙地突然發(fā)火,搞得底下的員工對他意見紛紛。憋了兩年后,別克終于忍不住跳槽了,到另一家公司當(dāng)了名正言順的技術(shù)部門總指導(dǎo)。后來聽說,在那個新環(huán)境里,他如魚得水,心情舒暢,沒人覺得他脾氣不好。
這個例子說明了什么呢?人是有共性的;人性有好有不好。人都喜歡自由自在,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辦事。人又都是愛面子的。具有這些特性的人,在名正而言不順的境況下,他人性深處那些負(fù)面的因素會被激活,一般人不知道,只會覺得這個人脾氣很壞。而事實是,脾氣的好與不好,同時存在于一個人身上。在正面的環(huán)境里,好的脾氣被激活;在負(fù)面的狀況下,壞的脾氣顯現(xiàn)了出來。
回到“近朱者赤”這個成語。環(huán)境和他人對一個人有魔術(shù)一般的影響。所以,一方面,作為當(dāng)事人,我們需要注意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所謂鳥擇木而棲,人擇鄰而處。跟好的人在一起,我們會變好;跟聰明的、求上進(jìn)的同學(xué)在一起,我們的孩子就可能變得聰明、求上進(jìn)。同一個道理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我們?nèi)松郎希荒苤幌胫约?,不能只是一味地獲取而不給予。我們應(yīng)該想到別人,想到如何以自己良善的一面,好的言行,去激發(fā)別人同樣良善的那些東西;而不是相反,以惡言惡行去刺激潛伏在他人身上的那些惡的東西。
簡而言之:我們不光要近朱,還要去做那個朱。
大作家雨果顯然是深刻理解這個道理的。冉阿讓“接近”過一個慈悲的教父,一次寬恕的感動,使冉阿讓從此成了一個慈善的人。如果人人都能如那位教父,人類社會該有多么美好和諧!以人性的光輝來揚善去惡——我認(rèn)為,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成語最深刻、最積極的意涵。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虔謙芊芊
作者在閱文的其他作品:長篇言情小說《她叫蘆花》;長篇歷史小說《又見洛陽》;中短篇小說集《曾經(jīng)的美好都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