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猜測父親會同意三爺爺?shù)慕ㄗh,但是當真的聽見其松口答應,莫無傷還是激動的緊握雙拳、心潮洶涌,只是礙于幾位在座的長輩所以才沒有放肆。
“去吧,到樓上和你母親準備一下,明天早晨便要出發(fā)了!”瞥了一眼強憋心中歡喜的莫無傷后,莫驚雷只得無奈的囑咐道。
“好的父親!”回答的聲音既清又脆,話音方落便如蒙大赦趕緊閃人,或許是即將要離開這枯悶的山中生活去接觸山外的精彩世界,莫無傷竟然難忍激蕩的喜悅心情,上樓梯之時不自覺的用上了盤鶻九轉,腳尖輕點氣走涌泉,身形直沖斜轉幾個閃動便上了二樓。
望著莫無傷消失在樓梯口的背影,大廳中在座的幾人神情微動,只見莫正林撫須含笑對著一旁的莫驚風道:“看小無傷這身形飄若流云、快似驚鴻,莫不是這盤鶻九轉的第一境界身隨氣及已經(jīng)趨于圓滿?這進展速度比你當年可快多了。”
被莫名的拿來比較,關鍵還是以墊腳石的角色出現(xiàn)。這讓莫驚風心中忍不住一陣吐槽,你說這小子沒事瞎顯擺什么呢,也不知道藏拙……
場面這么尬怎么收場呢?要不厚一個……,小無傷!這帳記下了,后面必須找機會收拾一下……
念及此處本著“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的原則,莫驚風把俊朗英氣的臉上剛顯露出的絲絲尷尬迅速收起,隨即調(diào)整好心情、清了清嗓子回到:“呃……,是比我快一些,也就快一點點罷了,也不枉我一番苦心教導!嗯,不過還要繼續(xù)努力!”
“哈哈……”聽見莫驚風的回答,另外兩人隨即露出果然會如此的表情大笑起來。
望著兩人戲謔的表情莫驚風自然明白又被倆人戲耍了,只得無奈的摸了摸鼻頭訕訕笑道:“別跑題,來,繼續(xù)說正經(jīng)事兒!”經(jīng)過這個小插曲一攪和幾人心頭的陰霾卻散去幾分,大廳里的談論氛圍也輕松了一些。
至于父親他們?nèi)嗽诖髲d里聊的什么莫無傷一點都不關心,此時他正兩手捏在弟弟莫無憂那肉嘟嘟的臉上逗弄不停,而母親木芳華則在忙碌著給他準備明日下山需攜帶的各式物品。
雖說母親剛聽到他要下山時挺詫異,但是詫異過后卻是沒有多做阻攔,只是一邊收拾一邊不停的叮囑各種事項,什么下山后吃食要注意哪些?衣物增減要注意什么?待人接物時要留心什么?……林林總總,不勝其煩的講述不停。
耳邊聽著母親的叮囑、嘮叨,莫無傷面露笑意心中一片寧靜,時不時還把弟弟架在肩頭在房間里兜圈,逗的他哥哥、哥哥叫個不停……,兒行千里母擔憂!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或許很簡單,就是希望他們可以無傷無痛,一輩子可以過的無憂無慮,比如他父母給兄弟倆取名無傷、無憂就是印證這一點!此刻氛圍溫馨和諧,莫無傷頗為享受,真想這一刻可以時光靜止。
第二日清晨,巨闕峰下青石墻外的山道上,一大兩小三道背影漸行漸遠,石墻上矗立的莫驚雷、木芳華夫婦卻久久不舍得收回目光!
“夫人不用太過擔心,無傷已經(jīng)長大了!此次下山歷練一番對他也好,再說還有三叔在一旁照應,不用太過掛念。”看出妻子的憂慮,莫驚雷伸手將其攬入懷里安慰道。
“嗯,道理我明白,但傷兒畢竟是第一次離開我們,不放心肯定還是有些的。”注視著遠去的背影木芳華喃喃回到。
………………………………………………………………
雖說離別是傷感的,但是隨著遠離莫家堡、遠離巨闕峰,莫無傷的淡淡離愁迅速被這一路上的見聞沖淡,對于打小就在巨闕峰長大的他來說這一切是那么新奇。
為了更好的掩藏形跡幾人離山之時都用特殊手法易容,此刻哪怕是堡中相熟之人當面估計都辨認不出。
莫無傷此時形象大變,原本英氣逼人的少年模樣變得十分普通,皮膚微黑,眉似臥蠶;得益于長期習武和銀針閥體,他的身材要比正常的十歲少年高上許多,因此這一打扮整個人顯得頗為老成、憨厚,似乎有十三、四的模樣。
大步在前的三爺爺此刻腰系黃皮葫蘆,面容清矍、白發(fā)白須,莫無傷肩背藥囊與手拿布幡的青衣莫斯緊隨其后,妥妥的一個有道神醫(yī)帶領倆弟子行走江湖懸壺濟世的慈悲形象。
這趕路同時莫正林也給他倆灌輸了不少行走江湖的各種常識和忌諱,當然為了讓莫無傷更好的勝任藥童角色,莫正林與莫斯輪番對其進行基礎的知識普及。
邊學邊講一路行來,除了被迫灌輸諸多常識有些枯燥,其他對于第一次離開巨闕峰的莫無傷來說,一切都是那么新鮮。
為了避世藏蹤,除巨闕峰莫家堡周邊為方便運輸、開采礦石才修有山道,以及出于對族人安全考慮對一些毒蟲猛獸進行了清理,莫氏在其他區(qū)域盡量保持著北莽原始風貌。因此三人離開巨闕峰才不到一日光景便斷了道路,自此這北莽的崖高林密,惡水險山方才顯露出它的猙獰面目。
品種繁雜的各色毒蛇或盤踞在樹干上探出半個身子、或隱藏在草叢中發(fā)出陣陣嘶鳴;大小不一的各類毒蛛更是時不時自頭頂樹枝滑落、或編織出張張大網(wǎng)雄踞一方;爬滿蔓藤的巨木根部、苔蘚密布的巖石縫隙等背陰處更是生長著各色毒菇、毒草;甚至以莫無傷小有火候的功力輕松可以察覺出這一路至少有十幾波形態(tài)各異的兇獸在暗中尾隨……
“三爺爺這玉面圣手的名號果然有料!”莫無傷輕嗅了下臨行前被三爺爺灑在身上的藥粉暗贊道。
一路行來如此多的毒物、兇獸的恁是沒有傷到三人分毫,反而隨著幾人的前進紛紛四散退避,甚至三爺爺還偶爾出手或捉或采一些毒蟲、毒草放入囊中,看其頗為滿意的表情即可猜出這些毒物的難得。
有了三爺爺?shù)某鍪衷谙?,莫斯也是不再拘束,更是頻頻出手收集沿途的各式藥草,莫無傷嘴上喊著要幫忙,實則是玩心作祟充分發(fā)揮一貫風格乘勢禍害了不少奇花異草和毒物,不過有玉面圣手這尊大佛隨行護駕還真的就不怕出什么事兒!
煎、炒、烹、炸、烤一番折騰,經(jīng)過數(shù)次串稀后,還真的讓他琢磨出幾道毒物和藥草佐輔而成的美食,在其他兩位品鑒完畢后莫無傷的付出得到充分肯定,一致決定今后的飲食后勤重任由他負責!
或許三爺爺覺得這種實踐教學頗為實用,亦或許莫大廚這黑暗料理頗對他胃口……,于是三人前進的速度大大降低,隨著向北莽外沿的前行,莫無傷這半路出家的藥童在藥理方面的知識在飛速提高,就連一貫在藥理知識方面頗為自負的莫斯也是敬佩不已!說到這里要特別感謝這一路上獻出生命的那些可愛生靈,是它們的無私造就了莫……大廚的快速成長!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
波濤洶涌,浪花飛濺,哺育億萬生靈的清瀾江自北莽深處匯流聚溪奔涌而來,一路穿山過崖來到此處,在下一個山口便會轉向東南,水勢也會漸漸收緩。
沿江的山腳下行來三個身影,為首一位腰系黃皮葫蘆,面容清矍、白發(fā)白須,緊隨其后便是一高一矮兩個身影,高個子手拿木棍,個子稍矮的斜背一藤簍,看三人狼狽模樣莫不是落難逃荒?如有幸遇到那和善居士說不定還會獲贈些衣物干糧。
也不怪別人多想,實在是這三人的衣物條條片片的掛在身上好不凄慘,說是落難逃荒的都有些抬舉。可奇怪的是幾人衣物雖破但是面色紅潤,甚至泛著些許……油光!
沒錯!這便是玉面圣手莫正林、莫無傷、莫斯三人,原本喬裝打扮成有道神醫(yī)帶領倆弟子行走江湖懸壺濟世的慈悲形象,可是這拖沓的半月出山之旅硬生生的把幾人變成逃荒落難模樣。一路的枝掛石磨后莫斯手中的布幡只剩一根木棍,莫無傷背著的藥囊更是已散架,后來只得用藤條編制一個藤簍來應急!一身衣物更不用說早已經(jīng)扯掛的不成樣子。如果不是北莽群山之中人跡罕至沒有外人瞧見,只怕也不用出山探查了,直接打道回府即可!
自這半月的艱辛路途可以看出莫氏一族在茫茫北莽隱遁之深、行事的小心謹慎,亦看出莫氏對未知敵人的警惕!
尋得一處水流平緩處,三人取出早就準備好的衣物重新梳洗易容一番后又再次上路。
接下來的路途好走許多,危險程度也驟降數(shù)倍,行了兩三日甚至開始碰見一些進山的獵人、采藥人,又再行一兩日路遇的村寨、行人漸多,如果遇到一些跌打損傷、突發(fā)惡疾的病人三爺爺還會施以援手,免醫(yī)贈藥。
如此行事沒幾天,白發(fā)白須的慈悲神醫(yī)大名便傳遍方圓十幾里,沿途來看病之人絡繹不絕。山野之中本就缺乏醫(yī)師,一般的病痛都是能挨就挨,挨不過去就只能等死。忽然聽聞有神醫(yī)云游到此那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紛紛前來求醫(yī)。
些許病癥在大藥師玉面圣手莫正林的面前自然是藥到病除!隨著病人的口口相傳,更遠處的人仍在不斷地趕來。
求醫(yī)的病人越聚越多,這一日莫正林便不再前行,選一處合適位置就結廬而居,專心在此看起病來!
自誅仙、飄渺、凡人以來近二十年,一直有一個仙俠夢,此次圓夢之旅望各位朋友助我,收藏、推薦走一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