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 做一回文抄公
俗話說武無第一,文無第二,但凡詩詞如若不是極好或極差大抵是分不出高下的。這種詩會更是如此,真正好的詩作,能夠登堂入室的,在這種地方是出不來的,明面上是比臨場文采,可更多比的是平日里個人名聲,現(xiàn)在這陳歡的名頭一出,香榭中就再也沒有了點評之聲,一時公認他為最佳。
樓上女婢見無人再做點評,進了屋里,只悠悠聽得一聲嘆息,琴聲又響,第二首詞就被唱了出來:
“暗恨春老,殘紅風盡沾青草。
水光鱗淼,帆鼓頻劃棹。
重上高樓,比問南歸鳥,
君知曉,北游年少,今日仍安好?”
這一次李師師嗓音變換,變得凝重與低沉,不似剛才那般婉轉(zhuǎn),眾人聽得便覺一股滄桑之感。
這詩做的直白,借著傷春之情陳訴赤子之心,讓人一眼就明白詩里所蘊含的感情,李師師唱的也比方才更動情,就連不懂詩詞的趙訓都不由自主地對這官員獻上祝福:“愿你出走一生,歸來時仍是少年!“
陳歡聽的激動,站了起來,高聲問道:“不知哪位高作?”
紫袍官員抱拳:“老夫朱大,此正是在下拙作,陳官人能夠品評一番?”
朱大,一聽就是假名字。
陳歡還在感嘆:“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在下自認稍遜一頭?!?p> 聽得陳歡說出稍遜一籌,廳中頓時喧鬧起來,要知道陳歡恃才傲物,可從未聽過又認輸?shù)那闆r。
“這詩詞好在哪?我怎么聽不出?”一個豪紳提問。
“聽不出就別來參加詩會?!币晃晃氖砍鲅灾S刺。
“不知道這位朱大是什么來歷,我在東京似乎從來沒見過?!?p> “多半是哪里的一方大員,沒見其他官員都閉口不語嗎?”但更多的則是猜測他的身份。
這陳歡都稱贊的詩詞,必定也定位佳品,朱大面有得意的坐下。
“還有沒有其他才子獻上詩作?”見又一次無人點評,坐在樓上的李師師傳來詢問之聲,聲音能讓人聽出來略帶失望,自從周邦彥學士被官家封為大晟府提舉之后,就再也不敢來自己這長恨宮相會,也許久沒有聽過好詩詞。
今天這兩首,雖然在一般人心里算得上佳作,但是李師師還是覺得不過是效古之作,終歸缺了幾分新意。
見到還是沒人應聲,使了個眼神讓貼身女婢將白砂拉上:“既然如此,朱官人與陳官人便可上得二樓?!?p> “等等!”陳歡突然開口,叫住了女婢,他伸出手指,指向趙訓:“那位最后到的小兄弟似乎還沒寫完?!?p> 李師師與廳中其他人順著陳歡鎖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真看到還有一個人在奮筆疾書。
此時香已經(jīng)快要燒完,這時間也快到了,大家看他還是寫兩個字劃掉一個半,心中也就沒有多大的期待:“現(xiàn)在還未寫出,才情也算不得多高!”
李師師同樣也是一般看法,只不過她身為女人還是多想了一點:“這位公子,長得倒是十分俊俏?!?p> 陳歡滿臉自負,他同樣也認為這個涂涂改改的小子不貴對自己有什么威脅,不如幫他說幾句好話,在李花魁那里留下個好印象:“看他涂涂改改的樣子,應該是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大家不妨等他片刻!”
那朱大也是一般心思,他捋了捋胡子:“這詩詞一道,講究靈感,說不準他能做出些傳世佳作?!?p> 此時趙訓心中也是著急,這點絳唇的詞牌名太過生僻,除了李清照的《點絳唇.蹴罷秋千》和蘇軾的《點絳唇·閑倚胡床》之外,傳世名篇就沒剩下多少。但這兩個一個是女人寫的一個是先人寫的,也抄不來。原本他想放棄,可方才他聽到朱大的詞之后,腦海中突然想到了一首——元好問的《點絳唇.醉里春歸》。
但是這詩詞還是當年追女同學裝文藝青年的時候抄過,都過去二三十年,一時有些詞都忘得,只能邊寫邊猜:
醉里春歸,綠窗猶唱什么來著?流春竹?留春???
渺渺予懷,漠漠煙種樹。種樹沒寫錯吧?怎么感覺這么俗氣?
西樓暮,一簾疏雨,雨里春夢去。這句對不對?元好問是不是寫春夢?。?p> 廢了好半天的功夫,又要了兩張紙,這才勉強寫完,看著自己抹了又抹的的筏紙,紅著臉遞給了女婢。
“陳官人,這小郎君好一個苦工派,一張紙抹得黑了一半,當真是苦工了得。”果真有人挖苦。
趙訓臉上一紅,抱拳向著陳歡和朱大:“多謝二位仁兄!不然我這詩詞就寫不完了?!?p> 女婢那這筏紙上樓,好半天樓上也不見動靜。
“多半李花魁看也不看扔在了地上?!?p> “這麻衣麻褲的小子多半仗著長得漂亮,想來遇一遇李花魁,我看他多半是雜劇看多了!”
大家都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態(tài)。
“好詞!”突然樓上一聲贊嘆,讓眾人驚掉了下巴,緊接著琴聲想起,李師師的小唱傳出:
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
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
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
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沒有著意渲染殘春景色,而是旁處落筆,側(cè)筆取妍。立意便比我高了一籌!”陳歡苦笑,沒想到今天遇到兩個詩文勝過自己的人物。
朱大心中也是有所感悟:“夢里尋春去這句當真是妙不可言,語淡情深,春以流逝,他卻不生頹唐之想,還要到夢境中去追尋。也只有他這種年紀才會生的出這種執(zhí)拗勁。我與陳歡終究還是老了啊。心勁上就差了幾分!”
兩位大佬發(fā)了話,剛才嘲笑趙訓的幾個人,面上一陣紅一陣白,瞅著沒人注意,灰溜溜地溜出了長恨宮。
樓上的李師師同樣思緒飄飛:“綠窗中人借歌唱出心中惜春之情,思春戀春,卻說旁人春歸而不知,猶自癡情挽留淚。這不就說的是自己么?這公子看上去平平無奇,倒是知我心思。而且他這句頗有六一居士“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巧思,這心思著實配得上他這副俊俏模樣?!?p> 一曲過后,廳中鴉雀無聲,所有人心中都各懷所想,趙訓處于處于擔驚受怕的狀態(tài),怎么大家都不說話?難道我這詞記錯了?與別的記混了?我去,這下丟大人了。
“可是我做的不好?你們怎么這么安靜?”趙訓打破寧靜。
“好!端地是一首佳作!”贊美的聲音就像泥石流一般涌了過來,整個長恨宮里充滿了快活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