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激動
蕭烈反復(fù)向李嬤嬤求證:“水竹……水竹姑娘真的,真的愿意嫁給我嗎?”
好好一小伙子,瞧著都激動地結(jié)巴了,李嬤嬤微笑著,“我也認(rèn)識你三年了,你是個不錯的小伙子,所以才替你在我家大小姐和水竹姑娘前美言介紹一番。那你是什么想法???你要是愿意,老婆子就厚著臉皮,當(dāng)一回紅娘了?!?p> “愿意!我愿意的,求之不得!”
“辛苦李嬤嬤幫我美言了,我……我一定會對水竹姑娘好的!一定……一定不會讓她挨餓操勞。對,有我在一天,就不會讓她吃苦的!”
“行了行了,那我這便去回稟我家姑娘了。主家四月初就要回京了,真要辦喜事,還有半個月時間,都得抓緊了。”
“我……我這就回去找族里的長輩商議!”
話音一落,蕭烈拔腿就跑,轉(zhuǎn)身時竟然差點(diǎn)同手同腳摔一跤!
李嬤嬤轉(zhuǎn)身,看向墻角里漏出的一截衣角,輕笑:“出來吧。怎么樣,看得上嗎?”
傅胭抿抿嘴角,難得有些羞澀。
“多謝李嬤嬤替我操心了。李嬤嬤的眼光,水竹自然是信得過的?!?p> “哈哈哈,好!那咱們就去和小姐說說吧?!?p> 二人便一起回去了。
**
趙家是在石州擔(dān)任知府。
安平村距離石州不遠(yuǎn),到府城約十五里地。平日進(jìn)城趕集,慢悠悠半個時辰(1小時)就到了。
蕭烈愣是只跑了兩刻鐘(30分鐘)就進(jìn)了村,直奔村長孫長庚家。
蕭烈長輩都已不在,只有個狠心的大伯家,卻早就不怎么來往了。
婚姻大事,還是得找長輩說合操勞,他只能厚臉皮去求村長大叔。
孫長庚剛從田間回到家里,喝了兩口水,老婆子張氏正帶著兒媳們準(zhǔn)備晚餐。
“孫叔!我張嬸呢?”蕭烈跑得滿頭大汗,邊喘邊問道。
聽到喊聲,張嬸邊用圍裙擦著手上的水,邊從廚間走出來。
“這是怎么了?瞧你這滿頭的汗,出什么事了?”孫長庚疑惑。
“叔!我……我要成親了!”
蕭烈撓了撓頭,常年奔波曬黑的臉龐隱隱透出紅色。
“成親?誰家的姑娘??!”
“是啊,誰家的?。繈鹫J(rèn)識的姑娘多,你說出來,我?guī)湍銋⒃攨⒃敚 ?p> “不是村里的姑娘?!?p> 孫長庚引蕭烈到堂屋坐下,慢慢講。
“叔,你們知道的,我每個月都去城里趙府送一回皮毛。水竹姑娘就是趙府大小姐的大丫鬟?!?p> “知府大人啊……那府上的金貴人怎么會隨便往外找人婚配呢?!睂O長庚依然皺著眉,沒松開過。
張嬸點(diǎn)點(diǎn)頭附和:“是啊,阿烈啊,你要想成親了,嬸幫你在咱村里找找,咱村里也有好多待嫁的姑娘呢。都知根知底的?!?p> 蕭烈有些急,但他平日里嘴笨,不太擅長與人爭執(zhí)。
想了想,蕭烈還是將三年前水竹姑娘和李嬤嬤路過借銀子救了弟弟的事告訴了孫叔和張嬸。
三年前蕭家發(fā)生的事,孫叔他們也都知道,卻沒想到背后還有這么一段。
“這姑娘好,心善!你們也是有緣呢。”張嬸心軟,聽得連連夸贊。
蕭烈點(diǎn)點(diǎn)頭,頗為認(rèn)同,水竹姑娘就是心善的小仙女!
“張嬸,趙府四月初就得回京了,趙家大姑娘看水竹姑娘年紀(jì)也到了便想走前安排好她的婚事。李嬤嬤幫我說媒了。時間有些急,僅剩半個月,還需要張嬸您幫我費(fèi)心操持下婚事了!”
“這你放心,婚聘嫁娶這事我熟。”瞧著蕭烈家現(xiàn)在就剩這倆孩子了,也沒長輩能理事了,張嬸痛快地應(yīng)承下這喜事。
“我看看,這個月三月二十六就是大喜的日子,要不就定這天吧?”
蕭烈忙不迭地點(diǎn)點(diǎn)頭。
“那好,過兩天我陪你去府上交換庚帖八字。咱雖然家里不富裕,但聘禮這些也不能少的。”
“張嬸你放心,我這就回去準(zhǔn)備銀子給您送過來。具體要采買的聘禮宴席,就勞您操心了!”
蕭烈感謝完熱心的孫叔和張嬸,便回家忙碌。
蕭家位置有點(diǎn)偏,位處村角靠近后山,附近鄰居離得都有些遠(yuǎn)。
當(dāng)年蕭爺爺逃難來的安平村,娶了村里的錢氏姑娘。錢家只有一個閨女,家里的十畝地都給了女兒女婿。
蕭爺爺有兩個兒子,長子蕭強(qiáng),娶妻村里的大姓崔家崔杏花。育有一兒一女。十七歲的蕭大寶和十五歲的蕭甜。
次子蕭書就是蕭烈的父親了,母親李錦生弟弟時難產(chǎn)而亡。
爺爺奶奶早早故去,三年前,一向病弱的蕭書在一場風(fēng)寒里也沒熬過去。自覺吃虧多年一直忍受小叔子一家的大伯娘崔杏花說動大伯要分家。將兩兄弟趕出家門,霸占了家里的所有東西。
父親的喪事要辦,弟弟生病了也得看大夫。蕭烈可以接受分家獨(dú)自養(yǎng)活弟弟,但分家哪有什么都不分給二房的。
崔氏娘家是村里的大姓人家,族人多,大多默不吭聲。
還是村長孫長庚看不下去這么欺辱倆孩子,找村中族老出面調(diào)和。
壓著蕭老大分了四畝地和三兩銀子給兩兄弟。其他的是再不肯出一文錢了。
蕭烈拿二兩銀子給父親辦了簡單的喪事,一兩給弟弟看病卻不夠,還是靠傅胭救的急。
帶弟弟看完大夫回村后,他將三畝地賣給了村里人換了十二兩銀子。
蕭烈拿這些錢和村里買了靠山角的宅基地蓋了個簡單的土胚房,剩下不到四兩,都用來給弟弟抓藥看病調(diào)養(yǎng)身子。
家里急需銀子,蕭烈便開始上后山尋摸打獵。
開始的時候,蕭烈空有一身蠻力卻不得其法。
后來蕭烈意外救下獨(dú)身的老獵戶孫長明,孫長明性格孤僻,一個人住在半山腰。被蕭烈救下后,收蕭烈為徒弟,教他打獵的本事。
孫長明是村長孫長庚的遠(yuǎn)房堂弟,獨(dú)身半輩子,收了個徒弟能給他養(yǎng)老送終,這也是孫長庚把蕭烈當(dāng)自家子侄對待的原因。
靠著慢慢磨練出來的箭術(shù)和強(qiáng)壯的體格,獵物獵的多了,弟弟身子也漸好,蕭烈現(xiàn)已攢下了二十五兩銀子。他從中取出二十兩,只留下五兩以備不時之需和抓藥。
摸著夜色,蕭烈將銀子送往村長家。
而此時,村長和老伴兒也在為了他這婚事爭執(z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