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來看戶數(shù)和人口,我們魏國大約有90萬戶,人口為440萬;按我的估計,吳國約52萬戶,人口為230萬;蜀國只有28萬戶,人口僅僅94萬,是人口最小的國家。
再來看軍隊和官吏的數(shù)量,這足以看出黎民百姓的負擔有多大。我們魏國的帶甲將士近30萬,吳國帶甲將士為23萬,蜀國最多不過10萬。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吳國的官吏只有3萬,而蜀國這么小的面積,這么少的人口,卻要養(yǎng)活4萬官吏。
我們魏國的核心在中原,繁華富庶,人才濟濟;吳國的核心在江南,土地肥沃,人才也不少,何況君臣團結一心;而蜀國呢,地方閉塞,又與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接壤,人才凋零,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講,無疑都是三國中最弱小的。
“父親,明白您的意思了!”司馬昭說,“蜀國的實力最弱,諸葛亮卻不恤民情,反而來攻打強大的魏國,簡直是自不量力?!?p> 司馬師也嘆道:“其中,最為可憐的,還是蜀國的百姓,除了要養(yǎng)活四萬無能的官吏,還要養(yǎng)活近十萬忙于打仗的軍隊。”
司馬懿笑著說:“對啊,諸葛亮作為丞相,不整頓吏治,休養(yǎng)生息,為百姓減負,卻熱衷于打仗,這能是一個賢相做的事嗎?”
他看著兩個兒子,“因而蜀軍的糧草問題,是讓諸葛亮最頭疼的,他每次長途奔襲,一旦接不上,自然就會退兵?!?p> “父親的意思,根本不與對方交戰(zhàn),就可以耗死蜀國?”司馬師問道。
司馬懿說道:“剛才,你倆也聽了狐貍的一些趣事,它們吃帶刺的刺猬,沒有蠻干,而專找對方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下手。蜀國的弱點,便是國貧民少,打不起消耗戰(zhàn)?!?p> 他開始笑了,“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過與蜀軍對抗,我們好培植勢力,暗中積攢力量。到時候,當蜀國滅亡了,我們司馬家族也坐大了,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兩個兒子聽了,不得不欽服父親的老謀深算。
司馬昭說道:“看來,父親說得對,諸葛亮作為丞相,不待在成都整頓吏治,輕瑤薄賦,卻勞民傷財,熱衷于打仗,這是他最大的失誤啊!”
“最好笑的是,他在《前出師表》上,還言之鑿鑿地宣稱,這是為了光復漢室!”司馬師笑著說。
司馬懿指責說:“若論起來,劉備和諸葛亮這君臣二人,是當今世上最惡心最虛偽的人?!?p> “劉備不過是織席販履之輩,卻自稱中山靖王之后,言必稱“光復漢室”,結果當了蜀國的皇帝不說,接下來非但沒有踐諾,采取行動光復漢室,來攻打首先稱帝的魏國,而是為了狹隘的兄弟之情,竟然去攻打吳國,結果將大半生才積攢起來的軍隊家底,一下子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如此看來,這個劉備,漢室在他心目中的份量,根本還比不上狂妄自大的斷頭將軍關羽???
“因此,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很多的奸滑之徒,為了掩蓋自己的真正目的,往往都是表面說一套,心里卻是另一套,一定要辨識奸忠。
“再來說諸葛亮吧,在《前出師表》上,一開篇就講‘益州疲弊’,嘴上說得不錯,可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卻擅作主張,大動干戈,長途奔襲,來攻打強大的魏國,豈不是前后自相矛盾!
“另外,他的這封信,所講的主要意思,是勸劉禪‘親賢臣,遠小人’,可是他眼里的賢臣,什么郭攸之、費祎、董允這些文臣,是庸碌之輩且不說,最為好笑的是將軍向?qū)?,更是連像樣的仗都沒打過,竟然稱作曉暢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