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十六國亂世之金戈鐵馬

9 元嘉終 逆子弒父

十六國亂世之金戈鐵馬 南朝著作郎 8739 2020-12-29 09:00:00

  元嘉二十八年正月,飲馬長江的魏帝拓跋燾剛剛退軍,正在圍攻盱眙,長江北岸仍然戰(zhàn)云密布,可是遠在益州的安城郡卻顯得那樣的安靜祥和,畢竟千里之外的戰(zhàn)場還是那么的遙遠。

  新年剛過不久,邊陲小城安城內家家戶戶的大紅燈籠還沒有拿下來,城中居民一個個仍然沉浸在“調露初迎綺春節(jié)”的喜悅中。清晨,大多數(shù)民戶還沒有起床,街道上空空蕩蕩不見行人,只剩那些大紅燈籠迎風擺動著,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這份清晨的寧靜。有的民戶被吵醒,不經(jīng)埋怨道“大清早,城門還沒開,哪來的馬隊??!”。當然,有些人入城是不需要等待擊鼓開門的,很快十數(shù)匹快馬停到了一戶民宅門前。

  這戶民宅也不是多么的雕梁畫棟,看上去也就是個中上之家。那一行十幾個人,雖穿便服,但從氣質做派上一看就知道是官家出身。只見他們整齊的翻身下馬,接著在為首之人的示意下,一名青年來人穩(wěn)穩(wěn)而略帶恭謹?shù)那闷痖T來......

  原來居住在這里的家主竟然是當年權傾朝野、士宦歸心的原彭城王劉義康。劉義康是宋武帝劉裕的第四子,自幼聰慧、記憶力驚人,一身武藝而又禮賢下士,劉裕稱帝后被封為彭城王、右將軍,食邑三千戶。文帝劉義隆登基后,進為驃騎將軍、加授散騎常侍、開府儀同三司。元嘉六年得以入朝輔政,任職侍中、司徒、錄尚書事、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元嘉九年,更領最為重要的揚州刺史一職。

  后來文帝劉義隆屢屢病危,朝中大小事皆出劉義康之手。文帝病重時,劉義康服侍宋文帝吃藥,盡心衛(wèi)奉,湯藥飲食非口所嘗不進。有時,劉義康連夜不寐,數(shù)日不解衣。文帝劉義隆為此十分感動,加上自己病重無法視事,所以朝廷內外眾事皆交給劉義康處理,劉義康所奏的事項都得允許,而刺史以下官員都由其決定任免,甚至連生殺大事常由他決定。于是彭城王劉義康朝野輻湊,勢傾天下。特別是元嘉十三年,劉義康一手主導了鏟除檀道濟及其親信的事件,更加凸顯了劉義康的威勢,從此以后朝廷內外皆傾服于劉義康,而他的權勢也達到了人臣的極點。

  雖然劉義康權傾朝野,但是他做事無有倦怠,又不計尊卑、禮賢下士。國內士人官吏也都爭相投奔,他把朝中有才之士都招入自己府下,而其府中無能或忤逆其意的都會調到朝中,一時間彭城王府中精英更甚于朝廷。

  漸漸的劉義康開始驕橫起來,以為自己是天子至親,做事率性而為,毫無君臣之禮。各地進貢的禮品,好的總是送到彭城王府,次一等才會送入皇宮。有一次,文帝劉義隆病體微愈,召集群臣在御花園中茶敘,席間文帝劉義隆隨便嘆息道:“今年上貢的柑橘似乎要劣于往年,又小又澀!”。

  一旁的劉義康不假思索的接口道:“今年的柑橘也有好的,臣府上的就不錯!”,于是讓人去取。等到下人把王府的柑橘取了許多獻給皇帝后,劉義隆才吃驚的發(fā)現(xiàn),這些柑橘個個都要比宮里的大上三寸,而且香甜可口。劉義隆心頭十分不悅,但是表面上仍然平和的玩笑道:“果然還是東府之柑比較好??!”。

  這些事情也許劉義隆還能忍受,但是他漸漸發(fā)現(xiàn),彭城王府的親信不是被授予要職就是被外放要地,王府中的童仆竟然多達六千人,遠遠超過了朝廷的定制,便開始疑心起來。

  然而真正觸碰皇帝逆鱗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一日劉義隆再次病危,昏迷不醒,經(jīng)過御醫(yī)搶救才勉強蘇醒過來。劉義康焦急的伺候了文帝一天,晚上回到府中,傷心的痛哭失聲。劉義康的親信彭城王長史劉湛問明原因后大喜,勸諫道:“面前天下局勢艱難,若陛下駕崩,豈是幼主可以駕馭,愿殿下早做準備!”,劉義康聞言大驚,當面怒斥道“休要胡言亂語!”。

  但是劉湛并未放棄,他私底下聯(lián)絡了許多劉義康的親信,祭酒孔胤秀更是瞞著劉義康從尚書儀曹那里找到了東晉末年晉成帝立皇弟晉康帝的典故,意圖等著文帝駕崩之后,馬上就擁護劉義康登基。

  誰知劉義隆的身體卻漸漸康復了,等他得知了此事,頓感心寒“自己病重,準備讓劉義康做輔政王,輔佐太子,誰知他們想的卻是廢儲自立!”,這無疑已經(jīng)觸及了帝王的底線。

  劉義隆擔心自己身體再度病危,于是決定采用雷霆手段解決此事。元嘉十七年四月一日,文帝召彭城王入宮,當劉義康剛剛邁入中書省時,突然被奉詔進京拱衛(wèi)的青州刺史杜冀帶兵控制。緊接著文帝下令捕殺劉湛、孔胤秀、劉斌的等一眾彭城王的親信。一場未遂的宮變就在文帝劉義隆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手段下平息。

  劉義康對此毫無還手之力,當即上表求退。劉義隆念及手足之情,便命劉義康為江州刺史,出鎮(zhèn)豫章。

  就在劉義康心如死灰,打算終老任上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禍端再次降臨在他頭上。

  元嘉二十二年初,精通星算、占卜的散騎員外郎孔熙先卜的一卦,卦相上顯示“天子將死于骨肉相殘,新王將出于江州!”,按照卦相一對,新王必指向劉義康??孜跸认胫咀约寒敵蹙褪鞘艿絼⒘x康提拔才可以入朝為官,后來彭城王倒臺,自己再不能升遷,從此郁郁不得志,如今卦相已明,看來是要變天了。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同樣郁郁不得志的太子詹事范曄。

  范曄才華橫溢,經(jīng)史子集無一不通,所著的《后漢書》博采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流傳千古!但是因為持才自傲,放蕩不羈,一直被同僚排擠,多次沉浮,入仕幾十年一直都無法身居高位。

  范曄在劉義康當政時也很受其敬重,于是兩個失意之人一拍即合,決定發(fā)動政變,拱劉義康上位。不過兩人覺得自己勢單力薄,要想成事必須朝中實權人士配合,一番篩選后,他們找到了尚書令、護軍將軍徐湛之。他們認為徐湛之能有今日要得利于當年劉義康的提拔,但是徐湛之轉身就向文帝劉義隆匯報了兩人的密謀。劉義隆大怒,迅速派人捕殺了孔、范二人。身在江州毫不知情的劉義康也無端受到牽連被降為平民,遷往益州邊遠的安城居住。

  元嘉二十四年,胡誕世等人在豫章叛變,圖立劉義康為帝,但很快被鎮(zhèn)壓,劉義康再度無辜而被牽連。當時江夏王劉義恭上書稱劉義康有怨言,動搖人心,建議流放到更偏遠的廣州。宋文帝聽從建議并命沈邵領廣州事,但劉義康未出發(fā)沈邵就去世,遂一直暫留在安成郡。

  元嘉二十七年底,拓跋燾飲馬長江,南朝形勢嚴峻,劉義隆深怕有異心的人會趁亂推舉劉義康反叛,所以狠下決心,讓人趕緊解決了這個隱患,于是才有開頭這段。

  “草民一直謹守本分,從未有僭越之行,嚴大人可否代我向陛下求情呢?”,劉義康跪在地上,面對一眾建康來人悲傷的說道。

  中書舍人嚴龍,卷起圣旨,微微言道:“皇命難為,我等不敢忤逆,足下還是接旨吧!”,說完就讓人捧出毒酒。

  劉義康滿眼含淚,悲聲道:“佛語有云,自殺者來世不得超生,吾絕不能飲這毒酒!”。

  嚴龍見劉義康不肯就范,沉默良久后,下令屬下上前,強行用枕頭將其悶死。此番景象、此等對話和當初晉恭帝遭遇何其相似??蓱z一代名王就這樣被皇兄冤殺。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劉義康流放安城郡不久,有一次無事可做,平時不讀書的他拿起《漢書》來看。當看到漢文帝流放淮南厲王的典故時,突然懊悔不已,感嘆道:“原來這種事自古就有了,看來我受到這樣的懲罰一點也不冤枉啊!”,是啊,如果這位才能顯著但不愛讀書的王爺,如果能早讀點書,了解君臣有別、水滿則溢的道理,也不至于有如今的下場了。

  幾乎在劉義康被悶殺的同時,北魏國都平城一則消息傳到了正在圍攻盱眙的拓跋燾耳中,太子拓跋晃病死。拓跋燾為此大為悲傷,他心里知道太子的死是自己所造成的。早在去年底南征的時候,深受寵幸的中常侍宗愛奏報太子府中親信給事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城意圖攛掇太子謀反。拓跋燾大怒,命人至平城斬殺仇尼道盛和任城,并夷其三族,同時遭到株連的太子近臣多達數(shù)十人,然后整肅太子府,并嚴厲譴責太子。那時太子拓跋晃已經(jīng)患病,憂懼之下竟然英年早逝,時年二十四歲。

  拓跋晃乃是拓跋燾的長子,自幼聰慧、記憶力強、過目不忘,喜好閱讀經(jīng)典,六歲即被封為太子。拓跋晃崇信佛教,當年因為拓跋燾滅佛,父子間產(chǎn)生嫌隙。但是北魏南征時仍被拓跋燾命其監(jiān)國,如今太子已死,天倫之情下的拓跋燾怎能不傷感,于是開始厭憎宗愛。

  拓跋燾回到平城之后,一番調查得知太子也許是被冤枉的,更加追悔莫及,而宗愛擔心自己會被誅殺,于是便開始了一番膽大包天的籌劃。

  宗愛因犯罪而被閹割,他原本隸屬太子府,但是并不被拓跋晃待見,只在東宮罰做苦力,但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竟然獲得了皇帝拓跋燾的青睞。宗愛因為反應敏捷、做事周道,極會察言觀色,把拓跋燾服侍的十分妥當,拓跋燾一日也不能離開他。很快便被封為中常侍,甚至秦郡公,就連每次出征拓跋燾也要把他帶在身邊。

  但是宗愛私底下卻是個極其陰險殘暴,多行不法之人。他結黨營私、為非作歹的事情當然不能逃過精明的太子,于是兩人關系一直不睦,與太子親信仇尼道盛和任城更是勢同水火。為了自己身家性命和一世富貴,太子一黨是宗愛必須鏟除的,所以他一直都在魏帝拓跋燾面前構陷太子,終于導致太子近臣被殺,太子憂懼而死。

  回到平城后,宗愛感覺到拓跋燾對太子之死極為追悔,常常借酒澆愁。他擔心自己這個罪魁禍首遲早會被皇帝誅殺,于是惡從膽邊生,決定先下手為強。

  一日,拓跋燾又是喝的酩酊大醉,宗愛乘機與心腹賈周一起悶死了皇帝。堂堂一代雄主,一身征戰(zhàn)無數(shù),統(tǒng)一北方雄才大略的君王竟然就這樣死于身邊閹人奴仆之手,時年四十五歲。

  事后,宗愛謊稱拓跋燾是死于“勞累過度、酒后暴亡”。并假傳赫連皇后旨意立與自己親厚的拓跋燾六子拓跋余為帝。

  拓跋余繼位后,為其父拓跋燾上謚號“太武皇帝”。并封宗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兼任中秘書,更進封為馮翊王。閹人為王在歷史上極為罕見,宗愛從此權傾朝野,更加肆無忌憚,不但大行不法,培植親信,而且對北魏宗室以及反對自己的大臣進行了一場大清洗。

  拓跋余不甘受其擺布,打算誅滅宗愛。誰知事泄,宗愛搶先在拓跋余祭祀宗廟時,帶人將其殺死。一個宦官半年之內連殺兩位帝王,而且其中還有一位威靈杰立的雄主,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

  由于宗室被殺了很多,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擁立前太子拓跋晃的長子拓跋濬為帝。源賀和劉尼來到禁軍駐地,宣布新君拓跋濬已經(jīng)繼位,以及宗愛弒殺皇帝的罪狀。早已恨透了宗愛的禁軍們紛紛山呼萬歲,愿效死力。禁軍在兩人的帶領下,沖進皇宮,逮捕了宗愛、賈周等人。罪惡滔天的宗愛以及親信們被用五刑誅殺,并夷滅三族。經(jīng)過半年的動蕩,北魏朝廷總算穩(wěn)定了下來。

  身在建康文帝劉義隆得到拓跋燾身死,魏國動亂的消息后,大為興奮,認為復仇和收復河南失地的機會終于來了,于是在元嘉二十九年倉促間再謀北伐。

  距離拓跋燾飲馬長江剛剛過去一年,國力俱損,未及恢復就要再次北伐,朝廷當然一片反對之聲。太子中庶子何偃認為江北數(shù)州經(jīng)歷過上一次北伐后還未復原,如今北伐未是時機;上一次反對北伐的沈慶之再度進諫試圖阻止北伐,但宋文帝都不接納。群臣之中贊成北伐的只有魯爽一人。

  魯爽乃是當年司馬休之之亂逃奔北魏的魯軌之子,與其父一樣號稱萬人敵,因此也深受拓跋燾的欣賞,被封為寧南將軍、北魏荊州刺史,封襄陽郡公,鎮(zhèn)守長社。但是他跟他父親一樣,始終以漢人自居,時刻想要南歸宋國。于是趁拓跋燾南征之時,與兄弟魯秀率眾歸宋。劉義隆見魯爽來歸大為高興,按照當年承諾其父魯軌一樣,拜其為征虜將軍、司州刺史、義陽內史。此次拓跋燾暴斃,他認為是北伐的大好時機,于是極力支持文帝劉義隆。

  得知文帝又要北伐,青州刺史劉興祖上疏進言道“陛下往年北伐占據(jù)河南而不得守,此次向北用兵應當派青冀二州共七千兵卒直指中山,占據(jù)河北要地,并取當?shù)剞r(nóng)產(chǎn)補充軍糧,如果成功,河南守軍亦當潰敗,率北伐主力的張永更可北渡黃河作支援?!?,然而宋文帝一心只想收復河南,不肯聽從。

  元嘉二十九年五月,宋文帝正式下詔北伐,分兵兩路,一路命蕭思話督冀州刺史張永攻碻磝;一路命魯爽、魯秀兄弟與程天祚率四萬荊州兵攻許洛,雍州刺史臧質攻潼關。

  令劉義隆想不到是,北魏的動亂在半年之內已經(jīng)敉平,此時宋軍面對的北魏依然是還那個強大的怪物。

  大軍出發(fā)后,守歷城的建威將軍申坦入黃河支援,張永的司馬崔訓及齊郡太守胡景世都率青州兵和張永會合。當年七月,張永到達碻磝,并圍城,接著兵分三路攻城,張永、胡景世統(tǒng)東路,申坦統(tǒng)西路而崔訓統(tǒng)南路,可是仍久攻不下。八月辛亥日夜晚,魏軍挖地道出城,縱火燒毀崔訓營壘及攻城器具,兩日后又燒了張永和胡景世的軍營,不久魏軍再破壞崔訓進攻的通道。張永于是在當晚便撤圍退兵,可是卻沒有告知其他人,于是令宋軍大亂,被魏軍猛攻后,死傷慘重。蕭思話見狀率兵增援,盡力攻城但仍然失敗。八月丁卯日,蕭思話見久攻不下,青、徐二州又歉收,遂在八月丁卯日率軍退還歷城,斬崔訓,并共收張永、申坦下獄。

  由征虜將軍魯爽率領的西軍進攻長社,北魏守將的禿發(fā)幡出逃,魯爽占領曾經(jīng)自己在北魏坐鎮(zhèn)的長社。臧質則只出襄陽城郊,柳元景及薛安都進兵潼關;梁州刺史劉秀之也派蕭道成越過秦嶺進兵長安。北魏方面封禮進防弘農(nóng),兒烏干守潼關,拓跋遼守河內。不久,魯爽在大索擊敗拓跋仆蘭,進而兵鋒直抵虎牢,就在這時得知東路軍已退,于是和柳元景商議后決定退兵。蕭道成等軍亦見魏援將至,退還仇池。此次北伐再次無功而返。

  此次北伐號稱元嘉第三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不但規(guī)模沒有前兩次大,更是同樣以失敗告終。劉義隆認為大軍乘拓跋燾暴斃,魏國動亂出征仍不能勝,大為憤怒,之前得知東路軍出戰(zhàn)不利就曾下書給都督蕭思話道“沒到冬天,北虜就已獲勝,馬上隆冬將至,河北大軍必然前來送死,你若不能勝,朕就要率領諸皇子親自上陣了,你將此詔傳給張永和申坦看看,莫要讓朕失望!”。東路軍仍然戰(zhàn)敗了,劉義隆憤怒的對大將軍、江夏王劉義恭說道:“早知諸將如此,朕應當親自持刀在后督戰(zhàn)了,如今追悔莫及啊!”。

  宋文帝劉義隆一生三次北伐,先不論成敗,只是不忘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也比后世的南朝君王要強上百倍,不過他屢屢用人不當,又事事橫加干預,導致?lián)p兵折將,不知其父劉裕地下有知當做何想!

  對于劉義隆的北伐間接之中還造成了讓人難以想象的后果。太子劉劭自從的二次北伐開始,就屢屢勸阻,不但與父皇劉義隆造成不快,也與劉義隆的近臣衛(wèi)將軍、吏部尚書江湛產(chǎn)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劉劭是劉義隆正妻袁氏所生,是劉義隆的嫡長子,出生之時正逢劉裕駕崩。國喪期間產(chǎn)子不是體面的事情,于是劉義隆對此加以隱瞞,直到兩年后登基才對外宣布。劉劭出生時,相貌丑陋,母親袁氏很是厭惡,想到又是國喪,打算溺死他,幸好劉義隆及時趕到,劉劭才得以保存。成年后,劉劭機敏聰慧,愛讀經(jīng)史,特別喜好武事,很得文帝劉義隆的喜愛,認為他將來會是個文武雙全的皇帝。劉劭六歲時就被封為太子,皇帝為他擴建東宮,增加東宮衛(wèi)士萬人歸其統(tǒng)領。

  元嘉二十七年,劉裕意圖第二次北伐時,劉劭認為北魏剛剛統(tǒng)一北方,正處于上升之勢,北伐定然無功,于是極力勸阻。誰知勸諫不但被父皇訓斥,更與天子近臣江湛沖突,險些讓人撞死了江湛。后來文帝為了緩和他們兩人的關系,不但當面說情,更把江湛的女兒嫁給劉劭為妃。但是劉劭依然討厭江湛,時常在父皇面前罵他為佞人,建議父皇疏遠江湛,但劉義隆依然寵幸如故,這讓劉劭十分不滿。

  而江湛自知不容于劉劭,將來恐有禍端,于是也極力的在劉義隆面前貶損劉劭。這讓他們父子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元嘉二十九年,劉義隆不顧剛剛新敗,國力損失嚴重,再度北伐。劉劭大為憤怒,又想到自己已經(jīng)當了二十幾年太子了,心中更是憤懣。于是在其二弟永興王劉濬的鼓動下,想要行不臣之事。

  劉濬是劉義隆的次子,母親潘淑妃有傾城之色,很受文帝寵幸,因此遭到皇后袁氏的妒忌,袁氏因此郁悶而亡。原本劉劭因為母親的關系非常痛恨劉濬母子,但是性情隱忍的劉濬卻常常巴結討好劉劭,兩人因此竟然變成了死黨。

  劉劭的姐姐東陽公主劉英娥有個心腹婢女叫王鸚鵡,為人風騷嫵媚,與劉氏兄弟關系都不一般。王鸚鵡與當時吳興民間出名的女巫嚴道育關系親密,于是就推薦給二人相識。劉劭與劉濬在嚴道育的鼓動下,決定行巫蠱之事,讓劉義隆早日歸天。

  王鸚鵡和公主府家奴陳天興、宦官慶國皆曾參與巫蠱之事。劉劭為此還將陳天興調入東宮衛(wèi)隊,給了他一個隊主的職位。東陽公主死后,王鸚鵡本應該離宮出嫁。但劉劭為了守住巫蠱秘密,便與劉濬合謀,將王鸚鵡嫁給劉濬府佐沈懷遠為妾。

  文帝劉義隆后來知道了陳天興從一個家奴突然擔任隊主的事以及王鸚鵡出嫁的相關情況,特意遣宦官前去詰問劉劭。劉劭辯稱是因陳天興身體壯健故而給其職位,并表示王鸚鵡尚未出嫁,劉義隆便未再追查。但劉劭仍不放心,還致信劉濬,和他統(tǒng)一口徑。當時,劉濬正鎮(zhèn)守南徐州,遠在京口。他在回信中公然提及謀逆,稱劉義隆若繼續(xù)追查便讓嚴道育作法將其除掉。

  王鸚鵡早先一直與陳天興私通,嫁給沈懷遠后擔心事情敗露,便唆使劉劭暗殺陳天興滅口。陳天興之死嚇壞了參與蠱惑之事的宦官慶國,他擔心自己也會被滅口,便向劉義隆告發(fā)巫蠱之事。

  元嘉二十九年七月劉義隆當即命人收捕王鸚鵡,并在她家中搜出劉劭、劉濬之間的數(shù)百封往來信件,所涉及的內容全都是詛咒、巫蠱之事,他們在含章殿前所埋蠱惑劉義隆的玉像也被挖出。

  劉義隆怒不可遏,打算嚴懲劉劭與劉濬兄弟,面對事情敗露,兩兄弟跪地磕頭,苦苦哀求。出于骨肉親情,劉義隆居然原諒了他們,只讓人追捕女巫嚴道育。事后劉義隆回到后宮對劉濬母親潘淑妃說道:“太子如此行事是貪圖富貴,倒還情有可原,怎么連虎頭也要詛咒于朕呢,朕對你們母子難道還不夠恩寵嗎,沒有朕你們該怎么辦?”,虎頭是劉濬的小名,劉義隆一番言語是多么傷心、失望!

  劉義隆的寬恕放任,不但沒有讓劉劭、劉濬兩兄弟良心發(fā)現(xiàn),反而更加怨恨父親。其實嚴道育并沒有逃遠,只是扮做尼姑躲到了劉濬的始興王府,潘淑妃有次去王府小住,發(fā)現(xiàn)了此事,苦勸劉濬除掉嚴道育,避免大禍,但是劉濬并未聽從。

  終于有一人,嚴道育還是被人發(fā)現(xiàn),并報知文帝。劉義隆得知嚴道育竟然就藏在始興王府,原來劉劭、劉濬兩人依然跟嚴道育交往,頓時又是憤怒又是悲傷,這讓劉義隆下定決心要廢黜太子,嚴懲劉濬。

  誰知劉義隆一日忍不住竟然對潘淑妃抱怨此事,說出自己要廢黜太子跟始興王,甚至揚言要處死他們兩個不孝子。潘淑妃聞言大驚,哭鬧道:“陛下如果要殺始興王,不如先殺了臣妾,省得臣妾看到兒子大禍臨頭!”,劉義隆惱怒異常,隨即拂袖而去,誰知竟釀成大禍!

  愛子心切的潘淑妃,當晚便讓人通知劉濬這個消息,讓他向父親誠懇道歉,求得原諒,誰知劉濬卻立即去找劉劭商議對策。

  “事已至此,我等不能坐以待斃,這都是父皇逼的”,劉劭滿臉兇戾的說道。

  “臣弟愿為太子肝腦涂地!”劉濬向劉劭一鞠到底。

  兩人于是決定造反,元嘉三十年二月二十日晚間,劉劭命東宮司馬張超之集結親信將士兩千余人,準備在次日凌晨起事,并連夜召來前太子中庶子蕭斌、太子左衛(wèi)率袁淑、太子中舍人殷仲素、太子積弩將軍王正見等入東宮,請他們協(xié)助起事。蕭斌、袁淑均表示反對,請劉劭再作考慮。劉劭拔劍大怒。蕭斌這位當年第二次北伐時的東路軍統(tǒng)帥嚇得當即改變立場,表示支持。袁淑仍舊堅持反對,但未能動搖劉劭政變的決心,隨即命人將袁淑押下。這位第二次北伐時,要做“封禪書”逢迎天子的袁淑,此次竟然表現(xiàn)的如此忠貞剛毅。

  第二日凌晨,天還沒有亮,劉劭便登車準備出發(fā),并在朱衣朝服之下暗穿戎裝。他先將始終不肯配合行動的袁淑斬殺于奉化門前,然后與蕭斌同乘畫輪車,率東宮衛(wèi)隊如同平時入朝一樣向宮城進發(fā),直抵萬春門外。按照朝廷制度,東宮衛(wèi)隊不得進入宮城。但劉劭詐稱奉有敕命要帶兵入宮收討,迫使守門軍士打開萬春門,成功得將衛(wèi)隊帶進了宮城。

  張超之率數(shù)十人先行沖入云龍門,闖進含章殿。當時,劉義隆正在含章殿與徐湛之徹夜商議廢太子之事,連蠟燭都還沒有熄,當值兵士們正在殿外沉沉欲睡。

  突然殿外數(shù)聲慘呼響起,劉義隆與徐湛之大驚,不知何事,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太子膽敢謀反。突然間殿門被踹開,只見東宮司馬張超之率眾而入。

  面對突如其來的兵變,文帝劉義隆和徐湛之愣住了,片刻后劉義隆站起身來,指著張超之怒斥道:“爾等攜帶兵器,闖入寢宮,實在膽大包天,趕緊放下兵刃,朕恕爾等無罪!”。

  徐湛之聽到陛下的話后,才緩過神來,顫聲道:“爾等都是朝廷親兵,切不可行犯上作亂之事,陛下已經(jīng)赦免爾等了,就此退下吧!”。

  張超之此刻其實也是惶恐得汗流浹背了,他強忍著心神才沒有讓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差點就要兩腿顫抖了。此時的一眾叛軍個個也都是如此,聽聞皇帝這樣說了,都把目光投向張超之的身上。

  思慮良久后,張超之認為主命難為,并且現(xiàn)在已成騎虎之勢。于是一咬牙,說了聲“上!”,隨即帶頭持刀向文帝劉義隆逼近,徐湛之見狀想趕緊奪門而逃,卻被叛軍數(shù)刀砍死。

  張超之走到文帝劉義隆身邊,舉刀就往皇帝身上砍去。劉義隆好歹也是武帝劉裕的兒子,年輕時也弓馬嫻熟,但此刻苦于無兵器在手,只好舉起凳子格擋,可是一刀砍下,凳子連同劉義隆的五根手指被一齊砍斷。劉義隆負痛大叫一聲,張超之把心一橫,再劈一刀,將皇帝劉義隆砍死了。當年孔熙先占卜所得果然還是應驗了,然而新王出江州卻將會印證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

  南朝一百五十年難得的一代明君,元嘉之治的創(chuàng)造者,悲慘的死于自己兒子主導的叛亂之中,享年四十七歲。后世虞世南對劉義隆中肯的評價道“夫立人之道,曰仁曰義,仁有愛育之功,義有斷割之用,寬猛相濟,然后為善。文帝沈吟于廢立之際,淪溺于嬖寵之間,當斷不斷,自貽其禍。孽由自作,豈命也哉。”,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評價劉義隆“文帝勤于為治,子惠庶民,足為承平之良主;而不量其力,橫挑強胡,使師徒殲于河南,戎馬飲于江津。及其末路,狐疑不決,卒成子禍,豈非文有余而武不足耶?”真可謂一語蓋其一生。

  兩年不到的時間里,拓跋燾、劉義隆,這兩位年紀僅差一歲,又都胸懷雄圖大志的南北君主,也可以算是兩位雄主,相繼被弒、死于非命。這不得不說是歷史給天下開來個不小的玩笑。

  不過拓跋燾雖然被弒,但是半年內混亂就被平息,北魏依然不減其上升之勢。而劉義隆的死卻意味著元嘉之治的徹底結束,后來劉宋的混亂始終無法完全敉平,整個南朝也再沒有出現(xiàn)劉義隆在世之時的治世,因此文帝劉義隆的死也意味著南朝另一個時代的到來。

南朝著作郎

劉義隆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暴斃之際,倉促間發(fā)動第三次北伐,不出意料的仍然是大敗而回。然而兩年之內南北年紀相仿的兩位雄主相繼被害,仿佛是歷史開了個天大的玩笑,不同的是北魏半年之內混亂就以平息,國勢不減上升之勢,甚至在后來的孝武帝元宏治理下北魏國力達到了頂峰,而劉宋卻因為文帝劉義隆的被害,進入了一個長期動蕩混亂的世代,南北之間勢力差距徹底拉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