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臺風(fēng)
也許老天爺也被這群勇敢的人所感動,出發(fā)后一路都是風(fēng)平浪靜,尤其是今天,出發(fā)后的第四日,更是天高云淡,人們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詳和。
三三兩兩的水手在吹牛打屁,嘻嘻哈哈的互相開著玩笑;久在船艙中的民眾也逗留在甲板上,呼吸著新鮮空氣,和煦的海風(fēng)勾起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遐想;調(diào)皮的孩童們正在嬉笑打鬧......。
一大早,就爬上桅桿的于山興奮的喊道:“公子,看!陸地!”朱文奎對照船速,估算出那是朝鮮國的最南端,很可能是前世曾經(jīng)去過的濟州島。
朱文奎也有了充分時間向鐵鉉展示他所制造的的裝備。它們對于大明人來說絕對屬于黑科技。
尤其是望遠鏡和火繩槍,使鐵旋深感震撼。
當他首次使用望遠鏡時,差點驚掉下巴。相隔著三四十米的鐵福安,突然出現(xiàn)在鏡頭中,仿佛就站在面前,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試射火繩槍時,“噴”的一聲,看到了三百米外海面上激起的一朵水花,直呼‘神兵利器’。忽而又黯然神傷,哀嘆此利器為何出現(xiàn)如此之晚,否則也不會落得如此境地。
反而對朱文奎無比重視的,標準單位的‘直尺,量角器,圓規(guī),卡尺’。鐵鉉沒有特別的感覺。盡管他已是大明朝最頂級的那么一群人,知識淵博,思路開闊,但時代的局限性,使他無法明白其中蘊含的巨大力量。
看到鐵鉉的表現(xiàn),朱文奎感到無比氣餒,也無比孤獨。真想高聲吶喊:“睜開你們的雙眼看看吧,這可是未來的科技之光,工業(yè)革命的先決條件呀?!?p> 這件事情也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思想解放要遠比發(fā)明一兩件黑科技產(chǎn)品更為重要,也更為困難。鐵鉉都是如此表現(xiàn),更何況他人。對古人進行近現(xiàn)代思想的改造,不但迫在眉睫,而且任重道遠,更加渴望‘光華學(xué)院’的早日成立?!?p> 然而,這又存在一個悖論,前世的教育告訴朱文奎。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又指導(dǎo)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人的思想改造和科技的進步,都需要重視。
“對,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敝煳目迪聸Q心。
為了開拓鐵鉉的眼界,朱文奎又向鐵鉉科普了世界地理人文知識,著重介紹了美洲大陸的地理、氣候、水文等情況。聽的鐵鉉是嘖嘖稱奇,又心向往之,感嘆道“如此優(yōu)沃,真乃天選之地也......”旁聽的于謙、姚全等人也心想往之。
午后,“嘎、嘎”的鳥叫聲吸引了甲板上之人的注意。出現(xiàn)了一幕奇怪的現(xiàn)象,大群的海鳥落在船玹上、桅桿上,任由人怎么驅(qū)趕也不飛走。
聞訊而出的朱文奎等人,也大惑不解。此時,東南方向的天空中又出現(xiàn)羽毛狀云彩,越來越厚,漸漸的成了卷曲狀云團。
一旁的于山呆呆地看著眼前的景象,眉毛都擰成了一團,像是回憶什么恐怖事情。臉色陰晴不定,最后猛然變色,對著朱文奎語無倫次的說道:“公,公,公子,可能是臺風(fēng)來啦!”
“什么!你說什么!”朱文奎大驚失色。
“臺風(fēng),臺風(fēng)來啦!”
“于山,你把話說清楚,到地怎么回事,你懂臺風(fēng)?”面色發(fā)白的朱文奎,抓住了于山的衣襟,吼道。
“我也不太懂,但上次就是這樣,我爹說臺風(fēng)要來,后來果然就來了?!庇谏街噶酥肝U上的海鳥,又指向了東南天空,急促的說道。
“你能確定!”
“八成!不!有十成把握!”
“還有多久!”
“最多一日,先是大雨,然后又晴了,那時才最危險?!?p> 朱文奎腦子嗡嗡作響,思維一片空白,無意識的大吼道;“我咋這么的倒霉,剛剛穿越......”遠處的一道閃電,驚醒了他。差點說出了:“剛剛穿越,成為倒霉的太子......”
眼中帶著恐慌看向鐵鉉。
鐵鉉經(jīng)歷過了無數(shù)的大風(fēng)大浪,有著鋼鐵一般的大心臟。雖然也面帶嚴肅,對這個消息也感震驚,可他依然保持著鎮(zhèn)定:“公子,莫慌,回去,研究一下你的地圖,看看我們身處何地?”
“于山,你剛才所言,我們還有一日時間嗎?”他敏銳地抓住了于山話中的關(guān)鍵點。
“是的,大人,明日午時之前必然到達?!?p> 天空已黑云密布,勁風(fēng)疾吹,腳下的船搖擺幅度越來越大,眼看著大雨將至。
兩人沖入船艙,姚全已經(jīng)將地圖攤開。
朱文奎緊張的在地圖上測量著,在草紙上計算著。
天已經(jīng)完全黑下來了,蠟燭已經(jīng)被點亮,昏暗的燭光下,朱文奎的身影在艙壁上來回漂動,額頭上滲出了一層密密的細汗,忽然,一道閃電照亮了所有人的臉,接著炸雷響起,朱文奎手一抖,一團墨汁低落在白色的紙上。
“公子,莫慌,周圍不拘何地,只要最近的,哼!不管是誰的地盤,都是我們的避風(fēng)之所。”鐵鉉平靜而霸氣的說道。
望著鐵玄的眼睛,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朱文奎讀懂了,那有一種叫做“沉著冷靜”的東西,蘊藏其中......。
鎮(zhèn)定也從他的心中升起,深吸一口氣,集中精力,繼續(xù)計算著船隊位置。
早晨通過朝鮮外海時。朱文奎估算當時距離朝鮮大概有五十多公里,此后船又向東行駛了六個小時四十多公里。這是一個簡單的三角函數(shù),可以推斷出此時距離濟州島,對馬島的距離。
“鐵師,距朝鮮國的濟州島一百四五十里,距離對馬島二百七八十里?!蹦X子已恢復(fù)清明的朱文奎,目光灼灼的盯著鐵鉉。
“公子,大人,干哪?”艙門一開,一個高大佝僂的身影出現(xiàn)在燭光下。是馬成,依然是那樣的干脆利索,他已推斷出臨時更改目標了。
“公子,有何決定?”是廖平。
“大人,公子,奈之如何?”是王良和梁中節(jié)。
“父親,又該當如何?我就說.....”是看到鐵鉉嚴肅的面容,后面的話戛然而止。
“這該如何是好?”更多的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