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甚的是,從小到大凡是丁點錯誤,只要是被罰都要提上“外公”二字,明里暗里的與朱山施壓,朱熳是百試不爽。
……
朱燁在城外給凌氏辟了一處地方,幽靜小林,依山傍水。
葬好了母親,他還是那身襤褸模樣,亦步亦趨的回了京都,為了母親的仇,他必須回來。
……
劉玉一直在壽康宮待申時,眼看就要宵禁,本來還想去看看胞弟,想來還是算了,如今她是外臣,定要在宵禁之前出了宮門,她剛剛回朝,不想因為小事落人話柄。
劉玉這十年一直沒有機會回京,雖然京中有座御賜的官邸,苦奈劉玉一直未歸,所以無人修繕,只是草草的掛了個牌子。
劉玉也不知道能在京都呆到何時,索性直接住了驛站,有吃有喝,還有人伺候,挺好。
回到驛站,劉玉換了身常服,一身白衣由紅點綴,紅衣襟,紅腰封,紅束袖,紅衣擺,頭上系著跟緋紅的發(fā)帶,白衣蜀繡透著紅,猶如一朵雪中海棠。既嬌艷又瀟灑。
“王爺,您回來了”茯苓進門,捧著一堆拜貼,都是京中各大權貴送來的,都想要一睹鎮(zhèn)北王的卓然風姿。
劉玉,執(zhí)起桌上隨身的折扇展開,扇上畫著陸探微的木雁,一張拜貼都沒有接,只單單的提了個人“有宣平侯朱山的嗎?”
“我看看??!”沒人之時,茯苓見她可以不顧及那些禮節(jié),直接將那些拜貼鋪在了桌上抱怨道“王爺,你進宮之后,這些達官顯貴的,一個個頂著副諂媚的嘴臉,硬是往我手中塞了不少紅包和拜貼,也不顧及我這小手是否拿的下啊!”
茯苓哄笑著“還有,紅包您也不需要,我就先替你收著了?!?p> 劉玉坐下?lián)u著折扇,嘲諷道“你倒是明白,知道本王要的是拜貼不要的是錢財,輕重拎的清,不愧是本王的好茯苓。”
劉玉心知肚明,什么替她收著,都是進了茯苓的腰包。
劉玉食邑萬戶,錢多的花不完,至于這點小錢就當是賞賜茯苓的了。
“本王好奇,你這丫頭替我收了多少紅包啊!”
茯苓憨笑“奇珍異寶先不說了,單憑白銀不過幾千兩而已?!?p> 劉玉笑道“而已,幾千兩白銀到你手中還真是說的輕易?!?p> 茯苓“這些都是少的,都是他們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咱們收著,就算是充盈軍資了?!?p> 劉玉“還真是冠冕堂皇,充盈的有理有據(jù)”
“對了,去查查有沒有沒送拜貼或者銀錢的。”
茯苓手上的動作頓了頓“王爺,怎地,你也被這朝中的烏煙瘴氣給浸噬了,就因為沒給你錢,你就要……”
劉玉沒好氣的打斷了她“閉嘴吧!榆木腦袋,沒給銀錢的,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吝嗇,還有一個是囊中羞澀”
“至于囊中羞澀的,起碼證明人家不趨炎附勢,廉政清明,像你呢?什么齷蹉思想。”
茯苓憨笑,挑出了朱山的拜貼“在這?!?p> 劉玉只是看了一眼,并未打開閱覽“你去知乎一聲朱山,明早本王去登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