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長樂公主對我攤牌了

74、四管齊下

長樂公主對我攤牌了 空巢老龍頭 2056 2021-01-10 22:50:37

  接下來羅太歲和公孫武達講述的正是“監(jiān)牧制”。

  所謂監(jiān)牧制,就是選一適宜的牧馬地,設監(jiān)牧進行管理。

  牧監(jiān)分上中下三等。

  凡馬五千匹以上為上監(jiān),三千匹以上為中監(jiān),三千匹以下為下監(jiān)。

  牧馬一百二十匹為一群。每群設長一人,十五群為一尉,由牧尉管理。

  牧監(jiān)設監(jiān)一人,副監(jiān)、丞各一到兩人,另有主簿、直司、團官、牧尉、排馬、牧長等官吏。

  牧尉每年考核一次,有功的可以晉升。

  另外再根據(jù)馬的粗細良劣,分為左右監(jiān),細馬在左監(jiān),粗馬在右監(jiān),以數(shù)字編號并登記造冊。

  凡征戰(zhàn)所需馬匹,先調發(fā)強壯的,不足時再取其次。

  當然,其他牛羊之類也可以一并進行管理。

  總之,羅太歲如此這般說了一大堆。

  公孫武達聽得頻頻點頭。

  其實這監(jiān)牧制不難理解,但問題是好的牧馬地并非只有甘州。

  原州也有,而且離京師更近。

  公孫武達將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后,羅太歲點頭表示理解。

  目前大唐的最大敵人還是東、西突厥,加上梁師都,原州的地理前面位置就很重要的。

  但羅太歲的目光更加長遠。

  要知道等到東、西突厥覆滅之后,吐蕃興起,與大唐展開了兩百多年的大國爭鋒。

  屆時甘州的重要性就體現(xiàn)出來了。

  “將軍莫急,何不再聽我說說甘州的農田水利?”羅太歲不慌不忙的道。

  公孫武達笑道:“愿聞其詳。”

  “敢問將軍,甘州歲入糧食多少?”羅太歲先問。

  “二十萬石。”公孫武達道。

  一年二十萬石,對于中部很多州縣來說,的確不值一提。

  關于這點公孫武達也很無奈。

  甘州雖然很適宜種植糧食,可問題是人力寡乏,很多土地都沒有得到開墾。

  “這二十萬石包括屯田的收入嗎?”羅太歲再問。

  “自然是包括在內。”公孫武達又嘆了口氣。

  “將軍不必憂心。”羅太歲胸有成竹的道:“我有三策,可使甘州糧草充沛,西可供瓜、肅一線,南可援鄯、廓數(shù)州之用,使河西之命皆系于甘州?!?p>  “還請速速道來!”公孫武達一聽“河西之命皆系于甘州”,頓時來精神了。

  若果真如此,也不枉當今天子信任他,將他安排到河西主持大局。

  他公孫武達也算報了君恩。

  “其一,將軍可奏報朝廷,增加甘州的兵力用作軍屯,盡可能的開墾荒地,如此一年的糧食收入增加到三十萬石,并不困難?!?p>  羅太歲從容不迫的道:“這筆賬,朝廷算得清。”

  “唔……”

  公孫武達緩緩點頭。

  作為玄武門的功臣之一,他深得當今天子的信任。

  若于整個河西之地有利,他完全可以一紙奏報送至京師,由天子定奪。

  “其二……”羅太歲豎起第二根指頭,“推行和糴政策?!?p>  “和糴?”

  公孫武達一愣。

  所謂和糴,是對糧食進行國家管理的一種方法,是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官買制度。

  在豐收的年份或者糧食盛產地區(qū),政府以現(xiàn)錢或以物易物等支付方式收購糧食,來避免糧食歉收的時候出現(xiàn)饑荒。

  這個辦法從漢武帝時開始實施,后面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實行這個辦法。

  可是……

  這和提升甘州的糧食產量又有何關系?

  羅太歲道:“自古以來,民間盛行男耕女織,自給自足。

  但是甘州因為條件所限,沒有植棉優(yōu)勢,手工業(yè)也相對落后。

  人們想要獲得布帛,當如何?”

  “當然是買啊?!惫珜O武達一聽笑了。

  我甘州是絲路必經之地,還用得著擔心買不到絲綢布帛?

  “那錢從何來?”羅太歲笑問。

  公孫武達又是一愣。

  百姓糧食富裕,但收入甚微。

  羅太歲很滿意他的反應,再問道:“若將軍用絲綢布帛去購買百姓的糧食,又如何?”

  公孫武達頓時眼睛一亮。

  “當然,這只是一個思路。”羅太歲晃晃腦袋,接著道:“百姓需要什么,將軍就給他們什么。錢也好,布帛也好,其他任何東西都好,而百姓只需付出一定數(shù)量的糧食。

  如此一來,百姓就可以將全部精力放在耕種糧食上面,糧食產量何愁不高?”

  “好!好!”

  公孫武達拊掌叫好。

  商人可不會千里迢迢跑來甘州收購糧食,和糴,他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那第三點呢?”

  見識到三策中的兩策,公孫武達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第三策到底是什么。

  這時只聽得羅太歲問道:“方才去試曲轅犁的人還未回報么?”

  “呃……”

  公孫武達差點就把這事給忘了。

  說來也巧,這時試耕的人來報,新犁具耕地效果出奇之好,和常用的長轅犁和直轅犁想比,不進省事,而且省時,效率提升三倍有多!

  三倍??!

  公孫武達頭皮發(fā)麻。

  這哪是農具?

  這根本就是神器啊!

  “這就是我要說的其三了?!?p>  羅太歲咧嘴笑道:“將軍可還滿意?”

  曲轅犁提升了耕種效率,意味著付出同樣多的人力就可以開墾更多的土地用于種植糧食……

  “滿意!當然滿意!”

  公孫武達如獲至寶,兩眼放光的看著羅太歲道:“這個……曲轅犁,對,這曲轅犁是要送給我的,沒錯吧?”

  “小小心意,不足掛齒?!?p>  羅太歲表現(xiàn)出與其年齡極不相符的穩(wěn)定心態(tài)。

  公孫武達也不客氣,立即安排人拿去研究,并要求批量制作,用于農耕。

  “將軍,甘州有糧有草又有兵,再加上絕佳的牧馬地,只要奏請發(fā)展馬政,當今天子斷不可能拒絕。

  一旦馬政得以實施,甘州的畜牧業(yè)也將隨之發(fā)展。

  畜牧業(yè)發(fā)展,又會帶動皮革的加工和毛紡織,再加上糧食制品、木制品、麻制品、金屬制品、藥材……

  這些手工制品完全不愁銷路,因為甘州地處絲路要沖,只會令甘州的商業(yè)越來越繁榮?!?p>  羅太歲微微笑道:“如此軍、農、工、商并重,相輔相成,甘州強盛,指日可待!”

  公孫武達聽得心悅誠服,起身抱拳一禮:“若果真如此,全賴尊駕之力。

  公孫某人代甘州百姓,先行謝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