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火車站,蘇玉就看到了爸爸公司的車在門口等著。司機小劉看到蘇玉走了出來,趕忙打開門出來,邊走邊接住箱子。
“蘇玉,蘇總有個會,我就一個人來接你了?!碧K玉的父親現在是整個西北大區(qū)的負責人,陜西、甘肅、青海和XJ,包括寧夏的業(yè)務,都是蘇玉的父親在負責。
“謝謝劉哥,添麻煩了?!碧K玉一家人,都是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但是蘇玉父親的級別,是可以調度公司用車的。
火車站離家不算遠,省道公路,大車不多,沿路有一些農戶家。
大概20分鐘車程,蘇玉和小劉聊了幾句,就不說話了。
冬天的西北大地,一派寂靜,一副沒有生命力的樣子。除了偶爾的行人,只有農戶家冒出的炊煙才能顯示出一絲生命的氣息。
白楊樹雖然沒有葉子,可是枝干挺拔,佇立在零下二十多度的風中,不卑不亢。路上有騎著自行車的人,包裹著厚厚的棉衣,戴著耳罩和口罩。一呼一吸間,能夠看到口中的白氣。
蘇玉把窗打開了一個小縫隙,深深地嗅了一口,凜冽而充滿塵土的味道撲面而來。對,就是這個味道,是家的味道。
蘇玉的人生中,很多時候都是靠氣味來辨別食物的。
家鄉(xiāng)的味道是嚴冬凜冽和泥土的味道、C城的味道是夜間下過雨的濕潤味道、家里總是有一股淡淡的薰衣草的味道(因為媽媽喜歡)、姥姥身上有一股童年的味道……
過幾天就可以回縣城看姥姥了,蘇玉最開心的事情之一。
回家吃過晚飯,蘇玉和媽媽聊了一會兒。然后鉆進了自己的房間。
房間還是高中時期的樣子,十平米左右的房間里,有一張一米五的小床,一張寫字桌和一個書柜。床上用品還是高中時候媽媽買的那些,中規(guī)中矩。書桌上的筆筒,書立和鬧鐘,充滿了高中時期的回憶。
書柜最下面,是一排日記本。媽媽有過翻開蘇玉日記的“前科”,所以蘇玉在去C城求學的時候,把所有的日記本包了起來,用透明膠帶纏了好幾層,并明確告訴媽媽不許打開她的東西。蘇玉今天“檢查”了一下,日記本們還是她當時打包的樣子,于是也沒有打開。書柜上還有一些同學贈送的禮品,大都是一些精品店的商品。每一件物件,都充滿了回憶……
書柜里除了市面上比較流行的世界名著外,就是青春文學了,席慕蓉、張愛玲、三毛和羅蘭。蘇玉隨意地翻開了一本三毛的書,里面很多文字被劃了線,那些句子,陪伴著蘇玉漫長的青春期,書上還有斑駁的淚痕,一時間,那些愛和惆悵,瞬間爆發(fā)了出來。
蘇玉回憶起了高中時候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去“過生日”,吃完飯的時候,已經是臨近晚自習的時間了,他們回到學校,看到班主任黑著臉站在教室門口,蘇玉手里拎著沒有吃完的蛋糕打包盒灰溜溜地回到座位;又回憶起來高中不想做物理試卷的時候,蘇玉和好朋友一起站在操場上聊《紅樓夢》,爭辯那些紅學大家們的理論到底是否合理。兩個人一直覺得劉X武老師的理論有點懸,最后立志要在大學有空閑時間的時候好好研究紅樓夢。那是個夏天,傍晚的操場上有人在踢球,柳樹枝葉茂盛,晚風吹來。兩人心中都有一絲悵然,一路上沒有說話,默默地走回教室繼續(xù)刷題。
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年多,很多事情都變了,心境也變了??墒敲慨敾氐郊遥K玉覺得青春期的那些感覺又回來了,仿佛自己還是那個花季雨季的少女,茫然不知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