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宋·無名氏
從天啟五年的春天開始,整個北方的天氣持續(xù)陷入干旱,京畿一帶更是有兩個多月滴雨未下,尤其是進入五月以來,酷暑將至,烈日炎炎,農夫們的心如鍋里的熱湯一般翻滾,但對那些位于大明權力中心的大人物來說,此時的日子也不好過。
自從皇上親臨王恭廠以來,工部自尚書以下百余人全部被罷職聽勘,不僅如此就連曾經在工部任職過現(xiàn)已調離的官員也要接受錦衣衛(wèi)的調查,甚至連已經致仕的官員也沒能逃過一劫,前工部尚書王佐是三朝老臣且已致仕三年之久,因工科給事中核查工部賬目查出節(jié)慎庫在其任內虧空十余萬兩,被錦衣衛(wèi)緹騎押赴回京訊問。
連日來,錦衣衛(wèi)緹騎四出搜捕,僅五月二十四日一天就有六隊緹騎出京,京城內外已是人心惶惶。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徐在中被北鎮(zhèn)撫司逮入詔獄以后,僅半天的時間就全部招了,昨天三法司連同會審,判徐在中革職除籍、抄沒家產、流放千里,判詞呈給皇上看過之后,不料皇上龍顏大怒,將四川道御史、大理寺卿、刑部侍郎三人召到乾清宮大罵了一頓,親自改了判詞,徐在中、門洞開、劉朝三人判斬立決并抄沒家產,家屬流放貴州。
有此一例,三法司在審理工部官員貪污、瀆職上再也不敢輕判,凡貪污受賄萬兩以上盡數(shù)判死,萬兩以下流放并抄沒家產,工部尚書黃克瓚與侍郎王維儉二人雖任職都不滿一年,并無貪污受賄之實,但也因不作為、瀆職被罷職革籍。
五月二十七日,皇極殿
朱由校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內閣、五府、六部、都察院等一眾大臣侍立左右,錦衣衛(wèi)大漢將軍則在殿外靜候著。
四川道御史(掌理四川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揮使司,協(xié)管工部及直隸松江府、廣德州)、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三人站在大殿中央,三人手上捧著的是所有涉及此次弊案官員的判詞,由大理寺卿當眾宣讀,每宣讀完一份便交于司禮監(jiān)隨堂太監(jiān),只要皇上點頭之后,當場批紅用璽,站在殿外的大漢將軍隨后進殿將念到名字的官員當場摘去烏紗帽脫下官袍,押下去執(zhí)刑。
被念到名字的官員早在三法司審理之時大多都猜到結果,但仍有不少人在聽到結果之后當場暈倒的,哭啼喊冤的,沒有人出列替他們求情伸冤,有的只是心有戚戚的同情。
朱由校機械的聽著大理寺卿念著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心里忍不住的煩惡,正是這些蛀蟲只顧自身利益置朝廷利益于不顧,大明江山才到如今這般地步。
“諸卿當謹記今日工部之教訓,莫為了一己之私利,誤了朝廷之大事。”待所有涉案的人員全部被押解出去之后,朱由校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緩緩走向玉階凝視著眾人說道。
“朕今日就已嘉靖朝時王廷相王肅敏之故事與諸卿互勉,王廷相有一日見一轎夫穿了雙新鞋,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臟了鞋子,結果進了城之后路上的泥濘漸多,鞋子沾上了污泥,自此之后,轎夫就再也不顧惜自己的新鞋,隨意的在污泥中趟來趟去。居身之道,亦由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
“臣等謹記陛下今日之教誨!”眾人聽罷齊齊躬身應道。
朱由校環(huán)視一圈,語重心長的說道:“朕這些日子以來常常在想太祖、成祖時我明軍時時出擊塞外,屢創(chuàng)功績,七下西洋,萬國來朝,何等的威武?然為何近百余年來卻鮮再有此壯舉?河西之地盡棄,北虜年年來犯,東南藩籬,倭寇時時滋擾,東北小小的建奴竟能鯨吞我遼東?朕左思右想,朝廷今日之處境乃是百余年來不思寸進之后果,今朕欲奮發(fā)圖強,一洗百年之積弊,卿等可愿助朕重振我大明之聲威?”
“臣等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好,諸卿如能全力助朕,朕亦不吝封賞!”
“今興利除弊就從工部軍器局改革開始。內閣、兵部諸卿出列!”朱由??觳阶呋氐接耠A之上,朝內閣等人下令道。
“臣等在”
“軍器局事關重大,朕命你內閣和兵部盡快商議出一份改革之策,分別呈報給朕?!?p> “臣等遵旨”
朝會散了之后,朱由校回到乾清宮立即命人將禮部右侍郎徐光啟召來,工部官員盡數(shù)被革,然工部的工作卻不能停下,需盡快任命主官,重整工部事務,徐光啟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此人精通西法,對火器等也頗為了解,尤其是與西洋傳教士交往密切,日后無論是從西洋購買火器還是技術交流,徐光啟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不過在正式任命徐光啟為工部尚書前,朱由校需要先聽一聽他對軍器局改革的意見后方能決定。
“皇爺,徐大人已在宮外等候了?!闭劸辞娜粊淼街煊尚I砬胺A報道。
“快宣”
很快,談敬引著徐光啟來到思政軒,行過禮之后,朱由校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命談敬搬張椅子來讓徐光啟坐下商議。
“陛下,臣萬不敢坐,請陛下收回成命?!毙旃鈫⑦B聲推辭。
“朕召你來是有事與你商議,讓你坐你就坐下,不要再推辭?!敝煊尚Q鹋?。
“臣謝過陛下?!毙旃鈫⒅缓们分碜幼谝巫友厣稀?p> 待徐光啟坐下之后,朱由校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道:“軍器局這個爛攤子,徐卿可有解決之法?”
“陛下,臣以為前幾日工科給事中郭興治大人分析的很有道理,軍器局的弊政都點到了,只要知道了癥狀,就好對癥下藥。比如,軍器局管理上權責不清,陛下應當趁此理清其權責,軍器局由工部虞衡清吏司直接派人管理,內府派來的內臣只需替皇上看好軍器局所制造的軍器不流入奸人之手,除此之外不應當插手軍器局的管理事務?!?p> “兵部的職責在于分發(fā)軍器,有監(jiān)督之責。臣以為日后軍器局所有制造的軍器在分發(fā)給將士們之前應由工部虞衡清吏司、兵部武庫清吏司、內府三方共同驗視,三方都確認合格后,方能下發(fā)。如軍器出了問題,追究起來時就可厘清責任,究竟是制造的問題,還是使用的問題,如是制造的問題,也可厘清是制造工藝的問題還是原料的問題,查清問題的原因,才能追責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