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末天下行

第九十三章:長安事了

漢末天下行 墨文軒閣 1004 2021-02-10 23:54:03

  鄭易搖搖頭,他想問的不是這個。鄧芝見狀解釋的更長遠一些:“劉范走后你留在府中善后遮掩一晚,明日向李傕稟報家主逃匿即可。剩下的就不用管了,鐘侍郎與主使王累會保你們?nèi)胧??!?p>  鄧芝解釋的很明白,但鄭易仍不滿意,將目的挑明道:“我堂堂七尺男兒受董卓等權臣壓迫數(shù)年,無法建功立業(yè)憋屈已久,怎能再枯坐長安等待赦免?易某雖不才,但平生也有凌云壯志,更受家主點撥,觀左傳習兵法。誠以此請鄧先生續(xù)行使命時帶上我,一同為璋公子建功!”

  鄧芝愕然片刻,反應過來善意的提醒道:“我剩下的任務是前往華陰,在西涼軍閥段煨那里行事,異地他鄉(xiāng)兇險萬分,閣下跟來可是有性命之危啊。”

  鄭易拱手相拜,一幅絕不后悔的樣子,鄧芝感切下將其托起,同意了他的請求。

  一行人再無異議,等木桶到了后把劉范和鄭易扔到里面,混著其他所謂“可疑物資”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劉府。

  管事以家主心力交瘁為名出來早早收場,已經(jīng)慌亂的劉府眾人下意識的配合著,渾然不知他們的家主已被人擄走。

  等次日劉范在昏昏沉沉中醒來,一切都已塵埃落定:管事已在早晨向朝廷報告家主及親衛(wèi)長失蹤的消息。他劉范若還執(zhí)迷不悟搞事,救他的鐘繇鄭易等都要跟著受牽連。

  “我已存了死志,先生何必救我啊。”書房內(nèi)的劉范嘆氣道,頭上纏的布條甚是扎眼。

  鄧芝拱手向南道:“大丈夫在世豈能屈才而亡,望中郎將看在我家主公的相救之意上珍惜性命,根據(jù)鐘侍郎安排出逃長安?!?p>  “唉......”劉范長舒口氣,腦海中回念起小弟與父親以及牧兒的身影道:“不瞞先生我并不是輕生之人,我只是......不愿跟著世人做有違漢室的舉動,便想著拼死一搏。”

  鄧芝雙目微瞇:“若中郎將心里實在過意不去,入蜀后去州學做個武學講師或閑散一方,不插手軍政不就好了。”

  劉范心情復雜沒有表示反對,正巧墻外一陣士卒嘈雜聲激起他的回憶,連忙出聲問道:“李傕可是起兵攻打韓遂義軍了?”

  “是啊。”鐘繇說道:“今日早晨樊稠率李傕侄子李利及郭汜部將,從長安而發(fā)直撲西涼,雙方正式開戰(zhàn)了?!?p>  劉范聽了喃喃自語:“不知道此戰(zhàn)結果會如何啊?!?p>  “多半是樊稠勝吧?!辩婔硗茰y道:“西涼軍常劫掠四方,給百姓帶來苦難的同時殺性與補給都極為充足,又繼承了朝廷武庫,裝備上遠超于韓遂之輩?!?p>  “若樊稠果真攜勝歸來,長安必然大慶,我等要趁此機會出逃長安?!编囍パa充道,余下人頷首同意。

  于是乎一行人就這樣隱藏在鐘府上靜候,等待前線的戰(zhàn)況傳來。

  一月后,事情果真如鐘繇的推測發(fā)展著,樊稠連戰(zhàn)連勝,韓遂被逼到長平觀一帶,被迫舍命決戰(zhàn)。

  戰(zhàn)前樊稠叫來李利,呵斥這位作戰(zhàn)不力的李傕侄子:人欲截汝叔父頭,何敢如此懈怠,我不能斬汝邪?

  李利自此對樊稠又怕又恨,在長平觀中率李傕部勇猛作戰(zhàn),生怕自己小命不保。樊稠更是率領本部不計傷亡的前沖,一舉攻破了韓遂軍陣,后者與馬騰兵敗如山倒。

  樊稠大喜,欲率軍追擊以盡全功,卻意外的收到了韓遂托一位金城同族帶來的口信:天下反復未可知,你我相為一郡人士,今雖小違,未來恐當同行,故欲共一言。

  樊稠思慮再三接受了這位同鄉(xiāng)的邀請,策馬并行談了許久達成和解,韓遂收攏敗軍從容退去。

  李利默默地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大軍返回長安后將此事添油加醋告予了叔父李傕,長安三方軍頭的關系變得更加微妙。

  不過鐘繇并不知道這些細節(jié),他正籌備鄧芝、鄭易、劉范的離開,借著得勝之名向朝廷申請與潁川本族來往。

  想要交好關東的李傕欣然同意,還反過來安慰他劉范出逃一事并非他的監(jiān)管不力。

  一切如鐘繇所料的發(fā)展著,訪鄉(xiāng)的車隊帶著三人正常的離開了長安,鄧芝、鄭易半路留在了華陰,在這里繼續(xù)為劉璋的任務奔波。

  劉范則經(jīng)被送到了鐘家,計劃遮蔽名諱從這里南下荊州,抵達江夏的劉璋本族,經(jīng)他們之手向西入蜀。這么一來一回,劉范要繞一個大圈,跟早已從長安歸來的使者王累比起來曲折許多。

  春去夏來烈日炎炎,劉范一路奔波終于即將入蜀,在本族的護衛(wèi)下沿著大江河岸向永寧郡走去。

  等他被太守龐羲發(fā)現(xiàn),大為震驚的扣押起來已是七月時節(jié)了,劉璋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北伐奔波,幾乎忘記了兄長歸來一事。

  綿竹城州牧府

  這一年來無論是老臣還是提拔上的新銳,都受劉璋的各項措施影響,逐漸減弱昔日的東州益州兩派紛爭,向格局更大的關中看去。

  益州在劉璋的帶領下,文政民生等各方面為之一新先不說,這軍陣行伍更是得到了有力整治,精兵換將常常操練。

  就比如此時的州牧府,自劉璋而下的荀攸、法正、閻圃、劉牧、黃權、吳懿......等等甚至南中的李恢等等一應人馬皆坐于此。這益州文武只要是暫時脫身的都奔赴至此,所為的就是敲定最終的北伐的方案,文協(xié)調(diào)武請戰(zhàn)。

  而益州如今物資豐富軍陣威武,一切蓄勢待發(fā),只差敲定北伐路上最關鍵的一環(huán):蜀道的選擇的問題。一時間大家以各自的戰(zhàn)略目標說著自己的見解,爭吵著該走哪條道路。

  甘寧也是這其中一員,他緊盯著地圖上的幾條蜀道,忽然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猛然脫口而出道:“主公,末將愿為蜀軍先鋒,中出子午谷直取長安!”

  正在喝水的劉璋險些嗆到,抬頭看了眼甘寧搖頭否決。

  “為何?這子午谷直通長安,我們可以打李傕郭汜個出其不意啊?!备蕦幱行┎桓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