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佛之一系
旭日初升,晨霧未散,承法門山門處立起二十根竹竿,上面綁著鞭炮,噼里啪啦一頓響。過了山門,從外院拾級而上至主殿一路洋洋灑灑擺著上千張桌子,伙房飄起的濃煙從昨日夜里開始就沒停過。
開宴的時間定的是午時,一到就開,但有不少人在辰時便來到了,奉上請?zhí)c賀禮,看守山門的弟子收下帖子唱名放行后,相邀著找個位置坐下。也有坐不住的,正好趁著宴席未開好好逛逛承法門聲名遠揚的蜜梨園和十里廊橋。
只是今日的蜜梨園可能不大好看,一頭頭整豬擺在案上,嘴里咬著蘋果,鼻子里插兩根紅香,錯落有致的擺在蜜梨園里。這蜜梨是低級靈果,果落花苞便生,總是白中帶綠,花落如雪。潔白的花苞附在豬皮上,像是能把香味沁進去一樣。
再說那十里廊橋,從宗門左側的傳法殿起,從后蜿蜒繞圈至主殿,正好十里長短。外人聽聞的最多的,便是一里一景,開頭的是芭蕉園,最是適合雨落時煮一爐濃茶,溫一壺老酒,就著雨打芭蕉聲獨酌。
第二里是竹林,竹是楠竹,翠綠如玉,興許是受了承法山秀氣的影響,出產的竹筍也是一絕,脆嫩飽滿。
第三里是茶園,風水祖師最是喜茶,其弟子便從南方移來上品烏龍,日日溫養(yǎng),培育出來一種靈植,取名為峰霧,傳為一段佳話。
第四里是楓林,在深秋之時,楓葉泛紅飄落,染紅廊橋。若是黃昏日落時,配上楓葉飄零,滿目火紅赤焰,動人心魄。
第五里為梅園,承下秋楓之熾,綻放于寒冬之中,點活一整個平淡乏悶的冬日??上偎輧炔幌卵?,不然便可見到漫天白雪中,那一點淡粉的倔強無邊了。
第六里為菊,秋過東來之時唯有金菊盛開,不與群芳爭艷。華貴的淡金極配紅楓,卻不知為何相隔一里。
第七里種的蘭花,粗看時只見嶙峋亂石,卻有幽香撲鼻。再順著香味一找,才見那空谷幽蘭隱在灰色的巖林中,偶有透出蘭花數朵,或是枝葉兩三,雖不奪目,但最是耐看。
第八里便是崔雨最喜歡的蓮池,夏至剛過不久,荷花含苞待放。從廊橋上可以直接望到池畔的翠柳,楊柳依依,宛送來人。
第九里是松林,四季常青,當風拂過便可聽得松濤陣陣,觀賞綠浪起伏。松木挺拔長于巖石之上,表層根須裸露牢牢抓住光滑的巖石,透著一股百折不屈的韌勁。
第十里便到了承法主殿的前庭了。承法山被風水祖師施過法術拔高一里,僅這一里之差,站在承法主殿上向下望,便3只能看到白云滾滾,不見它物。而這十里廊橋的第十里啊,便是一路往上,將那云霧拋在身后,好似登臨天上仙界一般。
說完這廊橋啊,又說回了今日的慶典,說到慶典,重中之重的便是伙房。慶典上的膳食有不少都需要提前數日處理,越是名貴的菜品準備工作越多,做的時候卻只需要或悶或燉就好了。
辰時將過,就有不少圍著白色粗布圍巾的弟子到蜜梨園把豬頭都拆下來,五顆一組的擺在盤中,讓打下手的弟子端到祠廟。崔輕水穿著一身橙黃道袍,頭頂橙黃色九陽巾,左后半步站著崔雨,右后半步站著崔乾等八人,再后面是建門時那群拜師的小妖。
待貢品擺放整齊后,崔輕水帶著弟子們先是對天一拜,再對著先賢的牌位拜了三拜,將手中的香插在香爐中。弟子們學著師傅的樣子將香插上,而后崔輕水用前世的語言報了一遍先賢的號與名,再祈求了宗門承平門徒安康,述說百年大事。
崔輕水聲音不大,卻是清遠綿長,整個承法門范圍內都能聽清。來客們紛紛站起表示對承法門先賢的敬意,待崔輕水講完,又跟著朝天鞠了一躬,這才坐下,繼續(xù)飲茶吃酒。
祭過先賢,崔輕水取下綸巾,看著宏偉熱鬧的承法門,有種不負先賢期望的豪情。貢品已經有弟子取下,瓜果類的取出開胃香甜的先擺在宴席的桌上,清淡爽口的待要結束時再奉上讓來客解膩。
講道臺下的高臺上有不少人在忙碌著布景,崔輕水喜好清凈,門內少有慶典,對于本次大典弟子們的熱情十分高漲,還自行排練了以崔輕水為主的戲劇,今日要演的是風水祖師周游列國,懲惡揚善浩氣長存。
大概巳時過半,受邀的客人似乎約好了一樣,多在這個到來,崔輕水也忙了起來,在人群中來來回回接待故交。等到辰時開宴后,又被拉著對飲,因為沒有刻意化去酒氣,就是他也喝的有些騰云駕霧。
“須彌上宗,鼎云寺凈空法師到~”山下響起這么一聲唱名。
此時崔輕水正陪著還在昌國時便結交的好友敘舊,聽到這聲唱名,皺了下眉頭與這位舊友繼續(xù)談天,沒有去理會不請自來的鼎云寺。
“阿彌陀佛,不愧是聲名遠揚的大宗,就連百年慶典都讓崔祖師如此忙碌呢?!?p> 聽到這聲問候崔輕水自然知道是誰來了,自從突破至應天境后,外人對崔輕水的稱呼大多是風水祖師、問玄祖師之類的,直呼其姓的人極少極少,而在今日會如此稱呼人更不用多說。
“須彌上宗遠道而來,有失遠迎,在下先賠個不是?!贝掭p水起身抱拳道,“只是承法門建宗時間不長,初次操辦大典未免有些手忙腳亂的,無意間遺漏了請?zhí)?,還望凈空大師不要諒解?!?p> “貴宗初次辦典,禮節(jié)上有些不到之處貧僧還能理解,只是……怎么在這承法門,畜牲也能與人同桌而食呢?
承法門典籍流傳于天下,貧僧也曾讀過些許,依稀記得有段首句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至今仍不解其意,崔祖師能否解答一二,給貧僧解一解惑?!眱艨辗◣煄е卮鸬健?p> 聽到這話,原本談笑風生的妖怪弟子們的臉一下冷了下來。能坐在桌上的最少都得是金丹級的,別說是他們了,就連剛剛開了智的獸類都受不了畜牲這稱呼,凈空法師這句話明顯是看不起他們。
崔輕水正欲反駁,一個嬌小的身影卻站到他的身前,笑著問道:“此句意思淺顯,興許是佛道有別才讓大師如此疑惑,解答的話便無須家?guī)?,小女子來亦可,只是不知大師先前所說的畜牲與人同食,小女子眼拙未能看見,可請大師點明否?”卻是化作人形的佘華。
“你是何人?怎么如此無禮,未報名號便胡亂插嘴。”凈空法師身側一小僧喝道。
佘華叉著腰道:“小女子姓佘名華,乃是風水祖師十四弟子,道號知微,綽號水蛇劍娘,爾又是何人?”
“我乃凈空法師首徒,法號慧無?!蹦切∩鸬?。
“可有綽號?”
“小僧常年于宗內苦修,暫無名號?!?p> 佘華得意的仰著頭,正準備再說什么,就被崔輕水把叉著腰的手拍掉,斥了聲:“胡鬧!”
被佘華這么一鬧,主要是她也是元嬰的修為,跟妖族的身份,讓凈空法師閉上了嘴。同樣呵斥了弟子一聲后,凈空法師便帶著一眾弟子找了個位置坐下了。
小小的插曲未能影響到慶典的進程,崔輕水說了幾聲謝詞后,現場又熱鬧了起來。
黃昏后黎明
本書的修行上的設定為,小境界的突破依靠吸納靈力,到達一定數量就能突破,大境界突破的要求為靈力蓄積到巔峰后對道的感悟到了對應境界后就能夠突破。每個人的天賦差距就在于對靈力的吸納速度,崔輕水的天賦其實不是很高,但突破大境界一直沒有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