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梨園秋

第七十九章 正主來訪

梨園秋 葉聲谷 2124 2021-01-23 18:30:00

  面對楚二八的憤怒,白鵬飛也不生氣,他笑道:“我想是很清醒的,楚先生大才,還請另謀高就吧?!?p>  送走楚二八,馮相喜直接在地上唾了一口,“什么東西?也敢來我們班社造次?”

  白鵬飛苦笑,歌舞場自古是是非地。哪怕前世的演藝圈,里面爛事都是一堆,何況在這個年代,戲子都是樂戶,素質(zhì)實在不能說多高。

  白鵬飛又面試了幾個人,發(fā)現(xiàn)都是參差不齊。倒不是他給的工資少,而是這年頭戲班地位還是太低,同等待遇,如果是《春鳴新報》招工,應聘者恐怕能排出上百個,今天應聘鵬程社的人,許多都是高不成低不就,本就找不到事做,知道鵬程社這幾個月紅火,所以才來碰碰運氣的,能力普遍一般。

  幾個前來應聘通士的管事都是質(zhì)素平平,還有一個來應聘詞士先生的讀書人,一副眼高于頂?shù)哪?,明顯看不起他們?nèi)齻€樂戶,結(jié)果白鵬飛隨便考察了他兩段詩詞,他居然張口結(jié)舌,答都答不出來,本事不大脾氣不小,氣得白鵬飛直接把他趕走。

  面試了八個人了,白鵬飛只招了一個做過賬房的老先生,讓他到鵬程社管賬,至于其他藝術(shù)主創(chuàng)的水平……白鵬飛已經(jīng)對應聘者不抱什么希望了。

  “下一個。”白鵬飛說道。便見一個二十多歲的小白胖子打開門,那小白胖子明顯是比較優(yōu)渥家庭出生,眉宇間頗為無憂無慮,他先是探頭打量房間,對四人一笑,這才歡快的走進屋子。

  “你應聘什么職位?”白鵬飛問。

  小胖子道:“我也不知我能做什么職位,詞士、通士、曲士,我都能來,我還會算賬?!?p>  白鵬飛聞言上下打量他一番,問道:“你不是樂戶吧?”

  小白胖子笑道:“我叫羅本,山東人,家父是從商的。”

  白鵬飛仔細詢問后才得知,羅本的父親是做絲綢買賣的商人,他很小就和父親一起到南方來做生意。因為父母沒時間管他,他自己喜歡詩詞戲曲,所以在南方找了師父學習詞曲寫作。

  去年他的父親死了,二十歲的羅本就一個人跑到了臨安戲曲界混,靠給說話和彈詞藝人寫劇本養(yǎng)活自己。

  他之所以來鵬程社應聘,一是為了找份工作,二卻是他很喜歡白鵬飛的作品,想要來鵬程社進距離接觸偶像。

  白鵬飛聽得好奇,他對這小胖子印象不錯,考較了一番他的才能,很快發(fā)現(xiàn)這人的文學功底和音樂基礎(chǔ)都很好,只是沒有什么寫劇本的經(jīng)驗。

  這是塊璞玉啊。

  “你的師父是誰?”白鵬飛問道。

  小胖子回答:“給我詞曲上開蒙的恩師是慈溪趙寶豐?!?p>  白鵬飛沒聽過這名字,看向馮相喜,就見對方微微點頭,這才知道這個趙寶豐大概是此時的名士。

  那小胖子又補充了一句:“我?guī)煾附o我起的字,叫貫中?!?p>  白鵬飛點頭:“羅貫中?!?p>  他一愣,抬頭看著眼前年輕的小胖子。

  “你叫羅貫中?”

  小胖子表示認同,還笑道:“白大家,我最喜歡你的三國戲了。”

  白鵬飛張大嘴巴。

  他在腦海里飛快找尋前世看過的羅貫中的資料,果然就見百科上寫著: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東東平人。

  他在腦海中的頁面里一番瀏覽,終于搞清楚了前因后果。根據(jù)記載,羅貫中在至正五年左右來到臨安寫作維生,一直要到至正二十年才會離開臨安,投奔張士誠參與起義,在起義軍中和《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學習寫作,后來羅貫中從義軍中返鄉(xiāng)開始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后半生創(chuàng)作多部小說,佳作疊出。

  羅貫中笑道:“白大家,我看了你對《三國志評話》的創(chuàng)作,實在非常喜歡,我也是因此才想加入鵬程社的?!卑座i飛聽了也忍不住臉紅。

  根據(jù)資料,前世歷史上的羅貫中在臨安劇作界謀生多年,想來在戲曲指導上也必然有一定天賦。

  白鵬飛連忙道:“你錄取了,就我們現(xiàn)在在新編一套三國的連臺本戲,你跟著馮班主學習做通士吧。一個月八兩寶鈔?!?p>  這工資不算低,還能參與三國戲的排演,羅貫中十分滿意。

  白鵬飛心中決定就算羅貫中沒一點天賦,他也要留下他,這可是羅貫中,做不了導演,丟去做編劇也不會虧。

  接下來幾天,白鵬飛都在鵬程社忙著協(xié)調(diào)三國連臺本戲的制作,同時靜靜等待《平均律琵琶曲集》的回音。

  大都,禮部,禮部司。

  禮部郎中楊立聲走進自己的公事房,在一堆樂器間坐下,開始閱讀今天的公文。

  蕭申定都大都后開始建立中原式的朝廷,那時南宋還沒滅亡,蕭申自然不可能學習宋制,所以蕭申的整個制度架構(gòu)只能往前推,模仿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主要的行政機關(guān)是中書省。

  把幾百年前的制度拿來現(xiàn)在用,自然有各種不適應處,蕭申改制最早只在腹里地區(qū),后來隨著統(tǒng)治范圍擴大,唐代的制度管轄百多年后王朝的各種困難就開始顯現(xiàn),最大的麻煩便是三省六部制太粗疏了,管理一個腹里地區(qū)還能勉強勝任,放到全國,很多事情根本管不到。

  但蕭慎人懶得改革,干脆想了一個辦法,封了一堆丞相,每新征服一個地方,就派一個丞相過去,在當?shù)亟⒁粋€和腹里類似的中書省。這種中書省和腹里地區(qū)三省里的中書省行政等級相同,被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之下再設(shè)路、府、縣等級別。

  行省雖然也是中書省的架子,但卻不完全和中央的三省六部一樣,比如行省就沒有完整的六部班子,掌管天下禮儀祭祀的禮部,仍然只設(shè)于大都。

  禮部掌管典章制度、祭祀、學校、科舉。在其他朝代是個大衙門,但在長期對傳統(tǒng)中原政權(quán)模式不感冒的蕭申朝廷里,科舉時開時不開,學校瞎搞一通,禮部成了個不受多少重視的冷清衙門。

  禮部雖然也管祭祀禮儀,但同時蕭慎人還有一套自己的禮儀制度。禮部官員也沒法要求蕭申的皇帝們按照中原王朝的傳統(tǒng)禮儀生活,一般就是折中應付。

  比如大申的皇帝繼位,就會先按蕭慎人的傳統(tǒng),在草原上搞個一百多天的流水席,大家一塊兒胡吃海喝一頓,然后皇帝再回到大都按照《禮記》走一遍登基流程,安撫一下漢人士大夫的情緒。

  蕭申對于禮樂制度的繼承更是完全應付事的心態(tài),什么場合要演奏什么禮樂,禮部安排出來,他們照做就是了,完全不像后來的明清還會專門制定繁瑣的禮樂規(guī)章,以彰顯中原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

  所以在蕭申當禮部官員,如果不是自己找事,還真沒多少工作可做,每天摸魚也沒人在乎。

  但禮部郎中楊立聲卻是個例外,他是禮樂戶出身,又是依靠精通禮樂拔舉入禮部的事物官,楊立聲對自己的工作是充滿理想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