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后來崇禎登基之后,東林黨抓住這個機會趁機唆使崇禎除掉了魏忠賢,從此籌集軍晌都攤派到了老百姓身上,加上小冰河期和天旱蝗災(zāi)這些天災(zāi)接二連三的降臨,導致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全都造成反來了。
所以,大部份歷史學家都認為,如果魏忠賢不死,大明還不會那么快滅亡。
第二件事情就是整頓兵馬。
此時,大明已經(jīng)陸續(xù)收集整合了共有七十多萬兵馬,其中三十多萬駐守在各州城之中。還剩約四十多萬可以支配調(diào)動。
牛仁將這四十多萬兵馬分撥如下:
前后左右中五軍都督各掌五萬兵馬,還有十多萬兵馬由左良玉這個兵部尚書帶領(lǐng)鎮(zhèn)守南京,隨時調(diào)遣支援各部。
軍事編制調(diào)整如下:
最低級士官為伍長,帶五個士兵,往上一級是隊長,手下共有五個伍長,總共約為三十多人。
然后再往上是小旗,手下共有三個隊長,總兵數(shù)為一百左右。
再上一級是總旗,手下共有三個小旗,總兵數(shù)為三百多人。
再上一級是游擊將軍,手下共有三個總旗,總兵力約為一千左右。
再上一級是參將,手下共有四個游擊將軍,總兵力約為五千人。
五千人為一個營,參將擔任全營最高指揮官。
參將之上就是總兵,總兵沒有固定統(tǒng)領(lǐng)多少個營,最多的總兵有五個營,總兵力達到兩萬以上。
最少的總兵只有兩個營,總兵力才一萬左右。
總兵之上便是五軍都督了。
其次就是兵馬調(diào)派了。
牛仁命左軍都督李占春率本部五萬兵馬駐守西南,以防張獻忠。
雖然牛仁已派出使者去和張獻忠結(jié)成戰(zhàn)略聯(lián)盟,但也不得不留有后手,以防萬一。
命后軍都督于大海率本部五萬兵馬駐守東南,穩(wěn)住大明后方,招撫鄭芝龍等部。
命中軍都督曾英率本部五萬兵馬進駐楊州,加固城墻,屯積糧草,隨時備戰(zhàn)。
命前軍都督王祥率本部五萬兵馬駐扎在楊州淮河岸邊,打造船只,操練水師,防范清軍渡河南下。
命右軍都督楊展的五萬兵馬帶兵繞道山西,準備隨進配合張獻忠的部隊從山西攻入北方。
一切調(diào)遣安排妥當,牛仁便靜等時局變化。
一個月之后,探子傳來吳三桂投降清夷,引清軍入關(guān)的消息。
兩個月之后,傳來BJ城被清軍攻破,李自成率部逃往河南陜西一帶,集結(jié)兵馬,準備奪回BJ。
三個月之后,禮部尚書出使大西歸來,帶回來令大明上下振奮的消息!
張獻忠同意與大明結(jié)為軍事同盟,共同抵抗清軍!
雖然張獻忠之個人不太可靠,但至少是暫時穩(wěn)住了西南局勢,避免了兩線作戰(zhàn)的危機。
張獻忠就算再怎么反復無常,他此刻也決不會背叛大軍,幫著清軍來捅大明的刀子。
再怎么說,大明與大西都是大漢政權(quán),此時外夷入侵,自然會抱團取暖,共同對外抗敵。
五個月之后,李自成的大順軍被清軍全面擊敗,率幾萬殘部逃往湖北,至此,中原北方已盡入清軍之手。
直到此時,文武大臣方才明白半年前牛仁的一切調(diào)動是多么的有先見之明!
不愧是洪武太祖皇帝啊!果然一切都料事如神,運籌帷幄之中!
又是一個月之后,探子傳來消息,多鐸率領(lǐng)十萬清軍分兵兩路從亳州和徐州兩路殺往楊州方向而來。
多鐸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個兒子,也是多爾袞的同母弟弟,滿州鑲白旗旗主,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也是清初名將之一。
消息傳到南京,頓時引起極大的震動!
關(guān)于這位多鐸,大明文武百官是早有耳聞,李自成幾乎就是被他給打殘的。
如果不是有牛仁這個假冒的太祖皇帝坐鎮(zhèn)在此,估計此刻南明的文武百官就不是震動,而是震驚加恐慌了!
現(xiàn)在有洪武太祖坐鎮(zhèn)在南京,而且事先一切早以安排好了,這些文武百官們還怕個屁了!
奉天大殿內(nèi),牛仁高坐在龍椅正中,而崇禎則坐在龍椅一側(cè)。
“清夷多鐸率十萬鐵蹄南下,目標直取楊州,不知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史可法首先出列道:“太祖陛下,楊州乃南京之屏障,若楊州失守,則南京危矣,故楊州保衛(wèi)戰(zhàn)事關(guān)大明之安危,切莫掉以輕心?!?p> 牛仁頻頻點頭,心中暗道:這以前的歷史就是史可法這位鐵骨錚錚的民族英雄,帶領(lǐng)大明將士和楊州百姓共同抵御清兵侵略者。
只可惜手下幾個部將貪生怕死,率部投降多鐸,而南京方面卻又一直沒有派出援軍來支援史可法,這才導致了楊州城破,屠城十日的歷史慘劇!
今日,他牛仁穿越到此,就決不會再讓這個悲劇重來,他要讓女真蠻夷嘗嘗大明將士的真正實力!
禮部尚書出列道:“幸好太祖陛下料事如神,半年之前就已經(jīng)調(diào)派了中軍都督曾大人率五萬兵馬在楊州屯糧筑城,又調(diào)派右軍都督楊大人帶五萬兵馬駐所楊州淮河岸邊,打造戰(zhàn)船,操練水師,防范清夷,有這兩路共計十萬兵馬駐守在楊州,相信楊州必定固若金湯?!?p> 滿朝文武大臣紛紛咐和,免不了又是對牛仁這個太祖陛下大吹特捧了一番。
在這些文武大臣以及大明所有將士和百姓心中,牛仁這個太祖皇帝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
他們都堅信,只要牛仁這個太祖轉(zhuǎn)世的人坐鎮(zhèn)南京,清軍就休想進犯一步。
待滿殿的文武大臣們拍完馬屁之后,牛仁便宣布了一個重大決定!
“本太祖決定,要御駕親征,前往楊州指揮作戰(zhàn),淮河將是這十萬來犯清夷的葬身之處!”
霸氣!
眾文武大臣全都跪倒在地,激動萬分,三呼萬歲!
整個奉天大殿中,都充滿了激情和斗志!
五天之后,牛仁從鎮(zhèn)守南京的十萬禁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其中步兵兩萬五,騎兵五千,浩浩蕩蕩的向楊州出發(fā)。
南京離楊州不過兩百來里,牛仁率大軍兩日便已到達楊州。
牛仁到達楊州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視察駐扎在淮河邊上的大明水軍。
這支大明水軍就是牛仁早在半年前調(diào)派的前軍都督李占春的五萬兵馬。
當牛仁帶著幾百名親衛(wèi)隊騎馬來到淮河大明水軍寨時,李占春帶著數(shù)十名將領(lǐng)及幾萬水軍在淮河邊上叩頭迎接牛仁。
“臣李占春恭迎太祖陛下!”
“恭迎太祖陛下!”眾將齊聲高呼!
“恭迎太祖陛下!”五萬大明水軍齊聲高呼,聲震云霄,士氣如虹!
牛仁坐在駿馬之上環(huán)視了這幾萬明軍將士,運足真氣大喊道:“諸位將士辛苦了!全都平身吧!”
雖然只有一個人發(fā)出的聲音,但在這空曠的淮水邊上卻傳播極遠,讓這幾萬名明軍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謝太祖陛下!”五萬明軍將士齊聲高呼,隨后整齊如一的站起身來。
看著這些精氣神充足的五萬明軍,牛仁不由滿意的點頭微笑。
不說別的,就從剛才這五萬明軍整齊劃一的動作來看,牛仁就知道這半年來,前軍都督李占春對這五萬軍士平時訓練必定嚴格。
再從這五萬將士那飽滿的精神來看,可見他們面對多鐸帶領(lǐng)的十萬清軍的即將攻來,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的恐懼,反而是斗志昂揚!
兩軍交戰(zhàn),士氣極為重要!
想想歷史中的楊州保衛(wèi)戰(zhàn),大明將士面對多鐸帶領(lǐng)這十萬如狼似虎的清軍攻來,全都士氣渙散,根本無心戀戰(zhàn),史可法的幾員部將甚至直接率部打開城門,投降清軍。
回想起這段令華夏兒女痛心的歷史,牛仁也不由扼腕嘆息!
如今,這段歷史再度重來,然而局面卻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