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政,韓國軹邑深井人。因為殺人躲避仇家,與母親、姐姐逃亡齊國,以屠宰為生。
濮陽嚴遂(字仲子)侍奉韓哀侯,與韓國國相結(jié)下仇怨。嚴遂害怕操到俠累的殺害,便逃走了。
嚴遂四處游歷,尋訪能給他報仇的人。
等到了齊國,聽聞有人提起聶政是勇敢之士,因為躲避仇人才藏在屠夫之間。
嚴遂于是登門拜訪,數(shù)次往返,然后籌備酒席,親自捧杯給聶政的母親敬酒。等到酒酣之時,獻上黃金百鎰。
聶政面對厚禮感到很奇怪,堅決謝絕了嚴遂。
嚴遂執(zhí)意要送,聶政卻說,我幸有老母健在,家中雖貧窮,客居在此,以殺豬宰狗為業(yè),早晚之間可以買些甘甜松脆的東西奉養(yǎng)老母,老母的供養(yǎng)還算齊備,可不敢接受仲子的賞賜。
嚴遂避開他人,對聶政說,我有仇人,周游了很多諸侯國,都沒有找到為我報仇的人;但來到齊國,私下聽說您很重義氣,所以獻上百金,將作為你母親大人一點粗糧的費用,也能夠跟您交個朋友,哪里敢有別的索求和指望。
聶政表示,我之所以降低心志,屈辱身分,在井市上做個屠夫,只是希望以此來奉養(yǎng)老母;老母在世,我不敢以身許人。
嚴遂執(zhí)意贈送,聶政卻始終不肯接受。
可等到嚴遂離去的時候,依然盡到了賓主相見的禮節(jié)。
過了很久,聶政的母親去世。安葬完畢,除去喪服之后,聶政就表示,嗟乎!我不過是市井平民,拿著刀殺豬宰狗,而嚴仲子乃是諸侯的卿相,不遠千里,屈辱身分來結(jié)交我。我待他的情誼太淺薄太微不足道了,沒有大的功勞可以與他對我的恩情相稱,但嚴仲子獻上百金為我母親祝壽,我雖然沒有接受,可這件事足以說明他非常了解我。賢德的人因感憤于一點小的仇恨,把我這個處于偏僻的窮困屠夫視為親信,我怎么能一昧地默不作聲,就此作罷呢。況且先前來邀請我,我只是因為老母在世;如今老母已享天年,我改為了解我的出力了。
聶政于是西行前往濮陽,見到嚴遂表示,先前我之所以沒有答應(yīng)仲子的邀請,僅僅是因為老母在世,如今老母已盡享天年,仲子要報復的仇人是誰?請讓我辦這件事吧!
嚴遂將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聶政,表示,我的仇人事韓國國相俠累,俠累又是韓國國君的叔父,宗族旺盛,居住的地方士兵防衛(wèi)嚴密,我想派人刺殺他,卻始終沒有得手。如今您不嫌棄我,應(yīng)允下來,請增加車騎裝飾可以作為您的輔助。
聶政表示,韓國與衛(wèi)國,中間距離不太遠,如今刺殺他人的國相,又是國君的親屬,在這種情況下不可以去很多人,人多了難免發(fā)生意外,發(fā)生意外就會走漏消息,走漏了消息,就是整個韓國的人與您為敵,這不是太危險了嗎!
于是,聶政辭謝了車騎人眾,只身前往韓國。
聶政帶著寶劍到了韓國國都,韓國國相俠累正在府上,持刀荷戟的護衛(wèi)眾多。
聶政徑直而入,走上臺階刺死俠累,左右因此大亂。聶政高聲呼喊,殺掉的人有數(shù)十個,又成績毀壞自己的面容,挖出眼睛,剖開肚皮,流出場子,就這樣死了。
韓國人把聶政的尸體陳列在街市上,出賞金查問兇手的身份,沒有人知道。
于是韓國人有懸賞征求,只要有人能說出殺死韓相俠累的人,就賞賜千金。但過了許久,仍然沒有人知道。
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有人刺殺了韓國國相俠累,卻不知道兇手是誰,整個韓國都不知道他的姓名,陳列著他的尸體,懸賞千金讓人們辨認。
聶榮因此哭泣,表示,大概是我弟弟吧!嗟乎,嚴仲子了解我的弟弟。
聶榮于是動身前往韓國國都,來到街市上,見到兇手的尸體,果然是自己的弟弟聶政。
聶榮趴在聶政的尸體上痛苦,十分哀傷,說,這是軹邑深井里的聶政啊。
街市上的行人聽了之后,都說,這個人殘暴地殺死了我國國相,國君懸賞千金查問他的姓名,夫人沒有聽說嗎?怎么敢來認尸?
聶榮回答,我聽說了??墒锹櫿猿惺苄呷璨幌Щ煸谕镭i販肉的人中間,是因為老母健在,我還沒有出嫁。老母享盡天年去世,我也已經(jīng)嫁人,嚴仲子從窮困低賤的處境仲把我的弟弟挑選出來結(jié)交他,恩情深厚,我弟弟還能怎么辦呢!士本來應(yīng)該為知己的人獻出生命,如今因為我還活在世上的緣故,重重地毀壞面容身軀,使人不能辨認,以免牽連別人,我怎么能害怕殺身之禍,永遠埋沒弟弟的名聲呢!
聶榮的話說完,街市上的人都大為震驚。
聶榮大喊‘天’三聲,最終因為哀傷過度而死在了聶政的身邊。
諸侯國的人聽聞了消息,都感嘆,不光是聶政有能力,他的姐姐也是烈性女子。假使聶政果真知道他姐姐沒有含忍的性格,不顧惜露尸于外的困,一定要越過千里的艱難險阻來公開他的姓名,以致姐弟二人一同死在韓國街市之上,那他也未必敢對嚴仲子以身相許。嚴仲子也可以說是識人,才能夠贏得賢士。
太史公作《刺客列傳》,有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人,此皆名士也。
余以豫讓、聶政為先,讓也知恩圖報、不吝身軀;政也孝義全然,不假他人。
若以成敗而論,則以聶政為最也,后人有言‘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其孝,其義,其勇、其決、其堅、其毅、其節(jié)、其氣,思之必有敬畏,念之則有不如,每每長嘆,古之志士,所能求己者,莫能與之也。
刺客之行,雖不為正道,不問對錯,然觀其義氣激昂之處,忠其事而行必果,縱無有得,而不負一念。
而以聶政觀之,雖居于屠販之間,有勇武義氣,而猶在父母之后也;為主忠心,以求報答恩德,則雖刀戟在堂而不為慮,雖車騎人眾而不為輔,只身而往,此勇武義氣之極也;致于最后,猶殘壞身軀,其所思所念之純純也,欲使人潸然淚下,羞愧難當。
故雖不仁,則有癡愚效之,當以其忠孝也,知其勇武,學其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