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淡泊寧靜是烏家

僧侶

淡泊寧靜是烏家 修煉的女孩 2099 2021-04-01 23:40:23

  時間一眨眼,村子已然大變樣,有幾處集體耕種的田地,有劃分好的狩獵區(qū)域,有明確的分工合作,更井然有序了……但也更荒涼。畢竟人少,在這時代就代表生產(chǎn)力小,能顧及的地方也不過是這幾十畝地而已。

  期間也遇到過逃難的難民,也無一例外都被趕走了。

  有一對夫婦,男的想把女的賣給村里的僅剩的壯勞動力,女的想自賣肉身,還沒等烏小惹見面發(fā)火哪,幾個嬸子已經(jīng)把這兩人趕跑了。

  又有一對兄弟,烏小惹倒是見過,少年,可惜性子太壞了,好吃懶做,難以管教,可惜了一把好力氣,只在打架的時候見識到,也被烏小惹等人綁起來送到遇到斥候那地界,十有八九被抓壯丁了。

  又遇到一個秀才帶著小書童,倒是有幾分文化,可惜是個酸儒,一天到晚禮義廉恥,不能干農(nóng)活,烏小惹也是綁了送到斥候那。

  兩位斥候如今跟村子的關(guān)系也算是熟悉,村民們也不會動不動就覺得士兵可怕了,見面還能不怯場地打招呼。

  斥候:感情咱們這成專收人渣的地了。

  經(jīng)歷這些之后,村人更團結(jié),烏小惹更郁悶了。

  按道理來說她有天眼,就算不是主角也是重要配角吧?怎么沒跟其他人似的遇到些牛人,凈遇到些沙雕呢?還有沒有天理了。

  就在這時,村子里來了兩個逃難的僧侶。

  特殊的身份,特殊的時刻,烏小惹精神一震,但是親眼看到眼前這兩人,卻仿佛被噎住了一般。

  兩人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包袱里不過是一些證明身份的文件和不新鮮的野菜野果,如果不是他們純熟的問訊禮,和異于常人且醒目的戒疤,村人甚至會拿起農(nóng)具趕他們走。

  實在是之前的教訓太多了……

  烏小惹說不出是什么感受,她很少接觸到出家人,更別提古代的出家人了,只是覺得這兩人有些怪異,但是這兩個人只是在村子最邊緣的破草屋里定居,離他們聚居的地段距離并不近,而且近來的生活總體來說既安逸又平和,她有些放松警惕,再加上這時代的人對佛教頗有尊敬,她只想趕緊確定一下這兩人到底是來幫忙的,還是來搗亂的。

  萬萬沒想到,這兩人是來破壞的。

  閑適的午后,烏小惹正和烏大哥研究農(nóng)具,長日漫漫,她也不用下地,不找點事情做,烏小惹絕對要被悶死。在改良農(nóng)具這方面,烏大哥頗有天份,烏小惹只是說了說自己的設(shè)想,烏大哥便激情滿滿地做出了第一架小水車,和稍微改良構(gòu)造的織布機,甚至烏小惹還沒弄明白原理,烏大哥已經(jīng)完工了。

  但架不住烏小惹的熱情,現(xiàn)在兩人又研究一種新灶,小時候在奶奶家,烏小惹沒少用這種灶,上隔一個中空的大鐵塊,燒火煮飯的時候,水便順著火氣沸騰,直接就能喝,太冷的天氣,用這種水泡上芒草,洗得渾身火辣辣的,很舒服。

  這倒適合現(xiàn)在研究,畢竟冬天已經(jīng)快要來了,這地方是不下雪,但烏小惹覺得也沒多暖和了。和烏大哥說了一通,烏大哥決定自己燒個灶胚來試試,鐵的成本太高,其他的比如竹子,不耐燒,只能從土陶下手了。

  簡單的燒陶碗,在這時代不能說誰都會吧,起碼有心研究的還是可以掌握的,但是要燒一個新奇造型的大灶,不能不說難度很高,幾家的小孩子過來和烏小惹一起整治泥土,再讓烏大哥燒制。又因為要兼顧到農(nóng)活之類的事情,等到第一個灶出土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個月后了。

  眾人試過這新奇大灶后,時間接近傍晚,正打算整個骨頭湯慶賀,毛家的人慌慌張張跑了過來,說那兩個和尚把茅草屋燒了。正拿著著火的柴禾到處發(fā)瘋,想把村子燒個干凈。毛家和馬家的小孩,也從昨晚起不見了蹤影。

  聽得烏小惹頭疼,主要是這毛家嬸子,嚎得特別難聽。小孩不見了當晚為啥不說話,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可見是不上心,旁邊一個嬸子就數(shù)落起來。

  毛家和馬家的男人互相指認辯解道,以為是小孩去他(他)家玩了。

  得了,原來是蠢的。

  嘆了口氣,烏小惹也沒耽擱,讓青壯年分兩隊,婦女也分兩隊,小孩由毛家的帶著,這狀態(tài)也不合適去找人。男女搭配,一對去控制這兩和尚,一對去找毛家娃兒。

  鬧了半天,這兩和尚原來是跋山涉水來這搞破壞的,只因為他們長老說這地方是不祥之地,會擾亂世間,更有一幼童,天生聰穎,以后必然為禍一方,所以小孩子已經(jīng)被他們綁著放在船上飄走了。

  至于為什么把這兩小孩綁走,純粹是就這兩家的小孩天天閑著,伶俐得很。其他的小孩都被拘著干活,哪能顯出什么來?這誤會大發(fā)了。

  幸而村人沿河還是找到了兩個孩子,毫發(fā)無損,就是餓得人沒力氣,慘兮兮的。

  眼看兩個和尚綁上了之后就一直望天犯傻念叨:“呵呵,亡了呀……”

  烏小惹頭又痛了,這?真的是佛門中人嗎?佛家不是講究度人以舍我嗎?這……還有那什么幼童,天生聰穎和為禍一方是能放在一起講的?這合理嗎?

  一驚一乍,一怒一笑之間,烏小惹也沒什么多余的心力再去處置他們了,損失也不大,就一座草屋,還有一些荒廢的田地被燒壞了,因為發(fā)現(xiàn)得早,還沒波及到耕地,如此,還是交給斥候吧。

  縱火也是大罪,不知這兩和尚后面如何處置。但村里變得更和諧了。

  毛家、馬家這兩家因為這次事情,也變成村內(nèi)團隊的一份子了。

  烏小惹暗戳戳的想著,是時候團結(jié)大家跑路了。這樣以后大家都變成她的忠實簇擁,豈不美哉!

  晚上為了慶祝大團結(jié),烏小惹照常做一桌好菜招呼大家,燉羊湯,羊湯面,鹽炙羊肉切碎,拌上酸菜和饅頭一起吃。近冬時節(jié)的傍晚,熱鬧得沒有絲毫寒氣。

  只有毛家和馬家的兩個小孩不開心,無他,只因兩和尚的事讓他們父母太印象深刻了,巴不得烏小惹立刻使喚兩小孩干活,免得再閑出意外……烏小惹不愿意,他們就自己使喚孩子,現(xiàn)在一家人正收拾大灶間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