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之前其實是在老家也沒有多大的印象,唯一能記得的是南北方差異,老家的教學(xué)布置的課業(yè)多,我寫字又慢,經(jīng)常寫到很晚,在新城市就不是這樣了,作業(yè)不多學(xué)得也輕松,唯獨,老家那邊小學(xué)不教英語,來到這邊突然多出了一門英語課,就開始了在外補課追進度了,音標我是通過補課學(xué)的,也還好,但也許就是因為差了那么點基礎(chǔ),就算是小學(xué)的英語我的成績也不是特別好,但也不差,畢竟只要背背單詞基本就能過關(guān),而我是不愛背單詞。明明古詩文背下來能記好久,單詞卻總記不住。也不是記不住吧,心理有點排斥是一方面,瞬時記憶又是另一方面,每次我媽讓我背單詞,我通過幾分鐘的速記就記下來了,背完果斷忘得一干二凈,一點印象不留,啊哈哈,偷懶是真輕松??删退闳绱?,我從老家轉(zhuǎn)到這邊來還是覺得這邊好輕松,這邊的題好簡單,隨便答答都會。成績也很輕松就名列前茅,當然也就是因為太輕松了,讓我太大意了,小學(xué)后期成績有點滑退,雖然也有轉(zhuǎn)校之類的其他因素,但我覺得大意是首選。在我小學(xué),租住的房子就在學(xué)校正后方,翻墻一分鐘到達,繞到正門卻要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從正門走,但偶爾,不是上下學(xué)的時間,翻墻又是很輕松的事,我可真是會犯懶。那時的我還算得上有點頑皮了,但依舊很乖。班里的男生又比較野,所以我比較喜歡和女生玩,女生也喜歡帶我玩。當然男生也還好,愿意邀請我一起玩的我也都跟著了,就是跑跳打鬧之類的我比較少參與,雖然因為這樣還被叫過娘娘腔,但也根本普及不開啊哈哈,因為我成績好。那時整天腦子里都是新奇的花樣,還特單純。想具體說還理不出個所以然,只能慢慢想一步說一步了。那時最喜歡的東西是插卡游戲機,我自家只有光盤游戲機,家里也只讓我過年的時候玩玩。但插卡游戲機不一樣,一個游戲一張卡,每個游戲的花樣都不是那么簡單的,尤其是在我老鄉(xiāng)鄰居朋友的小叔家,還有能存檔的游戲,只要在游戲卡上加塊特定電子就能存檔,聽說當時那個卡帶要40,還是淘來的,可酷了。他小叔總在玩,我和他也總?cè)タ矗泊_實對那個游戲著了迷,叫重裝機兵又名機甲戰(zhàn)士,非常喜歡里面的那位角色,紅狼。強大深情又凄美得尋找著自己的愛人,并因此中計而殞命。現(xiàn)在想想,最初也可能就是他的事跡對我有了些許的影響。算了,如果不理清邏輯會顯得很亂,我還是依照時間線一步步得講吧,也是因為慢慢回想起了很多。最開始跟隨我爸過來這邊的目的是,好讓我媽在帶我的空閑時間去輔助我爸。所以最開始我并不是住在學(xué)校后面的樓,而是一間已經(jīng)記不清的房間,當時家里苦我知道,極其舍不得花錢,到現(xiàn)在我的金錢觀也沒好到哪里去。在當時,每天好像能有5角的零花,但我輕易不花出去,基本都把存著,然后存著存著搬家后錢就丟嘍。遇到想要吃的忍著,盡量不說出口,偶爾問問我要不要,在不是特別想的情況下也回答不要,慢慢就習(xí)慣了,不要的東西就不去喜歡,所以我對于喜歡這種感情也變得陌生了起來。知道家里窮為了更懂事而各種壓抑自己,至今也不知道具體是個什么情況,我媽說她沒虧待我,該給我的都給我了,我偶爾要的也給了,但我又怎么知道,我從不在意別人擁有什么的時候,已經(jīng)放棄過多少東西了呢,這個問題不怪我媽,是我自己的性格因素而已。就記得,在當初那個時候,貴一點點的東西我都舍不得買,平常的消費娛樂是在某個樓洞里賣的神奇寶貝卡或游戲王卡,5毛一包,還能抽獎,我好像還中過一張碟片,里面是一集神奇寶貝。集印章?lián)Q之類的,溜溜球,當初流行的東西我應(yīng)該都有,但都是舍不得買好的,記得溜溜球,我那位同鄉(xiāng)朋友還攢錢買個好一點的玩,但我只要一個便宜的就夠了,也不深究玩法,淺顯易懂得玩玩就可以了,然后錢一直屯在我床底下存放卡片的盒子里,搬家時忘帶了就不屬于我了,說不上來是種什么心態(tài),感覺有點奇怪。還記得當時,我媽因為事故好像手骨折了,辛辛苦苦下了份方便面,我很喜歡吃方便面,她也只是下給我一個人吃,但我在端碗的時候碗沿燙,一個不小心縮手了,面也沒得吃,我媽辛苦下的被糟蹋了也很難受的罵我,打了我?guī)紫?,我越發(fā)委屈得哭了,至今也理不清,下給我的面,我吃,我端,我燙,我灑了,但碗是鐵的沒壞,本來我就委屈了,我就無法理解憑什么要打我,我做錯了什么嗎?剛才寫出來的時候我可能突然理解了,我確實有地方做錯了,我浪費了我媽手骨折后辛苦下面的那份心意,但我依然不是很愧疚,端我就是覺得燙,我媽習(xí)慣了覺得不燙,但遞給我就是燙,這不是忍不忍解決的事,相互之間的感受不同就是會出現(xiàn)差異矛盾,所以我沒錯,但我依然要被打。還有一件事,這件可能就是真真切切的迷局了,有一天,我爸突然給了我20元,讓我自己花,剩的給我媽,我買了一點小東西,剩下的給了我媽,我媽問多少錢,我說20。后來我爸回來了,他在晚上跟我媽說,我今天給了兒子200,你拿到多少?我媽當時就懵了,后來白天我爸走了,我媽找我對質(zhì),我說不可能,就是20,委屈得幾乎要哭,哈哈,我小時候是個愛哭包,現(xiàn)在大概也還是,但感情波動少了很多。之后我媽又去找我爸,還是200的回復(fù)。這件事之后還是不了了之了,我估計我媽還是信我多一點,不然在那個時候的200可是很值錢的,肯定要打我一頓。但是事情本身也只是被放置了而已,越討論越不明白,時間越過越理不清楚。事情具體是什么樣誰都不清楚了,但我的印象中牢牢記住了我爸莫名其妙冤枉我的這個信息,這個信息也在之后的判斷標準中。前面這兩件事都是三年級剛轉(zhuǎn)過來時發(fā)生的事,最后一件事的初始也是三年級,就放一起說了,我在這邊學(xué)校額外參加了學(xué)校內(nèi)部的數(shù)學(xué)競賽,年級排名第一,80多分,之后好像被獎勵了一些錢又或者吃了一頓肯德基。到了四年級我又參加了一次,這次成績不好只有50多分,56還是59來著,由于沒及格又被打了一頓,事后才知道,我依舊是年級第一,只不過沒有拉下分數(shù)差而已,后續(xù)我媽應(yīng)該是補償了我第一名的獎勵,但當時我已經(jīng)知道,額外做的事,做得不好依舊有懲罰,那我為什么要為了額外的獎勵去討那一頓有可能的額外懲罰?5年級我不記得有比賽,也不清楚是不是我沒參加,但可能這件事還是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象。三年級的事差不多完結(jié)了,如果還有回想就之后再補充,后續(xù)再慢慢講4年級及之后的事,這篇故事就類似我的日記,也有可能是我這本故事的大綱,我想嘗試一下,也想和別人探討一下。我實在是太不愛和別人說自己的事了,這和我的理想可能有點分歧,所以這里只是我的一個嘗試,你可以認為這只是一個故事,也可以認為這是真的,怎么認為由你,我依舊特立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