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董春居然敢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之上,而且還是率領親軍親自深入敵軍的軍陣之中,袁紹心中忽然沒由來的出現(xiàn)一股傲氣,也不想逃跑了。
董春能做到,我袁紹難道做不到?
這個時候,反倒是袁紹手下的那些將軍們在勸說袁紹離開這里。
“主公您往邊上撤一撤吧。“有人說道。
“是啊,您可曾聽過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之下。您若是出了點什么閃失,那可是天大的損失呀,主公?!耙嘤腥搜a充道。
“你們都不必再說什么了?!?p> “董春都敢出現(xiàn)在這戰(zhàn)場之上,難道我不敢嗎?“
先前一而再再而三的逃跑,反而在此刻催發(fā)了袁紹的血勇。
他不想再逃跑了,或者說他不愿意就此逃跑,從而被天下人恥笑。
他袁本初應該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在史冊上揮毫潑墨,留下自己的事跡與傳說。
自己怎么可以在這種地方而倒下!
“他們只有三千名騎兵,不要怕,圍上去?!?p> “調集弓箭手,對那些騎兵放箭?!?p> 不得不說,袁紹此時終于開始顯露他的真本事出來。
無論怎么說,他到底是一方諸侯,曾經(jīng)帶兵誅殺過十常侍。這點基本的軍事素養(yǎng)他還是有的。
“哈哈哈“看到袁紹的這番指揮調度,董春不僅沒有感到失望或者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身邊的一個親衛(wèi)不理解。
“太子殿下,您為何發(fā)笑呢?“他向董春詢問道。
董春回答道:“擊敗一個弱者并不值得炫耀?!?p> “我本以為袁紹是真的老糊涂了?!?p> “現(xiàn)在看來,他終究還有那么點本事。“
“這才能讓我開心起來。“
董春還有一句話沒說。
越是強勁的對手越能激發(fā)起他的求勝欲,所以此時此刻他愈想要擊敗袁紹。
和賈詡,朱超這些喜歡使詭計的謀士和情報頭目不同。
他董春更喜歡的是以煌煌正道的堂堂大勢擊敗對手。
所謂,以堂皇大勢壓人方是正道。
太子殿下應該不會是想……親衛(wèi)突然有了一個不好的預感。
而下一刻,他這個預感成真了。
董春居然手持方天畫戟,催動著胯下的赤兔馬,就這么沖了出去。
沒錯,董春居然加入到戰(zhàn)場之上。
那些親衛(wèi)愣了一下,然后立刻就是拍馬趕了上去。
他們沒法對董春的行為指手畫腳,只好拼命的沖上去,用自己的身軀來保護太子殿下的安危。
董春有匹敵呂布的武勇,在戰(zhàn)場之中四殺整個人就像是一尊殺戮機器。
手起戟落,敵軍人頭便已掉落下來。
那些跟隨在董春身邊的親衛(wèi),反倒像是陪襯一般
“什么?董春的武力竟然如此驚人!“袁紹看著董春在戰(zhàn)場之中仿佛往來于無人之地,也被這樣的武力給震懾到。
如果說張遼,高順有這樣的武力值,那么袁紹并不會奇怪。
而董春身為尊貴的太子,居然也有這樣的武力。
這無疑就讓人感到很震驚了。
尤其是看著董春的身形和他的武功,讓袁紹不由得想到了當初虎牢關下那名不可一世的無雙戰(zhàn)神-呂布。
眼前的董春,簡直就像是一個翻版的呂奉先。
這勾起了袁紹的不好的回憶。
“不過這也沒什么!今日最多不過一死罷了!“積累到現(xiàn)在的怒氣,已經(jīng)被袁紹全數(shù)激發(fā)了出來。
此時的他,已經(jīng)不再想去想任何的別的事物了。
現(xiàn)在的他,滿腦子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擊敗董春!
而董春這時候,也盯上了袁紹!
生擒諸侯聯(lián)軍的盟主,這是多么大的功勞!
董春其實也不舍得分給高順。
而高順見到董春居然加入了戰(zhàn)局,他的興奮喜悅之情則是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下來。
“快,回去保護太子殿下!“高順說道。
但很快,高順就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
這哪里是保護太子殿下,這分明是跟隨太子殿下去攻擊,去沖鋒!
一路上是勢如破竹,無人可當!
高順這輩子,沒有打過這么容易的仗。
太子殿下,真是強悍!高順心里只能這么贊美道。
莫非太子殿下真是上蒼派來的不成?
對于董春種種奇跡般的舉動,董春軍中一直有著傳言,說是董春和劉邦一樣,是天上某某神的兒子。
代表著上蒼的意志!是注定要重新一統(tǒng)華夏,再造新朝的。
過去,高順對這個說法還是將信將疑。覺得太子殿下只是太過出眾而已。
而這時候,親眼見識了太子殿下的武力,高順似乎覺得,那些傳言并非虛假。
像太子殿下這樣的人物,真的是人間會出現(xiàn)的嗎?
但眼下畢竟是激烈,緊張的戰(zhàn)場。高順根本沒有時間去想這些有的沒的。
所以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自己已經(jīng)隨著太子殿下沖出去幾百米了。
“主公,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袁紹身旁的謀士說道。
“是啊。主公您想想項羽,當初要是過江東,也許事情會發(fā)展的完全不一樣?!?p> “您非要留在這等死嗎?“
這樣的話語刺激到了袁紹,讓他的內心,似乎又偏離了之前的決定。
自己,要不要逃?
袁生這時候站出來了。他的目的就是讓袁紹留下來。
“將軍,此時怎么可以逃跑呢?“他鄭重說道:”這時候,您更應該抗爭才能扭轉乾坤??!“
他這話完全就是睜眼說瞎話。
眼下的局勢,已經(jīng)壞到不能再壞了。
袁紹留下來,不過是徒勞無功罷了,只能給敵人增加功勛。
如果袁紹逃走,至少還能從頭再來。哪個方案更好,不言而喻。
但是袁紹最關鍵的一點就在這里。
他是一個疑心重的人,耳根子也很軟,不知道要聽進去什么意見。
此刻,兩種相反的意見在他耳邊打架,只讓他覺得煩躁。
“要是田先生還在就好了。“袁紹心里如此想到。‘
這時候,他有些后悔殺田紀了。
但是世上沒有后悔藥可以吃!
最終,還是求生的本能占據(jù)了上風。
眼看宛若戰(zhàn)神的董春離自己越來越近,他最終下定了決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