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2020年的時候,已經(jīng)是10月5號了,天氣開始轉(zhuǎn)涼。
睡了一覺,第二天唐行之就招來手下兩名大將,李麗賢和老嬸,讓兩人給拿主意,那400畝地種什么。
“?”老嬸沒聽懂,咱不是養(yǎng)雞的嗎?
李麗賢說:“不是說好了種高粱?如果能夠釀酒賣,我們就可以大賺,實在不行退一步搞飼料,那也可以小賺。就連高粱品種,我都給你選好了。”
“咦?你效率真高,什么品種?”
“畢竟我拿高薪嘛,要等你來問的話,那我也太沒用了。”李麗賢拿出了準(zhǔn)備好的一疊資料給唐行之。
李麗賢拿出的高粱資料是一款叫做“遼甜3號”的,這是國家高粱改良選育的神作,而且適合那400畝地的種植環(huán)境。
它的畝產(chǎn)是7700公斤(試驗田巔峰8800)。
“什么?我是不是看錯了?”唐行之瞪大了眼睛。
“沒看錯,這指的是莖稈的?!?p> 畝產(chǎn)7.7噸的作物,這算是頂級神器了,而且這個品種的高粱莖稈含糖量19.7%(試驗田20.6%),莖稈出汁率為59%,這是極好的燃料酒精材料。
酒精度99.5%以上的就是燃料酒精,這不屬于食品生產(chǎn)了,屬于工業(yè)品制造。
但也不是說不能喝,唐行之多次貶低蘇蓮工業(yè)法制造出來的酒水,其實是出于商業(yè)因素,并不是那個就不好,那個在國際上比中國白酒更好賣。
蘇蓮酒的“伏特加”可是全世界都聞名的。用谷物或者馬鈴薯釀制,蒸餾出95%酒精度的酒精,再調(diào)成40到60度的度數(shù),然后用活性炭去過濾,使酒水清澈,口味也變得清爽,這就是俄人最愛喝的酒了。
甚至在全球雞尾酒的酒業(yè)中,伏特加地位也是極高的。嚴格來說它就是食用酒精。
李麗賢推薦的這品種7.7噸畝產(chǎn),含糖量極高,估計能轉(zhuǎn)換出一兩噸燃料酒精。
在未來,石油資源越來越少,中國現(xiàn)在大力發(fā)展水電、風(fēng)電、太陽能,慢慢的肯定還要加大進口燃料酒精,也就是說……唐行之一個種高粱的,可以自稱能源供應(yīng)商。
就算不行,把高粱桿子轉(zhuǎn)換成高粱酒,也多出不了幾個步驟,比玉米酒品質(zhì)要高得多。
“我一個種田的,怎么就成了能源商了?”唐行之震驚。
“是的,我說你是,你就是。”李麗賢認真的說,“莖稈拿去榨汁,然后釀酒做酒精,剩下的渣渣也可以拿去做木炭,很賺的?!?p> “你知道嗎,你現(xiàn)在的語氣有點像1040的導(dǎo)師?!?p> “……這品種的高粱,種子畝產(chǎn)是365公斤(試驗田450),這也很優(yōu)秀,同樣可以拿來釀酒,或是做飼料。我給你挑選這個品種的時候,就考慮到了許多退路。”
“可是……”
“請放心,策略很穩(wěn)?!?p> “可是現(xiàn)在十月份了,總不能現(xiàn)在種高粱吧?”
“……”
要合理使用土地,那就不能浪費,明年3月種高粱,那就還有5個月,浪費半年太可怕了。
李麗賢問:“你想種什么?”
“種點牧草吧?你看甜象草怎么樣?”
作為華農(nóng)兄弟的粉絲,唐行之研究過甜象草。
這玩意兒進入中國有五六十年了,一年收割七八次,畝產(chǎn)15噸。
不僅僅是華農(nóng)兄弟種這玩意兒,唐行之至少看到過十幾個比較火的三農(nóng)UP主種這個。隨便砍點,雞鴨豬牛羊都愛吃,蛋白質(zhì)含量高。
批量生產(chǎn)甜象草也有搞頭,畢竟搞養(yǎng)殖的多,中國牧草缺口也極大。
聽著唐行之說他的生意思路,李麗賢皺眉思考了許久。
“種甜象草沒問題,但……甜象草是搞扦插培育的,初期生長很慢。年初種可以,年末不行?!?p> “……那你有什么年末的品種推薦?”
李麗賢去翻她的包包,說:“這個是預(yù)備方案,如果你偏向于做酒,我就給你推薦剛才的‘遼甜3號高粱’,如果你是偏向于飼料,就給你推薦這個‘大力士甜高粱’?!?p> 這……高粱萬能論?
如果是要做酒,高粱品種里的碳水就要夠多。這樣另外還有一個好處,高粱桿也可以拿來做酒精。
如果是做飼料,那就要求蛋白質(zhì)多。
這“大力士甜高粱”每畝地要放5斤種子,分批多次收割,大半年可以割15噸鮮草……
這種分批次多次收割的,產(chǎn)量就比豐收時候只割一波,要高得多了,缺陷是它收獲不到種子。
唐行之認真的看完了資料,問:“那我分批次的收割來釀燃料酒精行嗎?”
“生長時間不夠,含糖量就不夠,釀不出來的?!?p> “果然沒有盡善盡美的事……”
忙了一上午,又配了許多飼料,中午休息的時候唐行之下單再來600個防啄蛋籠,又是15萬要花出去……
李麗賢看唐行之最近財大氣粗,就沒讓他找人設(shè)計蛋籠。
制式裝備之所以受歡迎,就因為它各方面性價比高,自己去搞那種花里胡哨的反而不好。
中午到鎮(zhèn)上買點豬肉和燒酒,晚上他要找表哥喝兩杯,晚上睡外婆家。
外公村子的人大多姓韋,可以叫這韋家村。
外公去世得早,家里三兄弟早就分家了,都蓋了小樓房,兩個女兒則是嫁了出去。
現(xiàn)在是國慶假日,幾個老表都在村里。
都是年輕人,都懂大伙壓力,不問讀書的成績,不問畢業(yè)的工作,不問單身的結(jié)婚,不問結(jié)婚的生孩子,不問有孩子要不要二胎……這就是現(xiàn)在的社交禮儀。
唐行之在覃家村融入得不太行,但在韋家村就混得極好,這時候十多個兄弟猜碼喝酒,到過年的時候最多能有四五十個。
唐行之又是半杯就停,到一旁和大表妹聊天。
“妹,剛我進村的時候看到你家的地在蓋東西?”
“那是牛棚。準(zhǔn)備蓋房子做一牛一單間的牛棚?!?p> 唐行之一愣:“牛住得這么好?”
“那可不?我們和粵省一家公司有合作,補貼養(yǎng)牛,今年母牛一只補貼1千5,公牛500,明年好像更高,一頭2千。”
“這么多?”
“是的,為了方便我們養(yǎng)牛,你沒發(fā)現(xiàn)外邊多修了好幾條路?那不是村村通的路,是修到山腳下,有盡頭的,方便我們自己種牧草養(yǎng)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