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口氣!恰好府尹大人在前街,倒不如我現(xiàn)在去問下,覃陽鎮(zhèn)何時變成你王家的地盤可好?”青陽本不想摻和女孩子之間的小爭執(zhí),他知道以二妹的性格,是不會吃虧的,事實也果然如此!不過花秀英說出這話,他作為家里唯一的男丁就不得不站出來為娘幾個撐腰!
遽然一站到亮處,青陽似蒙塵的寶劍出鞘,讓人眼前一亮!看清那人面貌,王鳳嬌似是被重錘擊中,此刻也顧不上去哭了,她不錯眼地盯著那張清俊的臉,心臟“撲通撲通”地跳,像是有個小鹿要從胸腔里蹦出來,有幾年沒見青陽了,沒想到曾經不起眼的表哥,竟變得如此好看。
花秀英還要上前,被她一把拉?。骸澳铮颐妹每隙ú皇枪室獾?,你快別說了!”說著她又看了青陽一眼,雙頰一瞬間變得嫣紅,沖著青陽一禮,道:“鳳嬌見過表哥!”語氣神態(tài)哪還有之前的刁蠻,在淚痕的襯托下,顯得有幾分我見猶憐。青陽見她突然變成這樣,也有些莫名其妙?;ㄐ阌s敏感地察覺到閨女的變化,她拉過王鳳嬌,隔在兩人之間,狠瞪了一眼青陽。
“呵呵,都是一家人,這還在大街上,別鬧得外人看了笑話。”這時候小徐氏終于不繼續(xù)在一邊看戲,出來打圓場,她滿臉地熱絡,“青苗,還不快見過你二嬸兒,你不是老說想她的嗎?”那花青苗施施然地飄過來,她步子邁得極小,連裙裾都未動一下,上去一福:“青苗見過二嬸兒,二嬸一向安好?”江氏見花青苗過來,點點頭:“還好,有些日子不見,青苗越發(fā)乖巧了?!?p> “謝二嬸兒夸贊!兩位妹妹也是越發(fā)可愛了。”說著還沖青敏姊妹倆一笑,這笑臉十分溫婉,要不是青菀剛剛看到她的小動作,真的會被她的表象騙到。拿王鳳嬌當槍使,這花青苗也不是省油的燈。
“二弟妹到家里坐坐吧,趕巧遇見了,總要去喝杯茶不是?”小徐氏笑著去拉江氏的手,江氏下意思躲開,小徐氏的笑容就一僵,隨即又鎮(zhèn)定自若地說道,“呵呵,你看我這記性,每年的上元節(jié)這天可不就是青敏的生辰么,就算不去家里,到鋪子上挑兩樣東西做禮物也好?!睖喨灰桓迸魅说淖雠?。
“不了,大嫂,時間不早了,我們還得從鎮(zhèn)上趕回去,趁著這會子路上人多,也好走一些。”江氏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娘!你們咋在這啊?不是說了去好味齋吃宵夜,等了好一會兒還不見人來!”一個少年的聲音甕聲甕氣的傳來,青菀轉頭看去,就看到是兩個身穿白衣的少年,當先一人個頭高挑,面皮微白,生得很是清秀,年紀也就十六七歲。后面那個則完全相反,是個五短身材,很是敦實,而且他面容生得粗黑丑陋,一張大餅臉上掛著黑黢黢的雀斑,哪像十九歲的年紀,猛一看倒像是和她娘相差不大!二人過來后,都是一腦門的汗。雖然同樣是穿著白衣,那姿容和氣度,卻一個好似白天鵝,一個好似癩蛤??!
小徐氏看兒子過來,眼底里終于露出誠心的笑,她上前掏出帕子,替那粗黑矮丑的少年擦去額上的汗滴,一臉的心疼:“樹兒,跑這么急作甚,娘馬上就過去,累壞了吧?”說完又轉頭訓斥當先的少年:“青木!你是咋照顧大哥的,看他這滿頭的汗,要是被冷風一吹,著涼了咋辦?”
“是,娘,孩兒做得不對!大哥要過來,孩兒攔不住,只好一路跟來了!”說著他抬起袖子擦掉自己額頭的汗跡,看到立在一側的江氏,上前打招呼:“青木見過二嬸,二嬸可是來看燈會的?怎么沒去家里坐坐?”他的眼神可比小徐氏要真誠許多。
“哦,青木啊,好些日子沒見了,長高不少,二嬸就不去家里了,天晚了,還得趕回去。”
“那太遺憾了,過年時候我在房間里溫書,出來的時候,二嬸已經回去了,都沒有給二嬸拜年,這邊再給您拜個晚年!”說著沖江氏一禮。
“青陽和兩個妹妹也來了!長高不少,青陽有空來找我玩,聽說你也念書了,有不懂的可以提出來大家互相交流!”
“青木哥,有時間自會上門打擾!”青陽也很喜歡這個二堂哥,二堂哥的性子溫順,如謙謙君子。
“哼,鄉(xiāng)下窮小子,不過識得兩三個字,你竟如此抬舉他!青木還給我不過來!”那粗黑矮丑地花青樹看著青陽一臉的鄙夷。花青木有些無奈,他歉意地沖著青陽一笑,只得提步過去。
“呵呵,青陽別跟你青樹哥一般見識,他慣是口無遮攔,我回去就罵他!”小徐氏見長子如此蠻橫,也有些不好意思。轉而又說道:“不如二弟妹帶著幾個孩子一同前去好味齋吃宵夜?人多也熱鬧些!”
“不了,大嫂,我們先回了,不打擾你們去吃宵夜了?!苯纤剖且姂T了小徐氏這般虛假的模樣,淡淡地說道。若是誠心邀請,一開始就直說便是,哪會這會子又來賣好?她們和大房以及花秀英,根本不是一路人,何必過去找不痛快。
覃陽鎮(zhèn)外有一條河,圍城而建,河水很寬,晚上在燈光的映襯下,猶如一條璀璨的黑色玉帶,河水上面飄著很多小小的蓮花燈,隨著水波蕩蕩悠悠,似是鑲嵌在玉帶上的一粒粒珍珠,煞是好看!
這些燈有些是人們用來祈福的,有些則是為了悼念逝去的親人。護城河相連著外側的覃南江,蓮花燈可以一路順著水漂到江上去,江河湖海上船只,只要見到漂來的燈船主動避讓,以示吉祥。
打梆子的聲音遠遠傳來,合著更夫高亢的喝唱聲:“戌時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燭!”往常這個時間點,城門早已關閉,由于今日是上元佳節(jié),城外也有許多老百姓來看燈會,所以城門內外到如今都是燈火輝煌,一片燈海一路延伸到官道上,照亮了城外的好長一段路。
才出城門,沒走出幾步,就看到有一列全是婦人的隊伍從城外迎面走來,這些婦人盛裝打扮,年紀也是參差不齊,年歲長者有五六十歲的,年紀輕者有十八九歲的,皆是做已婚婦人打扮。
“娘,這個時辰,一般都是出城的多,咋還會有人從外面回來?”青敏有些奇怪地問道。
“哦,這是‘走百病’?!苯洗鸬?。
“啥叫‘走百病’?”青菀也被勾出了興趣。
“呵呵,有句老話,我一說你們就懂了‘上元雪襯一燈紅,走百病后摸門釘。但愿來年生貴子,不枉今番寒夜行’。”聽了江氏的解答,青菀又長見識了。原來這是婦人避災求福的一種民俗活動。須是在特定時間進行,婦人們聚合在一起,或走墻邊,或過橋或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有些已婚不孕的婦人,摸城門釘,取『添丁』之意,希望來年可生子,或是用手觸摸廟中大門上的門釘,以此祈盼家庭人丁能夠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