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白馬寺內(nèi),禹明雙手合十,虔誠無比:“我雖修煉武道,卻從不以武道的方式解決世俗中的問題,世俗是世俗,修行是修行,如果不分開,終難成大器。
我曾經(jīng)在年幼的時候,也和你一樣的想法,后來在我父親的教導下,才明白了這個道理。
佛陀晚年,講大乘佛法在人間,卻不以神通顯示,凡是神通都是外道,神通等于魔障啊?!?p> 神通越大,魔障越多,這是事實。
眾人點了點頭,覺得禹明所言十分在理,但總覺得有哪里不對。
剎那間,眾人帶著疑惑的目光,向著楊塵望去。
只見,楊塵微微一笑,藏鋒不漏:
“你說佛,那你有沒有看過臨濟錄?欲得如法見解,但莫受人禍,向你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始得解脫,不與物拘,透脫自在!”
面對著楊塵殺意沖天的話語,禹明悠悠說道:
“這是禪宗,禪宗有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卻不知后面還有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楊兄,你太偏執(zhí)了。”
說話間,他神情淡然,面色親切而悲憫。
“你說我偏執(zhí),你卻是未看破?!?p> 楊塵搖了搖頭,負劍而立,鋒芒畢露:
“佛門大乘經(jīng)典中,有五逆。
第一逆殺父母,第二逆破僧集會,第三逆讓佛身出血,第四逆殺阿羅漢,第五逆破人受戒出家。
這五逆,永墮無間,萬劫不復,是也不是?”
“不錯?!庇砻鼽c頭微笑。
“但有一人,讓佛身出血?!睏顗m淡淡說道:“那就是提婆達多,他犯五逆罪,破和合僧、投石讓佛身出血、放狂象害佛、殺蓮華色比丘尼、十爪毒手欲殺傷佛陀……
但在法華經(jīng)中,他卻成佛,號曰天王如來,并沒有永墮無間!
其實這就是說,就算五逆大罪,也都是色空假象。
世間之緣分因果,就如情絲亂麻一般,唯有快刀慧劍,才可以斬斷,你用手去清理,怎么解得開?
我勸你做龍象鳴,做獅子吼,當斷則斷,一鼓作氣,必可煉氣化神,進軍通玄!”
“這!”
禹明沉默,他想不到楊塵意志如此堅定,堪稱堅不可摧。
他有慧眼,雖不知楊塵境界如何,但能看出其身懷絕世武道,這才出言試探。
但他沒想到這人如此年紀,竟然還精通佛門經(jīng)典。
此人完全不是那種初生牛犢,而是久經(jīng)滄桑,見慣人間悲歡離合之后,仍舊恪守我道,我行我素之絕代宗師。
“坐而論道,徒作口舌之爭,其實也在浪費時間和精氣。”楊塵忽而一笑:“其實你說得也有道理,神通越大,魔障越多,你佛門中有一句話深得我心?!?p> “什么話?”
禹明抬頭,不解道。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p> “哈哈…”禹明一掃陰霾,抱拳道:“好一個唯我獨尊,我和楊兄萍水相逢,但一場論戰(zhàn)下來,結(jié)緣不淺,楊兄這個朋友,我禹明認定了?!?p> “今晚是家父宴會,我還有事就先走一步了,這白馬寺素有第一古剎之稱,三位可得好好逛一逛?!?p> 話畢,不待楊塵回答,禹明轉(zhuǎn)身離去,步履輕快而堅定。
“這……”
看著這一幕,全場死寂,所有人如同被閃電劈中,呆立當場。
話語不多,眾人卻覺得振聾發(fā)聵。
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么?
“如此人物當真是風華絕代,只是不知出自何門何派?”
一位老人魂不守舍,喃喃道。
“年紀輕輕,卻對佛理信手拈來,雖說不知其修為如何,但是這天資根骨悟性,盡皆曠古絕今了?!绷硪晃焕先藝@息道。
眾人聞言都點了點頭,這人實在太恐怖了。
如果說禹明的話他們還能理解,但是楊塵的話他們就遠遠不得其解了。
相比禹明的謙遜有禮,楊塵出言針鋒相對,字字珠璣,就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劍一般,步步殺機,鋒芒畢露!
“如此人物進入江湖中,難道璀璨大世真的來臨了?”
靈相禪師面色平靜,望著佛像,雙手合十,眼底卻有一絲迷惘,揮之不去。
百年彈指一揮間,又一個時代悄然來臨。
他不知這是誰的時代,但他能確定的是,楊塵絕對不會默默無聞,注定一鳴驚人,扶搖而上九萬里!
一位位老人嘴唇哆哆嗦嗦地看著楊塵,想說話,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佛陀金身前,萬眾矚目下,唯有楊塵負手傲立,絕世出塵,無雙無對。
片刻后,靈相禪師定了定心神,走了過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這位小施主看來神采奕奕,心情似乎很好?!?p> “大師,你好厲害!一眼就看穿我的心情?!?p> 小寶回過神來,望著楊塵,目光前所未有的堅定:
“因為我剛才見到了當世無雙的大俠,更是看到了真真正正的佛陀,我下定決心要以他為目標努力修行,將來成為一代大俠,鋤強扶弱,名留青史!”
靈相禪師面色慈祥而寧靜,笑著說道:“阿彌陀佛!小施主年紀輕輕,就能立定目標并且下定決心追求,老納為施主感到高興?!?p> “其實我也沒那么厲害啦,謝謝大師夸獎?!?p> 小寶摸了摸腦袋,道:“只是我才剛開始而已,真希望趕快長大將武功練好,就可以四處行俠仗義了。
大師武功應該也很高吧,我聽人家說,和尚大多會武功的,就像大禪寺的和尚個個武功高強?!?p> 聞言,靈相禪師悠然說道:
“小施主,切忌急躁?。『帽壬倭值茏訉W武,在于強身健體,護法伏魔。
修習任何武功之時,都必須心存慈悲仁善之心。倘若不以佛學為基,則練武之時,必定傷及自身?!?p> “而且愈是修練上乘武功,而不以佛法化解調(diào)和戾氣,則內(nèi)傷愈重。
所以欲修練佛門的武學時,禪學的造詣相對要很高,不是猛練武功而已,還要多讀佛書,多聽禪師講道才是?!?p> “原來練武還有這般道理。大師一席話,實在讓小寶受益良多啊?!?p> 小寶學著抱拳道,一副江湖人的架勢。
“阿彌陀佛!”靈相禪師雙手合十,面帶微笑。
“大師,受教了?!?p> 眾人聞言,也從震驚中恢復過來,躬身說道。
原來佛法和武學竟然還有這種關(guān)系,這樣說來,剛剛楊塵與禹明所說都是正確的。
其實并無高下之分,都是對佛法的不同理解,就像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
聞言,楊塵卻是搖了搖頭。
老僧所說,武道與佛法同時并舉,相輔相成,同修之下,才是正途。
看似正確,卻將武道與佛法抬到了同一高度,有意無意間,卻是宣揚了一番佛門。
畢竟誰都知道,武道萬千,不止有佛門,還有道門,有魔宗,也有儒家,更有劍派,旁門雜家。
難道說他們的道理就是錯誤的?